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影
(河北省武邑縣韓莊中心校,河北 衡水 053400)
數學的一項基本要求就是能夠進行準確的、相對快速的數學計算,數學的計算能力是演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也是其思維能力與思維靈活性的重要表現。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數學計算工具從算籌到算盤,再到計算器、計算機,計算好像并不需要千斤進行了。與計算科技水平發展相悖的是,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隨之下降,許多學生不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這讓我們教師頭疼不已。其實數學計算并不單純的是計算,在這個過客中,我們可以享受到許多數學的樂趣,這是機器所不能代替的。加強計算練習任何能力都是在一定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加強練習,練習要有目的性、系統性、典型性。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改、一題多解、一法多用,培養計算的熟練性、準確性、靈活性、組織性。以題組訓練形式培養學生計算過程中思維的深刻性,提高計算能力。那怎樣才能讓學生提高自己的計算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多學生對數學計算不感興趣,就是因為數學計算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面對一道又一道數學計算題,學生們感到的不是快樂,而是重復性的枯燥,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乏味。數字、數字,滿眼的全是數字,讓他們看的眼花繚亂,所以他們會厭煩,就會出現大量的計算錯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不應該一味地批評學生、埋怨學生,而是應該把學生從大量的枯燥計算中解放出來,我們可以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來激起他們計算的興趣。比如,我們應該都玩過24點的撲克牌游戲,就是隨便拿出四張牌放在一起,不管你用加、減、乘、除,只要把這四個數算成24即能把四張牌收走,直到一方把撲克牌收完,另一方為輸。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找一副磁性撲克牌,把它放在磁性的黑板上,讓學生們算,當他們熟悉了一種算法后,教師可以換另一種算法,直到我們把所學過的計算方法用完為止。相信這樣的游戲學生都愛玩,不但課上能引起興趣,課下他們也會自己去算的。
有許多數學計算并不是一味地按題目的要求進行計算的,期間有許多方法與技巧,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計算時來尋找、挖掘,這樣做,既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們的思維,也是非常有益的方法。比如,我們在數學課上,在計算時,先講講數學家高斯的故事。他在上小學時,數學教師為了懲罰班里調皮的學生,就出了一道數學題:把從1到100這些數全部加起來,誰先做對才可以放學。當其他同學忙于計算時,高斯經過思索,很快得出了答案,老師非常吃驚,他不相信,一個小學生可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數加起來并算對。但當他看到高斯的計算過程時,他知道高斯是個數學天才。然后,我們可以啟發學生們按高斯的方法來計算,學生們一定會非常驚訝、興奮,對數學感到奇妙,從而引發對數學的興趣,當他們有了興趣,計算就不再是個難題了。
上面我們說了很多技巧與方法,但數學計算能力不是僅靠一時的興趣就能提高的,既然是一種能力,就要假以時日。我們教師要讓學生對數學計算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是這樣,成功沒有捷徑,或者說捷徑就是持之以恒,你可以沒有天分,你可以沒有靈光的頭腦,只要你能堅持,勝利就一定是你的。為了培養學生的毅力,我們可以每天讓學生進行計算能力的訓練(當然盡量采用學生們感興趣的方法與題目),訓練的量要適當,也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讓他們的計算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許多學生認為計算沒有什么用處,在現實生活中用不到這樣的計算。其實這是大錯而特錯的。數學來源于生活,當然要服務于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到處可以用到數學的運算,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我們在買菜時或賣菜時都會用到數學中的加、減、乘、除,一斤菜多少錢,三斤又多少?幾元錢可以買幾斤,這都要用到數學的運算。我們平時的成績也是要用到數學的運算,等等。由此可見,數學計算隨處可見。只有他們知道了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才會對數學的計算加以重視,也只有他們重視了,他們的計算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再就是數學的計算能力在其他的學科中也會發揮巨大的作用。物理中各種力、功、電阻、電流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數學計算的,化學中也同樣如此,分子量,化學方程式都需要計算。沒有數學的計算,所有這些科目都是虛幻的。另外,進行數學計算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抽象概括能力,對于哲學、歷史等學科也是有幫助的。如歷史中要把中國的帝王紀年轉換為公元紀年,就需要數學的計算。
上面我已經提到,數學計算并不是一味地蠻算,也有技巧與方法,并且這樣的方法與技巧并不在少數。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把一些運算方法傳授給學生,讓他們既感到新奇,又能沉浸在其中,體會到數學計算給我們帶來的享受與樂趣。如以5結尾的兩個兩位相同的數相乘,如25×25,我們就可以這樣算:用末們的兩個5相乘,得25,再把十位的一個2變加1,變成3,讓另一個2與之相乘,得6,把6放在25前面,得625,這就是我們計算的結果。其他的數同此。再如,兩個十位與個位相反的數相減,如92—29,我們可以用9—2,得7,用7乘以9得63,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即,大數減小數,差再乘以9。
總之,學生的運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每當我在批閱學生數學作業時,我都會因為學生沒有達到優秀而感到可惜。由于他們的粗心大意,在計算中經常少寫,錯寫,多寫,漏寫數字和符號,使作業中的錯誤很多。我們應該客觀分析一下造成學生計算錯誤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矯正。數學的計算能力是小學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我們要讓他們認識到這一點,更要幫他們提高基本的計算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算做到了一個數學教師的責任,才完成了我們最基本的教育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