李鵬 安維嘉
(河北傳媒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1430)
近年來,各大音樂選秀節目如雨后春筍般悄然襲來,使人們感到驚訝的是,這些參賽人員并非專業歌手,有很多只是音樂愛好者,草根階級。這促得很多愛好者開始研究聲樂技術、提升自己的音準和唱功。
歌唱音準問題是聲樂表演藝術的底線。所謂“音準”就是指在歌唱中所發的音高,能與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通常情況下,音準可以從數理和心理的角度進行定義。數理上的音準點指的是傳統律學上曾經與正在進行研究的音律,如純律及中立音律制等等;物理上的音準點指的是作為理論律學方面數據的直接物化,或者是以某種聲律法或者調音器進行調制而得出的具有固定音高的樂器,或者是以某種聲律法或者調音法而得到的非固定音高的樂器;心理上的音準點則指的是音樂家與音樂欣賞者心理的音準點。
對于唱歌,音準是否準確是學習良好的人聲和歌曲表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說,音準受以下因素的影響:首先,受歌手聆聽能力的影響,如果歌手的耳朵聆聽聲音能力差,歌手就不會感覺到自己跑掉。其次,大多數初學者在進行歌唱時,會出現音調高或音調低,并且大多數都在半音內,導致音準問題。同時,音準也受到聲音區域的影響,并且聲音區域的不一致可能導致聲音交換點區域中的聲音不準確。這是由于歌手的聲帶協調技術不良引起的問題。
從歌手的角度來看,音不準不是唱歌中最嚴重的問題。歌手在實際演唱中走音的原因有很多。為了有效地解決聲樂學習中的音準問題,有必要對歌手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找出聲音不準確問題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使用有效的方法來獲得更好的應用效果。
(一)音準的好壞受到歌手自信心的影響。但是,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自信與歌手喉嚨不適或過度疲勞之間的差異。
(二)有些歌手是由唱歌過程中缺乏注意力引起的。在實際校正音調問題時,必須注意缺乏注意力和技術問題之間的差異。
(三)情緒對歌唱音調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歌手的聲樂技巧的干擾上。歌唱起音時的音準問題“即時唱歌技術開始,在這一刻,聲帶(振動)通過呼吸(力量)產生共鳴,使聲帶振動并發出聲音。”所謂“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正確的歌聲,能讓歌者在輕松自如的身體狀態下發出美的共鳴聲響,聲音如同“乘”在氣息上,有著綿綿不絕的“后坐力”可以調動使用。
(四)良好的內心聽覺也是保證音準的重要條件,尤其是一些聲樂作品在前奏中并沒有對即將開始的歌唱旋律的相關聲部進行提示,在起音時由于緊張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跑調現象。這時就必須依靠良好的內心聽覺來保證音準。
(五)準確掌握唱歌時的呼吸量:呼吸量的多少影響音準,必須掌握得當,要知道吸氣過足,會影響聲音的流動連貫而吸氣不充分,又難以維持整個樂句的演唱。因此要準確掌握。
(一)確立心理因素與音準的合理關系
對于歌手來說,建立自信是他們表現良好的基礎。對于聲樂學習,心理因素和音準之間存在密切關系,聲樂學習者正處于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心理因素與音準之間的合理關系,促進其聲樂水平的提高。
(二)聲樂教學中合理的音準訓練
對于聲樂學習,掌握聲樂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于唱歌的初學者,聲樂理論知識的作用不能真正發揮,要把聲樂知識和實踐方法相結合。首先,訓練唱歌姿勢,正確的身體姿勢可以直接影響歌手的呼吸和發聲。正確的姿勢內容包括身體姿勢,頭部姿勢和嘴部形狀等。其次,從歌唱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歌手想要發出好聲音,他需要正確使用器官。而這些需要基于歌手對其所在器官的生理結構的掌握。音準學習中的音準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通過練習逐步糾正。
(三)在演唱開始前就要保持內心平靜并積極調動內心聽覺,要對即將要唱出的音髙進行內在的捕捉,以確保起音時的音準。穩定的聲門支點、正確的喉位,使嗓音具有靈活、柔初的特點。
(四)對氣息做到精微的控制,每個音符所用的氣息力度都需恰到好處:氣息稍沖,音高就會“冒”;氣息不足,則又會偏低。克服這類音準問題,要找到正確方法,首先要避免毫無指導的埋頭苦練,另外從練習觀念上應該基于生理心理學的“動覺”理論,著重建立對于音準的穩定的“肌肉記憶”。要知道“動覺”提供三種不同感知:位置,運動,力量和肌肉。其中“位置感”在至關重要,它幫助歌唱者獲得正確的音準,同時還可以與演奏者進行完美配合,達到準確完成歌唱作品的作用。
唱歌音準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嗓音控制技術的問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本身,在出現唱不準音的情況時,都應積極調整好心態,分析自身產生音準問題的實際原因,并根據問題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