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甄心恒
摘? 要:《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價值較高,其中的人物形象均值得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反復回味。劉姥姥是《紅樓夢》中描繪篇幅較少的,但她具有久經世故,機智幽默、見義勇為,知恩圖報、清寒貧苦,十分樸實的人物形象,不僅是在大觀園中,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通過深入解讀《紅樓夢》中人物劉姥姥形象及性格,分析了人物劉姥姥形象在《紅樓夢》中的作用,以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解讀經典著作《紅樓夢》,理解這一形象的作用和價值。
關鍵詞:《紅樓夢》;劉姥姥;形象
作者簡介:張海英(1980.9-),女,漢族,湖北襄陽人,碩士,講師,從事文化研究、語言、文學教育研究;甄心恒(1981.6-),男,漢族,河北石家莊新樂市,碩士,講師,從事文化研究、哲學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2-0-02
引言:
《紅樓夢》這部著作中涵蓋了諸多的人物形象,許多學者均對其中的人物形象展開了深入解讀,如林黛玉、賈寶玉、賈寶釵等,相關的研究文獻數不勝數,但針對劉姥姥人物形象的解讀卻極少。在《紅樓夢》中,劉姥姥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但作者曹雪芹對該人物形象的描繪卻極為細致,從表面看劉姥姥是一個愚笨的人,但她正是用這種笨拙來掩藏智慧,在整部作品中發揮了重要銜接作用。
一、《紅樓夢》中人物劉姥姥形象及性格
說起《紅樓夢》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林黛玉與賈寶玉凄美的愛情故事,但這只是故事情節中的一條主線,劉姥姥這個人物角色則是在副線中,那么,劉姥姥的人物形象到底是怎樣的呢?
(一)久經世故,機智幽默的人
劉姥姥第一次出場,便是為賈府帶來自家的瓜果蔬菜,她是一個有見識且較為樂觀的人,通過她出場的話語便能夠體會到久經世故的一面。她非常明白自己來高攀賈府的真正原因,則是幫助自己的女兒家庭脫離貧困,是否能夠獲得賈府的幫助,她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劉姥姥在第一次進入賈府大門時說:“如今王府雖升了任,只怕這二姑太太還認得咱們。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從這句話能夠看出,劉姥姥十分懂得面對賈府這種大戶人家應如何說話,并沒有選擇直接攀親帶故的尋求幫助。由此可見,劉姥姥之所以三入大觀園,她自身交際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和賈母共同進餐時,“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在聲情并茂的表演中,體現除了她詼諧幽默的性格,表面上愚笨,實則具有大智慧。《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出身地位,相比賈府顯然是有些卑微,但是她通過機智、幽默獲得賈府的認可,獲得了賈府資助,改善了貧困的生活。
(二)見義勇為,知恩圖報的人
在大觀園中,劉姥姥體現出的機智和幽默幫助她獲得了賈府認可,但同時她也是一個見義勇為、知恩圖報的人。在獲得了賈府的幫助后,劉姥姥一家生活逐漸變好,得到了好的住所,因此,劉姥姥經常將自己家中種植的瓜果蔬菜帶到賈府,以答謝賈府的接濟和救助。事實上,賈府這樣的大戶人家并不缺少這些東西,但這是劉姥姥感恩他人,回報的心意。劉姥姥重情義不勢力,在得到別人幫助后始終懷揣著感恩之心,例如對巧姐的幫助便是很好的證明。賈府不像往日輝煌,王熙鳳將巧姐托付給劉姥姥照顧,盡管當時的劉姥姥已經達到了八十高齡,但她為了報答賈府的恩德,帶著板兒四處尋找巧姐的音訊。真正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她不忘恩,在經過努力后成功將巧姐解救,她受人之托始終不忘,從這方面能夠看出劉姥姥性格中的高尚。
(三)清寒貧苦,十分樸實的人
劉姥姥生活在鄉下地區,從前以種莊稼為生,一直以來始終過著清寒貧苦的生活,在進入賈府獲得接濟后,劉姥姥才過上了稍微好些的生活,同時劉姥姥在賈府中的一言一行,也充分凸顯了她樸實的一面。例如,劉姥姥初次入大觀園,在賈府中頭一次見到稀奇玩意,對那些東西充滿了好奇,并且運用“匣子”來比喻賈府大廳中掛著的鐘,鐘的擺針比喻為自家的秤砣,這兩個均是劉姥姥生活中能接觸的東西。因此,在遇見稀奇玩意的時候,她根據自己生活的經驗來描繪和理解她不曾見過的物品。曹雪芹在描繪劉姥姥初次入賈府見到的東西時,是立足于劉姥姥的樸實生活角度展開描述的,運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形容賈府的富麗堂皇,這樣的描寫也充分體現出了貧富差距。
二、《紅樓夢》中人物劉姥姥形象的作用
(一)銜接故事情節
《紅樓夢》中人物劉姥姥形象中本身是蘊含故事的,并且她的故事起到了銜接大觀園中多個人物的作用。例如,劉姥姥三入大觀園的故事情節,第一次本是為了自家事來依附賈府,起到了對后來故事情節的鋪墊作用。第二次她進入賈府,有機會看到賈府中的每一個角落,也對富貴人家的衣食住行有了深入的認知。第三次劉姥姥進入賈府,她完成了王熙鳳交代的任務,成功解救了巧姐,同時曹雪芹也通過劉姥姥的視角描繪了賈府敗落,劉姥姥三入大觀園,正是賈府從興盛到衰敗的發展過程。因此,《紅樓夢》中人物劉姥姥的形象具有結構性,基于這種角度觀察賈府,是一種更為深入和細致的描繪手法,劉姥姥親自見證了賈府的盛世和衰敗,是《紅樓夢》整個故事情節中重要的銜接部分。
(二)烘托其他人物
劉姥姥通過三入大觀園,她與賈府中的大部分人均有了接觸和了解,如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賈母、賈寶釵,以及賈府中的丫頭,人物涉及的范圍相對較廣,運用劉姥姥的人物形象,對賈府中的其他人物形象進行了刻畫。例如,櫳翠庵品茶的故事中,妙玉因對劉姥姥的嫌棄,將她吃茶甚至碰過的杯子都盡數扔去,但寶玉覺得劉姥姥很可憐,便說:“那茶杯雖臟了,白撩了豈不可惜?依我說,不如就給了那貧婆了罷,他賣了也可以度日。你說使得嗎?”通過這段話能夠發現,寶玉的人物形象是淳樸善良的,他非常注重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細節,也正是透過劉姥姥吃茶的故事情節,將寶玉的性格特征充分體現出來,起到了烘托作用。
(三)象征田園生活
劉姥姥生活在鄉野地區,行酒令時的“是個莊稼人”,不僅僅說劉姥姥是莊稼人,同時也將劉姥姥賦予了田園生活的象征,通過自己種植瓜果蔬菜的方式實現自給自足。例如,在劉姥姥二入大觀園行酒令時曾說,“大火燒了毛毛蟲”,是指舊社會體制如百足之蟲一般,賈府正是其中的代表,大火燒則代表著百足之蟲定會滅亡。劉姥姥來到賈府并不是完全的倚仗權勢、厭倦鄉野生活,而是迫于生活的壓力,實在貧苦的家庭以至于不得不尋求賈府幫助,她來自于田園,又在得到賈府幫助后通過田園中的瓜果蔬菜來報答,《紅樓夢》中人物劉姥姥的形象具有田園的象征意義。除此之外,劉姥姥的人物形象仿佛是一面鏡子,曹雪芹通過將王公貴族與鄉野婦人之間形成的鮮明對比,透過劉姥姥能夠了解真實的賈府,起到了鏡子的映射作用。劉姥姥始終秉持著實用的理念來看待任何事情,視點作用在她身上充分體現。曹雪芹想向人們表達的是,不分貧窮貴賤,均應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對待生活、看待世界。
結語:
綜上所述,《紅樓夢》中并未有過多章節對劉姥姥展開刻意的描繪,曹雪芹通過簡短的描繪刻畫了劉姥姥一個清晰的人物形象,一個清寒貧苦,十分樸實農村婦人,在經歷了賈府從興盛到衰敗,并沒有樹倒猢猻散。劉姥姥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銜接故事情節、烘托其他人物、象征田園生活的作用,該人物形象值得深入揣摩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陳琳靜,田墨濃. 《紅樓夢》中幽默的作用——以王熙鳳、林黛玉、劉姥姥為例[J]. 保定學院學報,2018,31(01):91-98.
[2]邱海潮. 《紅樓夢》劉姥姥的藝術形象分析——談小人物的大智慧[J]. 南方論刊,2018(05):91-93.
[3]祝慧如. 試論雅俗兼容的劉姥姥形象——兼談曹雪芹《紅樓夢》的雅俗觀[J]. 漢字文化,2018(18):19-20.
[4]王一. 我為何判定劉姥姥是西王母——《紅樓夢》中隱藏最深的秘密[J]. 博覽群書,2016(08):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