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軍
(廣州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6)
對于一名舞者來說,基本功的好壞對其今后的發展十分重要。基本功扎實的舞者,無論是在以后的學習還是表演中,都更好的詮釋舞蹈。然而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是十分枯燥的,這對于還沒有養成習慣的剛剛接觸舞蹈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痛苦的訓練:不但又苦又累,還要承受身體上的疼痛。舞蹈基本功的訓練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復一日的練習,日積月累的訓練,將其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此才能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
1、學生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肌肉力量訓練,通過“立背”“直膝”“繃腳”來訓練自己的肌肉力量,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蹲”、上下左右交換直腿與繃腳等訓練,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充分的肌肉力量,由此使學生在日后能擁有更強的立背能力、更好地控制“大踢腿”“小踢腿”等動作,加強學生的腿、背、踝、腰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從而對舞蹈進行更好地展現。
2、學生的柔韌度練習也十分重要。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分節進行“勾”“繃”等動作,以此提升學生正確使用腳背與腳趾的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一些大難度的基本動作,例如“小踢腿”“擦地”等時,能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學生剛進入高校學習舞蹈時,胸、腰、胯等部位的軟開度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甚至尚處于自然狀態中,即使是已經具備了一定軟開度的學生,他們也無法完成有充分力量支撐的動作。
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這一狀況,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訓練。通過“分腿”“躺青蛙”“趴青蛙”等訓練,增加學生的身體柔韌性。隨后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橫叉”“豎叉”的練習,加強學生腿部直立時的軟開度與力量。
教師還可以通過兩人一組的方式,讓學生們相互腳蹬胸、互相掰肩,以此增加學生的軟開度。
重心的掌握對于一個舞蹈演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重心指的是在對基本舞蹈技巧進行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具備著軟開度的“重心”。在學生剛剛進入高校時,如何正確指導學生進行重心訓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如果從開始就讓學生進行站立的重心訓練,這種做法是不現實的,過高的難度會給學生帶來過大的壓力,學生甚至會因此出現抵觸心理。所以教師就應該采取科學的辦法,循序漸進,使學生能夠在具備軟開度的同時掌握對重心的控制。
當學生身體的軟開度與力量訓練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學生對于基本功中的控制力訓練就也容易得多。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協調性與控制力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腿部控制與訓練來增強學生的控制力,伴隨著動作強度、速度、幅度、組數的增加,學生的控制力與協調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舞蹈演員除了要擁有良好的軟開度,優秀的控制力與協調性以外,還要具備豐富的舞蹈動作和較高的舞蹈素質。較高的舞蹈素質包括耐力、體力、身體協調性與靈活性。舞蹈動作十分困難時,學生的心理可能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此時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學生應該具備知難而上的精神,對這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進行刻苦練習,從而高質量的完成這些動作。
在進行高難度技術練習時,平常那些反復訓練的基本動作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重視相關動作的輔助練習,重視各種綜合素質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這些高難度動作。
舞蹈基本功的教學對于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舞蹈是一門復雜的學科,它不僅有著動作上的技能,還有著心智上的影響。在動作方面,是舞者對自身肢體的操縱;在心智方面,是舞者內在的思維活動。所以教師想要教好高校舞蹈基本功,就需要從內外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不單要糾正學生的肢體動作,還要對學生心理進行關注,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如此才能教好這門課程。
雖然舞者對技能的掌握是靠肢體的表現,但肢體的表現也是受思維活動所控制的。人類任何有意識的動作都是受思維活動所支配,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也是如此,甚至受思維活動控制的部分更多,受思維活動的影響更大。所以在進行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時就更應該重視思維活動的重要性。
由于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時常是枯燥乏味的,其中可能還會伴隨著身體上的疼痛,所以學生很容易就會出現厭倦的心理,從而懶散、懈怠。所以,如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意識,對教學效果的好壞至關重要。
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在上課時要懷著飽滿的激情,從而帶動學生們的熱情。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是生動且富有帶動力的,這對課堂的教學氣氛有著巨大的、積極的作用。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也會樂于學習,減輕對重復動作的厭倦感。如果教師因為自身情緒的低落,就很可能會影響整堂課的氛圍,學生也沒有辦法提起精神來聽課、訓練,進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動作嚴格要求,不能抱著差不多就行的心理。教師從教授學生的第一堂課開始,就應該對學生嚴格要求,每一次進行訓練時都要嚴格對待,不能心懷雜念,不能將不健康的情緒帶進課堂中;每一個動作都要認真完成,不能抱著僥幸心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嚴格管理,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形神兼備。尤其要注意在課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厭倦、懈怠心理,采用合理的手段積極調動起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用飽滿的熱情去完成接下來的課程。
高校舞蹈基本與其他的學科不同,這不是一門僅僅依靠理論就能完成的課程。教師不僅需要口頭講授動作技巧,還需要教師通過自身的示范使學生能直觀的感受到動作上的技巧。
對于高校舞蹈基本功教學來說,示范教學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手段。高校生的理解力與模仿力都是很強的,所以為了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止要重視口頭上的講解,更要重視自身的動作示范。假如教師只進行口頭講授,學生雖然能在頭腦中明白動作的要義與標準,但依然缺乏直觀的感受,從而無法快速準確掌握舞蹈動作。
但在這個問題上,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教師過多的進行示范,會降低學生的智能發展,使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從而對培養學生能力起到負面的作用。但事實并非如此。學生的智能發展是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進行的。雖然教師的能夠口頭講授調動起學生的在頭腦中對舞蹈動作的想象,但這種想象是基于學生的聽覺,通過聽覺進而引起想象;教師的示范動作是基于學生的視覺,學生在接收到視覺的影像后,也必定會在頭腦中先進行一次想象練習,如此才能在自身的肢體上表達出來。所以教師的示范是不會影響學生的智能發展的。
此外,不同的學生之間對動作的想象是不同的,有很多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十分扎實,但一旦運用到自己的肢體上就無法準確的完成。像這樣的學生光靠口頭講授是不夠的。只有教師通過自身的示范,讓學生明白這個動作肢體上應該如何表現,學生通過不斷地模仿,漸漸把握住動作的重點,從而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如此才能完成教學目標。
高校舞蹈基本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它對日后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對其進行重視。通過進行合理的訓練,有效地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為日后的舞蹈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