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彥華
(新疆皮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疆 皮山 845150)
新疆地處我國西部,地域遼闊。自治區政府歷來極為重視培養民漢兼通的雙語人才,多年來采取了一系列培養雙語人才的重要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少數民族學生從自身的發展變化及現代化發展的需求中深刻地認識到:如能盡快學好民族語言,借助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會更好地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就會大大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建設,就能不斷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素質。因此,研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將有助于搞好中職學校少數民族職業技能教學。
目前,在中職學校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過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理論灌輸,缺乏對學生進行語言交流能力方面的鍛煉,這就導致學生只在課堂上使用語言,一旦離開課堂,就很少進行使用,使得學生在語言文字的交流溝通上出現問題較多。另外,學習環境缺失、教學方式單一等也都是中職學校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現狀。
教師是中職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任務的承擔者,教師的教學水平,文化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影響甚至決定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水平。但是,目前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所掌握的教學知識和能力仍需進一步的提高。因此,有關部門要對師資隊伍進行規范性調整,制訂合理的職業標準,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力度。具體來說,學校和有關部門一方面可以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力度,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水平較高的學校進行結對幫扶,學習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對新入職基礎教育教師的篩選工作。除了地方部門和學校的努力之外,國家也可以從宏觀層面再重點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語言教學師資力量的支持。
中職學校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鍛煉他們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同時更是為了幫助他們學習和掌握其他專業課程提供知識儲備。為此,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課程設置必須規范化。課程設置要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目的為導向。首先是語言交流方面和語言實際應用方面的課程必須成為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主要課程,因為這是基礎;其次,可以設置一些為少數民族學生介紹漢族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以此幫助他們對語言文化的理解;最后,要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相應的課程設置。
當前中職學校的語言教材內容雖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仍無法適應學生的當前需求。因此,教材在編寫上應該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兼顧趣味性,選材應該盡可能的貼近現實生活和學生們的關注點。此外,教材的編寫與選取還要考慮到中職學校所處地區的實際情況。不應盲目的給學校派發語言學習教材,需要考慮部分少數民族中職學生語言基礎薄弱的情況,選取一些適合不同學生需要的教材,來滿足學生和學校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中職學校的語言教材選擇還需考慮其所學專業,如:職業生涯規劃等。故而,教育機構要制訂相關的教材編寫和選取規范,以便幫助學校和學生獲得實用性強、趣味性強、結合學生語言水平的教材。
教學環境可以分為老師教授學生語言知識的環境和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進行實際運用的環境。首先,是對教師教授學生語言知識方面的教學環境進行規范化。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新疆的各項教育事業,不斷的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因而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基礎設施都有了極大的改善。這為我們中職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整體環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必將有力地促進少數民族中職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水平的提高。中職學校的語言教師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中要想法設法的利用好黨和國家及自治區為教學所提供的設施,如班班通等。語言教師要熟悉計算機等設備,進行多媒體教學,改善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環境,拓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多媒體現代化教學的普及將會打破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和封閉狀態,向學生展示語言的魅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從而完成教學方式的改革,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水平。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語言電影,聽、學語言歌曲,閱讀語言書籍,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和應用環境,讓學生打心底愛上語言。
為了提高中職學校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我們可以從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教材編寫選取、教學環境等方面逐步進行,最終達到整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質量的提升。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提升中職學校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水平,幫助各民族之間進行更好的文化交流,促進民族融合與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