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坤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實驗學校,江西 贛州 341900)
正如古人所說:“教不能使人愛學,不可為之教;學不可以為之樂,不可以為之學。”如果在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僅僅對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傳授,那么很難達到教學預設的目標。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小學教學新標準對教師的要求,數學教師要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數學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那么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如何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闡述。
當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那么他就能對數學產生興趣。學習過程并不是簡單的知識的灌輸,而是一個主觀性較強的思想活動,如果不能加入情感因素,那么整個課堂教學將會缺乏生機。因此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主要教學策略就是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數學教師需要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斷感受學習數學所帶來的喜悅,有利于數學教學的開展。比如數學教師在講授不同的數學概念、公式以及數量關系時,除了要進行基本知識的介紹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去自覺分析,鞏固和提高數學學習成果。最重要的是數學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地制定數學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同時大量的課外練習必不可少,通過練習能夠鞏固數學教學的效果。
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下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求數學教師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數學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營造合適的數學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書本內容轉化為具體知識,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課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數學教學產生情感共鳴。第二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數學教學水平和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修養。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對于學生的課堂發言需要耐心聽講,不斷構建與學生之間的融洽氛圍。
不同的學生個體在教育水平、家庭背景以及知識結構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了解學生的優點與缺點,堅持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課堂教學之后需要布置相應的實踐任務,通過實踐操作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斷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比如在講授“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點時,數學教師可以合理設置課堂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隨意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并且來測量不同形狀三角形的內角和。通過反復多次小組測量之后,學生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不論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其內角和都是180度。通過這種實踐鍛煉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加強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提高對知識的認識。
與傳統應試教育不同的是,素質教育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新課改也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和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比如數學教師在講授“圓的面積”知識點時,需要讓學生了解圓形面積公式的由來,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這個過程要求數學教師善于使用自身的知識沉淀,來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可以讓學生回憶其他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其次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來將圓形的面積轉換成其他簡單易算的圖形。在以上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回憶了自己的知識沉淀,隨后讓學生將自己已有的知識與新的知識進行結合,提高學習的效果。這種合作學習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新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策略中,教師需要不斷對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尤其是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積極的肯定與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培養對數學的興趣。通過實踐研究能夠發現,教師的一個夸贊、一句肯定的回答或者一個認可的眼神等,都會給學生積極的鼓勵,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的學習。比如在課堂問題環節,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學生,為問題回答較好的學生進行鼓掌,同時對回答較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讓他們能夠克服學習數學的恐懼心理。對學生的表揚與鼓勵應該是全方位的,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因此要求數學教師發現學生在生活中的優點,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與談話,發現學生的才藝,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表現機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如對于有音樂表演才能的學生,可以給予更多的表現機會,讓其他學生能夠發現并培養自己的才能。
數學的教學和學習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內容,而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則是數學教師的任務之一,因此數學教師需要注重數學教學策略的使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數學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表揚與鼓勵,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實踐能力,同時也要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