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麗
“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成長發展中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讓其能在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生德育的關鍵課程,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和重視。只有讓學生明白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日常生活的關聯,才能提高他們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情,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下來本文就從《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程出發,對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和策略做幾點分析。
一、注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理念,擴展課堂活動
道德品質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主要包括“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兩大板塊。教師要結合新時期的教學題材,結合具體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條件,對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初中生經歷了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有了一定的生活基礎,但還是缺乏實踐活動,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夠強。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從全新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設優質的學習環境,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和核心素養。
《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細分為“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識”等不同層面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實際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隨著新時代的發展,道德與法治也可以根據具體的內容而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即“語言、行動、習慣”等。在初中階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主要包括三大要點,如下說明。
1.明大德。這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首要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們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去面對每日的學習和挑戰。“大德”指的是從國家與民族層面出發,不斷衍生出來的情感,需要教師嚴格地引導學生,從日常的小事開始教育,強化學生的學習觀,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
2.守公德。這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教學項目。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時代精神,讓學生積極參與公共活動,融入到社會生活中。當學生有了較強的道德與法治意識,便能主動地關心自己的班集體,有高度的責任感。教師也要做到帶頭作用,關注環境,尊重自然,給學生樹立較好的榜樣,帶領學生主動地保護自然環境,遵紀守法。
3.嚴私德。《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強化內容,需要學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作風,提高自己對于問題的解決能力,在處理社會關系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教師畢竟比學生有更多的生活經驗,待人處事的技巧也比學生了解的更為豐富。我們要發揮引導和教學的優勢,注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對日常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強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公民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基本素養。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強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讓學生有強烈的國家歸屬感,學會主動地維護國家的尊嚴, 始終維護祖國的統一。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還要注意把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培養出“有文化、有思想、有智慧”的合格中學生。
對于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他們喜歡聽的革命故事,讓他們學會積極主動地繼承與發揚,并付諸行動。如果國際上有什么重大的實踐活動,我們也可以和學生共同分享,讓他們保持開放的心態看待國際形勢,提前適應多變的生活,提前了解復雜的社會動態。比如《每日新聞快報》《我愛周刊》《讀者》等都是有價值的讀物,可以在課堂上引入,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和學習,充分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課堂中,學生可以跟隨教師一起學習教材知識,而在課外,學生可以從這些時代雜志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不斷發展和提高。
三、優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例,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
《道德與法治》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就是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讓他們享受健康的文化生活。所謂“健康生活”,指的是學生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每日的學習和生活,無論是在認識自我還是身體心理的發展,都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這就要求教師引入“珍愛生命”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生命的價值,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形成健康陽光的人生價值觀。生命來之不易,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的熏陶,是時代教學的需求,也是當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首要教學目標。只有發揮有效的課堂教學作用,才能讓學生走出課堂,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各項文化活動中,展現自己的交際能力,激發自身的潛能修養。
“健康人格”是衡量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每個教師必須培養學生養成的良好道德素質。“健康人格”主要包括“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適應能力、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等品質,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人際交往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成立“道德素質小組”,結合生活實際創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每個小組都有相應的負責人,及時記錄每日的道德事件,以便評選出每周的“道德之星”。通過這種班級競爭活動,能引發學生的競爭欲望,讓他們更加深入地去體驗生活,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教師是課堂方案的策劃者,要對學生每周的表現進行總結性的評價,讓學生從心里接受,間接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是每個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課程,也是教師要重視的教學內容。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核心素質還不夠強,缺乏有效的鍛煉和實踐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自覺能力和學習意識,教師要注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理念,擴展課堂教學題材,從內容上強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從本質上配合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例,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