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滿足當前高中課堂教學的現實需要,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前廣泛關注的重要課題。新課程倡導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探究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倡導教師開展合作交流,有效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主學習技能,同時積極地創造有利于學生學習化學的條件和因素,增強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穩步提高。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實現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改變課程實施的方式和方法,改變學生因循守舊、過分依賴課本的現實狀態,因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環節。本文敘述了當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意義,以及在高中階段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希望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 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積極意義
在當前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依然強調學生的被動性學習,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自認為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育是對學生學習最好的方式,完全阻礙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所傳輸的理念就是學生只要接受知識,不需要自主進行學習,長此以往,會阻礙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實現,不利于學生長期學習。因此,這種學習模式與當前現代化教育發展出現了背離的狀態,需要進行教育方式的改革,才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自主學習氛圍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 高中化學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一定要著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化學實驗現象的時候,可以通過化學實驗操作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現實事物,進行情境的創設。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促進,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加彼此之間的學習興趣和合作精神。
(二)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就是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細致的劃分,優化自主學習策略性。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預習計劃,為學生自主預習做出一定的引導,例如在向學生傳授化學計算公式的時候,要使學生及時預習,同時做出目標性的學習計劃。在課中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發揮出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課后,教師要布置一定量的復習任務,使學生將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在這幾個學習過程中,會使學生自然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新課程改革下,實施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極為必要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要積極地進行總結,反思教學方式,將較為復雜的知識轉變為讓學生們易懂的語言,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自主進行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今后更好地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化學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創造各種有利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情境,以促進化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 洋.高中化學學案,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情境的構建[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2]王艷光.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J].新課程(中),2015(07):45-67.
[3]劉翠榮.基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12):120-121.
作者簡介:陳軍(1981-),男,漢族,山東濟南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職稱,主要從事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