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霞
【摘? ?要】? 高質量的英語教學開展并不是單純的英語知識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更加需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能夠掌握英語知識學習方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構建。
【關鍵詞】? 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類精神世界發展之花,思維能力的培養如同澆灌一粒種子,終將開出思維體系的燦爛之花。小學英語教學的高質量開展,更加需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思維體系構建,讓學生在獲取英語知識,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設置任務,主動探索
人的思維活動以產生疑問為前提,疑問產生后可以進一步探索認知矛盾相關問題,進而滿足人們心理上的好奇,促進其以更加認真扎實的態度來進行問題的思考與研究。教師便可以通過任務的設置來引導學生形成探索思維,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相關知識,實現學習驅動力的發展。
比如,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先向學生布置了學習任務,即讓學生自行學習如何制作水果沙拉,并詳細了解制作水果沙拉所需要的食材。獲得學習任務后,學生會通過多種方式來探索水果沙拉的制作過程,對于食材也有了一定了解,在課堂上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來制作沙拉,學生的探索欲望更為強烈。有的同學表示:“Modulate salad thick sauce made from soya beans, flour, and will use more first-class salad oil, add the fresh egg is yellow.”有的同學說道:“Had better be two person do together.”對于學生來說,沙拉制作過程是快樂的,更是極具探索性的,課堂教學氣氛也更為濃厚。此外,教師還注重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的連接,讓學生從生活中探索英語知識的“潛藏地”,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智慧來進行英語知識的探索學習,這都促進了學生的探索思維形成,也讓學生的探索欲望更為強烈。
通過巧妙的設置任務來引導學生進行認真深入的學習思考,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要注重創造合適的機會,讓學生更多地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
二、應用插圖,構建形象
時代在發展和進步,英語教材內容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從以往單純的文字內容向圖文并茂的方向轉變。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中的圖畫和文字,鍛煉與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表達對圖文的內容的理解,進而實現其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與提升。
比如,在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On the farm》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并未直接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單詞語句,而是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畫,根據圖畫的內容理解意思,并學會表達。學生在看到小豬的圖片時會思考如何準確地進行表達,當看到小牛的圖片時,會聯想到課本中與小牛有關的單詞語句。通過這樣的形象思維構建,學生的表達能力正在提升,同時會脫口而出:“These are pigs.”“These are cows.”“Are those apples?”等單詞語句。這時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再是抽象的,很多時候則會聯想到之前所觀察的圖畫,通過這樣不斷地教育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便會逐漸得到更好的培養,整體的英語教學效果也在逐漸提高。此外,教師還讓學生將所要表達的內容通過圖畫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靈活實現抽象與具象之間的轉變,在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要善于運用教材中的圖片,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培養,還為學生所從事的英語知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的優化打下堅實基礎。
三、靈活變序,延伸發散
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教學,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所獲得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特定的學習內容進行適當修改,開發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教材中的知識點通過獨特的方式串聯在一起,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思考,夯實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
比如,在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Unit 2 《Im Liu Tao》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未直接進入教材內容的學習,而是先讓學生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所在學校、班級、家庭成員等等內容,然后要求學生分別用英語來做自我介紹,這樣學生可以參考教材的內容來完成自我介紹,也可以在結合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自我發揮。這樣的方式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有的同學說道:“I love my parents very much.I love my family.”有的同學說道:“My name is Chen Hong.”有的同學說道:“Im 10 years old this year.”同時教師還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逐漸加入到介紹之中,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還能夠達到一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
教材內容的編寫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完整性,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習慣,確保能夠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貼合,達到突出教學重點的目標。在這樣的教學方式的引導下,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也能逐步得到鍛煉與提升。
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學習活動開展,以及未來其他諸多活動開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素質,是高效、順利地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圍繞教學目標,積極構建鍛煉和培養學生思維創造力的教學方式,為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打下堅實基礎,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夯實根基。
【參考文獻】
[1]單雨晨.小學英語教學創新思維培養探究[J].校園英語,2019(29):129.
[2]於文娟.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9(08):62.
[3]許麗娜.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元思維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19(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