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作為教育事業的啟蒙工作,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利用中國傳統節日開展教學活動,不但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開發、設計與節日有關的活動,使幼兒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增強民族榮譽感,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所以,將中國傳統節日運用于幼兒園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 中國傳統節日 開發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教育事業越來越受到關注,特別是幼兒教育這種基礎性的教育更是備受重視。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的幼兒教育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將對中國傳統節日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策略進行探討。
一、組織主題鮮明的節日活動
為盡可能提升幼兒園教育與中國傳統節日的結合效果,在今后的幼兒園節日活動中,教師應該盡快改變過去的工作思路,打破活動的形式和模式,豐富節日活動的內容,使其主題更加鮮明。幼兒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幼兒的模仿能力極強,教師能否做好引導工作、能否營造良好的節日環境,直接影響到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程度和理解程度,也事關幼兒能否在傳統節日活動中收獲快樂。具體來說,要把傳統節日活動的意義深入到文化層面,借助節日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各種傳統節日,并且把節日背后的文化和歷史故事傳達給他們。這樣一來,幼兒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熏陶以后,自然就會生發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也會嘗試著動手制作一些節日相關的手工裝飾品等等。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和家長、幼兒和幼兒的關系也會變得更融洽,這顯然有助于提升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二、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有效設計節日環境
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活動是一種新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工作原則,根據幼兒的興趣、性格特點和發展需求創造優質的節日環境,這樣一來就能夠激發幼兒對傳統節日的興趣,并且引導他們的審美情趣發展。具體來說,要想營造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環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據不同的節日選擇不同的裝飾用品,比如說在中秋節前后,就可以組織幼兒一起制作一些簡單的關于月亮、月餅的裝飾品,而在春節的時候就可以掛燈籠、做紙質的“鞭炮”裝飾、貼春聯貼福字。這樣一來,幼兒自然而然就會形成節日的意識。二是在設計環境氛圍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幼兒的審美,可選擇一些鮮明的顏色、具有童趣風格的飾品,保證幼兒能夠從中真正感受到吸引力。三是在開展傳統節日活動時,要選擇一些參與度高、趣味性強的活動,這樣幼兒才能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更加積極的表現。
三、引導幼兒在活動參與中受到啟迪
想要保證中國傳統節日在幼兒園教育中開發與實踐的效果,我們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節日盛典,讓幼兒真正產生沉浸式的體驗,保證他們能夠全身心地參與進去,借此打開幼兒的眼界,保證他們能在參與活動之后有所啟發。實際上,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節日的氛圍極其濃厚,所以,在引導幼兒感受節日氛圍的時候,應該盡可能通過自然的方式進行,不能過于刻意,否則可能會使幼兒產生抵觸心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基本都有相應的傳統習俗,在帶領幼兒進行傳統節日活動時,應該把這些節日的傳統習俗滲透進去,從而保證幼兒對傳統節日有深刻的認知。
四、利用傳統節日活動促進幼兒藝術發展
中國傳統節日是傳統民俗文化的一種集中體現,更是我們用以發揚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有效因素,其具有極其強烈的中國傳統審美特征。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每一個節日都被人們賦予了極其美好的寓意,如春節有迎接吉祥、除舊迎新之意,其他節日也都各自有紀念和慶祝的美好意義,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久以來對生活的希冀。從中不難發現,這些節日的寓意、觀賞性、審美價值和可參與性都與幼兒教育的相關要求完美契合。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種契合點,讓幼兒參與到賀卡制作、粽子制作、香包制作之類的動手活動中去,保證幼兒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節日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慶祝活動,更是傳統文化的寄托,因此,將中國傳統節日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與實踐作為研究課題,具有突出的現實價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對本課題進行分析,爭取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幼兒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武菊霞.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的教育活動[J].學周刊,2018(31).
[2]陳昱彤.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與應用[J].黑河教育,2018(10).
[3]劉姍姍.傳統民俗節日在幼兒園活動中的開展[J].成功(教育),2012(16).
[4]郭靜靜.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開發與利用[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01).
(作者簡介:白如玉,女,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學前教育)(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