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靜賢 韓春雁 溫靜
【摘要】慕課和微課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課堂以外的學習平臺、為自主學習及測驗的資源、擬定學習規劃及檢驗規劃完成情況的平臺。教師要發揮幕課與微課的優勢,培養學生養成片主學習、重視學習體驗、關注學習過程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慕課;微課;數學;學習
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微課(Microlectur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幕課和微課都是網絡技術發展以后,專門為了教育發展而開發出的教學資源。
一、慕課與微課的學習優勢
慕課和微課,一個為學習平臺、一個為學習資源。慕課是一個可以讓學生在網上自己規劃學習知識、自己完成檢驗的學習平臺。微課,是一種以網絡為傳播媒介,以多媒體作為學習介質的課程,這種課程具有內容生動、知識點集中、時間較短的特點,學生能夠利用課后零碎的學習知識。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如果能發揮慕課和微課的優勢來學習數學知識,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慕課與微課時代背景下應用數學專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者,學生會配合教師的教學進行學習。而教師的教學精力是有限的,教師無法跟蹤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時給予學生指導。于是這種學習方式造成了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或者教師的教學節奏跟不上學生學習進度的問題。
在慕課與微課時代背景下,學生可以通過下載微課自主學習自己想學習的知識,并且可以通過幕課進行自我檢測,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于是,幕課與微課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資源,只要學生愿意自主學習,就能在網絡平臺上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比如有一些學生在高中時代,就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他們對微積分知識有較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上下載與微積分有關的微課自主的學習,然后一邊學習一邊用慕課中的檢測功能進行檢測,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引導學生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會告訴學生一些學習經驗、學習方法,然后要求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教師的教學經驗是存在局限性的,教師只能告訴自己知識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于是可能存在教師告知學生的經驗和學習方法并不適合學生的問題。第二,很多學生較少關注自己的學習體驗,從而難以了解哪種學習方法適合自己。有一些學生在學習時,較易受教師的影響,他們往往認為教師告訴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是適合自己的,當他們發現這些經驗和方法可能不適合自己時,會難以了解這些經驗和方法是確實不適合自己,或者這僅僅是自己學習中產生的錯覺。當學生不能關注自己的學習體驗時,便難以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在慕課與微課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各種學習資源的優勢和不足,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學習的過程,然后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調整學習的策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到,學生在進行自我檢測時,可以嘗試先進行測試,再根據測試的情況定向學習;或者先學習知識,然后再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的結果來找到學習的不足。這兩種學習的方法,哪一種更適合自己?教師可讓學生看到,微課包含展示類、習題類、實踐類等。學生學習哪一種課程,能夠最快的理解知識?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充分的體驗學習,讓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引導學生重視自主學習的過程
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重視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習的過程。這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時本末倒置,他們沒有全面的、系統的學習知識,然后知識結構存在缺陷,然后在考試時,難當以考出好的成績。學生之所以在學習時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學生受到教學體制的影響,出現了重學習結果,而忽略了學習過程這種學習心態造成的。
在慕課與微課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優化學習的規劃,重視學習的過程,然后在逐漸學習的過程中夯實學習基礎。學生只有養成這樣的學習心態,才能把學習集中力放到學習上,在考試時才能全面發揮自己的實力,考出好的成績。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微積分為例。學生可以在慕課網站中自己進行學習規劃,分析自己適合應用多久的時間完成微積分概念的學習,學生要每天學習幾節微課等。學生要養成自己自主的學習,定期檢測的習慣。學生在接受檢測時,要關注自己是否如期的完成了學習的計劃?自己的測試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標準?如果自己沒有完成學習計劃,原因是什么?要如何調整學習計劃,讓后續的學習計劃得以實現,而不會出現計劃難以實現從而形式化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測試時,自己跟自己比較,學生要關注自己在學習時積累了多少知識?是否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否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等。教師只有引導學生養成重視學習過程的心態,學生才能長期的、自主的學習,繼而通過自主的學習逐漸取得好成績。
三、總結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受到傳統課堂教育的影響,養成了學習被動、忽視自己學習的體驗、重視學習結果而不重視學習過程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影響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慕課和微課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課堂以外的學習平臺、為自主學習及測驗的資源、擬定學習規劃及檢驗規劃完成情況的平臺。教師要發揮幕課與微課的優勢,引導學生培養更好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高效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馬海濤.微課和雨課堂混合式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21).
[2]吳海樂,胡蓉,劉文.當代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問題與建議[J].華夏教師,2017(3).
[3]蔣翀,費洪曉.慕課與微課的信息化資源混合應用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5(24).
[4]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