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高明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在美術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了眾多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存在著眾多的問題亟待我們探究與解決。其中,素描基礎課是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們應當進一步探究素描基礎課教學發展的新模式。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但是根據當前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的教學現狀來看,其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了束縛、缺乏創新能力。通過調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部分高校將教學重點放置在本專業的課程上,逐步縮減了美術教育課程,所以學生會出現偏專業的現象。由于學生普遍缺乏美術基礎,而高校沒有合理地開展美術教育,因此學生無法達到社會及用人單位的要求。即便是部分學生能夠熟練地操作繪圖軟件,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審美修養,也導致學生并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根據當前大學美術的教學現狀我們能夠看出,其大部分是采用傳統、單一的藝術教學方法。素描基礎課的教師通常是藝術院校畢業的學生,他們缺乏教學的實戰經驗,導致教學內容空洞、缺乏實用性和針對性,難以滿足當代大學生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近幾年來,高校的招生數量不斷上升,但是生源質量卻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再加上社會及用人單位并未重視藝術生,所以高校藝術生源的整體專業素質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扎實的美術專業基礎,導致在教學開展過程中難度較大。
由于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方向有著較大的差距,對于基礎課程而言,專業方向不同,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也應當有所差異。但學校并沒有根據各個專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教師也沒有根據不同專業和學生的需求來開展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當前,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創新,傳統基礎素描課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時代多元化的發展需求,所以教師必須要革新教學觀念,正確認識素描基礎教學的重要意義,最好是讓擁有在企業實踐經驗或藝術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教學工作。
開展素描基礎教學應當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制訂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然后在長期目標的引導下逐步將其細化成短期目標,并落實到不同的教育階段中,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實現短期目標[1]。同時,教師還應當根據教學目標,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構和內容,采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學方法。例如,在第一階段應引導學生完成素描基礎理論的學習,從而為其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然后結合實踐內容,使其能夠較好地掌握靜態物體的表現方法,提高素描繪畫能力。第二階段是學生學習素描基礎課的重要階段,該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人物肖像與人物結構。第三階段則是以掌握不同的素描表現手法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繪畫技能[2]。這一目標的實現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教師必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培養學生的獨立創作熱情與創新能力,形成學生特有的藝術風格,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目的。
在目前的大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素描基礎課的教學方法還是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畫法的束縛,難以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寫實性畫法雖然能夠使美術作品達到逼真客觀的效果,但是從繪畫創作的角度來看,學生難以發揮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此類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多元化的發展需求,也難以體現出美術學科的藝術創作特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優化課堂教學內容,使素描基礎教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例如,結構素描主要是強調應用線條的變化來表現對象,體現藝術美感和素描藝術的感染力,而在明暗素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明暗分析與對比,掌握光線與明暗。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專業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并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在素描基礎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當體現多元化的特征,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如果采用單一、機械的教學方法,在枯燥的訓練中,會導致學生逐步失去素描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應當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發展,教師應當確保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相關,確保內容安排上的緊密性與邏輯性。例如,在人體素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置在視覺特點上。在結構素描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重點放置在線條的表現上,應用線條進行作品真實狀態的展示,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也有效地滲透了繪畫技巧,從而進一步實現了素質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對于不同的專業而言,素描課程的教學必須要進行相對應的完善,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入校后扭轉傳統、落后的學習思維,結合專業特點和發展要求,不斷拓展思維,并根據自身的實際和專業特點進行嘗試性的整合。所以,教師應當將涉及的專業基礎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并將素描基礎課程與其他的專業基礎課程進行融合。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的美術素描基礎課教學改革新模式已經勢在必行,素描教學雖然屬于基礎性的課程,但是對于學生的專業發展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這樣才能夠提高人才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滿足社會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多元化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