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鶯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準分子激光矯治屈光不正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屈光不正患者200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以隨機數字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選擇眼鏡佩戴操作,實驗組接受準分子激光矯治。 結果 實驗組治療后的視力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并無較大差異性(P>0.05)。 結論 準分子激光矯治屈光不正存在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能夠使得患者的視力情況不斷恢復,穩定患者的病情,存在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準分子激光矯治;屈光不正;治療效果;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779.6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29-0065-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excimer laser correction of ametropia
WU Huiying
Department of Ametropia, Nanchang Purui Eye Hospital, Nanchang ? 3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cimer laser correction of ametropia.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ametrop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randomization. The control group chose glasses-wearing oper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xcimer laser correction. Results The visual acuity recover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Excimer laser correction of ametropia has a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effect, which can make the patient's visual condition recover continuously and stabiliz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t has high safety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Excimer laser correction; Ametropia; Therapeutic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s)主要是指患者雙眼在不使用調節的情況,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作用后,并不能夠在患者的視網膜上形成一定的物像現象,而是存在于患者的視網膜前方或后方成像,其也稱作屈光異常、折射錯、屈光不同等,屬眼科疾病,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遠視、近視及散光均屬于屈光不正[1-2]。據相關醫學資料顯示,出現屈光不正的原因較多,主要是因日常生活用眼方式不正確或遺傳因素等。目前治療屈光不正以物理療法和激光療法為常見,本文著重針對準分子激光矯治屈光不正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幫助屈光不正患者實現病癥治療,恢復正常視力,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200例屈光不正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選擇眼鏡佩戴操作,實驗組接受準分子激光矯治。對照組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8~42歲,平均(27.3±6.5)歲,接受治療前裸眼視力0.08~0.30,病因:遺傳因素42例、環境因素58例。實驗組男51例,女49例,年齡9~43歲,平均(28.1±6.3)歲,接受治療前裸眼視力0.06~0.30,病因:遺傳因素45例、環境因素55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患者及其家屬同意配合研究,并簽署知情協議書。(2)患者符合屈光不正診斷標準。(3)患者滿足準分子激光矯治要求[3]。排除標準:(1)患者不接受治療以及后續相關檢查。(2)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等。
1.2方法
兩組依照研究安排進行對應治療操作,對照組屈光不正患者接受眼鏡佩戴操作,內容如下:患者入院接受系統化檢查,確立患者眼球視力,并根據視力情況佩戴合適鏡片。
實驗組屈光不正患者接受準分子激光矯治,內容如下:本次研究選用醫療設備為美國威視VISX STAR S4準分子激光治療儀。
患者入院后接受視力檢查(包括裸眼視力和戴鏡最佳矯正視力)、眼壓檢查(確立高眼壓和青光眼的可能性)、屈光檢查(包括電腦驗光、醫學驗光和散瞳驗光三個步驟)、眼前節及眼底檢查(主要包括患者的角膜透明度、是否存在瘢痕、晶體是否存在渾濁現象、眼底是否存在病變等)、波前像差檢查(檢查眼睛是否存在近視、遠視、散光等低階像差以及是否存在嚴重影響視覺質量的高階像差)、角膜曲率檢查(排除圓錐角膜及扁平角膜可能性)、角膜測厚(確立手術角膜中心切削深度)、角膜地形圖檢查(了解患者整個角膜表面的規則性和對稱性)。在手術前向患者說明手術治療相關事項。手術執行前用消毒液清洗眼部周圍的皮膚,之后需要點一兩滴預防感染藥水或麻醉藥水等,鋪上無菌罩,主要將患者的眼睛露出,使用開瞼器撐開患者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上方的一個紅色的閃光燈中,可聽到機器發出清脆“啪”聲,并且聲音維持7~20 s之后表示患者的手術已經完成。治療完成后醫生用裂隙燈檢查患者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屈光不正患者[4]視力恢復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率。(1)視力恢復情況以好轉、尚可、差為判定標準。若患者治療后視力提升高于治療前50%以上則判定為好轉;若患者治療前視力提升高于治療前10%~50%則判定為尚可;若患者治療后視力提升高于治療前10%以內,則判定為差。(2)并發癥:主要記錄患者治療后,是否出現如下癥狀:視力下降、畏光、視物重影、眼干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屈光不正患者視力恢復情況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視力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屈光不正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并無較大差異性(P>0.05),見表2。
3 討論
屈光不正是現代人們最為常見的眼科疾病,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許多患者用眼姿勢不對,導致視力嚴重減弱[5-6]。在兒童成長時期不正確的用眼姿勢加速眼球視力的降低,如過強或者過弱的光線下讀書寫字、長時間近距離讀書寫字或者觀察事物、處于顛簸狀態看書、玩手機等[7]。近幾年屈光不正患者數量不斷提升,患者自身日常生活也受到視力影響[8-9]。為此越來越多患者希望對眼部進行治療,恢復健康視力。為此本文特此展開了準分子激光矯治屈光不正臨床效果的研究分析。
以往臨床治療屈光不正如近視、遠視等,以選擇配置驗光眼鏡調節視力為常用手段,雖然患者可以清晰視物,但其視力未能有效改善,而且對其外觀造成一定影響[10-11]。隨著臨床醫療技術持續發展進步,屈光手術逐漸成為臨床眼科重要研究熱點[12]。準分子激光矯治手術(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主要是指使用準分子激光對患者的角膜瓣下肌層進行屈光性切削,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患者瞳孔區的角膜曲率情況,達到較為顯著的矯正近視的目的[13]。相關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準分子激光包含兩種氣體,即氬氣體、氟氣體,而且兩種氣體共同組合以充分發揮作用,從而產生、激發有效紫外光,而且,該分子激光的波長為193 nm,因此,在實施屈光不正治療過程中,激光不會穿入至患者的眼睛內部,而且,該照射方法可以實施氣化、移除眼角膜組織,以有效減少或避免損傷眼部鄰近其他正常組織[14-15]。本次研究共選取200例屈光不正患者參與研究,共計100例屈光不正患者接受準分子激光矯治手術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接受全方位檢查,保證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在治療期間,患者健康用眼,擯棄之前不良用眼習慣,盡可能達到預期治療目標[16]。
研究結果顯示,準分子激光矯治手術的100例實驗組患者其視力基本恢復健康,大多數患者完成了健康視力恢復,且安全性較高,患者治療后少數患者出現輕微眼球干澀,并不影響正常用眼和生活工作。而未接受準分子激光矯治手術的患者進行了眼鏡佩戴,在后續隨訪中發現,患者視力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出現減弱現象,對患者視力造成一定損害[17-18]。
綜上所述,準分子激光矯治手術用于治療屈光不正具有良好治療效果,且治療時間極短,患者接受治療后實現了視力恢復,同時該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夠讓患者放心接受治療,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春晶,張立軍.LASIK手術與LASEK手術矯治屈光不正的遠期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4):79-80.
[2] 于春晶.選擇不同的準分子激光手術矯治屈光不正的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5,9(4):77,80.
[3] 汪輝,陰正勤,胡春明,等.LASIK矯治兒童重度遠視屈光參差性弱視的遠期療效觀察[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17):1848-1852.
[4] 楊亮.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矯治近視性屈光參差對雙眼功能的影響[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8, 68(11):3056.
[5] 汪亮.近視眼LASIK術后晶狀體厚度改變及其對屈光回退的影響[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8,38(4):346.
[6] 侯杰,雷玉琳,鄭秀云.TransPRK與Epi-LASIK矯治薄角膜近視眼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5,33(6):531-536.
[7] 胡春明.有晶狀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發生高眼壓的相關因素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8,40(12):1047.
[8] 王雁,郝維婷.有效控制角膜屈光手術后光學并發癥以不斷提高手術后視覺質量[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7,35(6):481-485.
[9]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我國角膜地形圖引導個性化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專家共識(2018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8,54(1):23-26.
[10] 孫紅燕,劉蘇冰,馬小倩,等.角膜膠原交聯聯合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矯正屈光不正的臨床觀察[J].眼科新進展,2017,37(10):970-972,975.
[11] 孫晶晶,姜長青,何燕玲,等.女性準分子激光手術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手術前后變化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7,35(4):392-395.
[12] 趙偉,王雁,李華,等.不同程度近視和散光患者行飛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取出術的早期臨床療效評估[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7,35(4):349-354.
[13] 林巧雅,李學喜,黃雪麗,等.Pentacam和Topolyzer測量Kappa角的比較[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7,35(6):576-578.
[14] 張巧思,鄒吉新,靳琳,等.表層屈光手術的最新進展[J].醫學綜述,2017,23(20):4070-4074.
[15] 李軍,申華.兩種準分子激光手術治療近視術后淚膜穩定性的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3):516-518.
[16] 蘇小連,王雁,吳文靜,等.SMILE和飛秒激光制瓣的LASIK術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對比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16,52(9):681-685.
[17] 孫晶晶,姜長青,何燕玲,等.女性準分子激光手術患者人格特征和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性[J].中國醫藥,2017,12(5):782-786.
[18]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我國飛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取出手術規范專家共識(2016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6,52(1):15-21.
(收稿日期: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