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曼麗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院??蒲泄芾碇锌蒲卸ㄎ徊幻鞔_、科研創新和管理體制不健全、平臺規劃與建設滯后、科研機制不健全、科研人才隊伍建設不足、保障措施不完善等問題,提出明確科研定位、改革科研合作創新與服務的體制、建立科研創新平臺體系、健全科研創新服務機制、建設科研創新人才隊伍、落實科研保障措施等對策,促進高職院??蒲泄芾韯撔?。
【關鍵詞】高職院校? 科研創新? 科研定位? 平臺體系? 服務機制? 人才隊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C-0113-03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提出,高職院校要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發展趨勢,加強與地方政府、產業園區、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研發團隊,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和產教融合平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拓展扶貧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提升服務發展水平。
科研是實現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重要載體,也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能和發展的動力、活力和實力所在。如何將科研對接創新發展戰略,提升科研管理效率,已成為高職院校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高職院??蒲泄芾泶嬖诘膯栴}
(一)科研定位不明確
目前,高職院校的科研定位還不夠明確,與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要求還有一定的偏差。從科研管理上看,還停留在科研課題和科研信息管理層面,缺乏長遠的科研總體規劃,缺少科研人才隊伍和平臺建設規劃,沒有將科研促進學院發展、服務行業企業、服務社區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等內容納入科研目標中;從科研項目類型上看,重點還是圍繞高職教學改革研究和基礎科技研究,缺少應用技術和橫向科技項目;從科研成果形式來看,仍以論文、專著等為主,缺少專利和可推廣、應用、轉化的成果。以廣西高職院校為例,高水平標志性的創新成果較少,如獲得2018年廣西科技項目立項的僅有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主持或合作的3個項目,近三年獲得廣西科技獎僅有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3所院校。
(二)科研創新和管理體制不健全
高職院校科研體制機制改革與學校發展、社會需求不適應。學校與政校行企所等合作不夠緊密,合作廣度深度不夠,創新程度不高,科研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沒有顯現。學校內部科研管理體制創新不足,科研管理專業化水平不高,跨學科跨部門協同合作欠缺。
(三)平臺規劃與建設滯后
普遍缺少對科研與服務平臺建設規劃,對包含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創新服務等子平臺的平臺體系建設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實現平臺創新資源和要素之間的聚集與融合,缺少高水平科研平臺。以廣西為例,目前建立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高職僅廣西職業技術學院一所學校。
(四)科研機制不健全
一是協同創新機制不完善。許多院校還沒有建立起外部多方參與合作、內部交叉融合的良好的協同運作長效機制。二是科研管理機制不完善??蒲泄芾碇贫炔唤∪?,科研管理工作不夠科學、高效,未能發揮有效的組織、引導、協調和服務職能。三是科研評價機制不完善。科研評價分類和評價指標不科學,忽略了對教師參與企業橫向項目和技術研發等科研工作和成果的認定與評價,缺少對成果的效益和價值的評價。四是激勵機制不完善。目前科研激勵一般表現為職稱評聘和物質獎勵,激勵作用和力度不足,容易產生重眼前、輕長遠,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五是成果轉化機制不完善。許多院校還未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專利申請和成果轉化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五)科研人才隊伍建設不足
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普遍偏低,科研知識和方法不成體系,科研視野不夠寬廣,鉆研精神不足,技術創新開發能力不強,團隊協作和技術服務意識不強。缺少高水平的科研領軍人才,由于學校管理和用人機制、科研條件等方面限制,許多院校沒有引進高端科研人才或沒有使其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科研管理者綜合能力不強,不能使管理工作科學化、高效化。
(六)科研保障措施不完善
一是科研經費投入不足,經費管理不夠規范合理。高職院校由于立項項目的級別不高且缺少橫向項目,因此獲得的縱向經費、企業等外部資金支持和自身投入經費不足;科研經費管理不夠科學,沒有做好預算并按計劃進度執行,造成部分資金浪費,沒有制定績效費和管理費指導性細則,不利于科研人員激勵及科研管理服務、設備維護等工作的開展。二是科研資源整合和保障不足。人才、資源、信息等要素在科研活動過程中比較分散獨立,無法為多元合作與跨學科交叉研究提供有效的整合貫通的支撐。三是科研誠信和創新氛圍不足。部分教師科研目的僅是為了晉升職稱,科研存在功利、浮躁、造假等學術不端的風氣;教師沒有獲得足夠系統的培訓和訓練,研究成果缺少創新性和實用性。
二、高職院??蒲泄芾韯撔碌膶Σ?/p>
(一)明確科研定位
高職院校的行業和職業性特征鮮明,其重要的科研和社會服務職能是面向區域和行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與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因此,高職院校的科研定位應明確以應用研究為主,以促進專業建設、服務行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和方向。一是提升創新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提升科研服務意識,主動深入研究區域經濟發展、教育協同創新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提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水平,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相對接;提升產學研協同創新水平,實現技術發展與行業企業技術需求相對接;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實現服務供給與區域繼續教育和社會發展需求相對接。二是準確把握科研目標和方向。增強科研先導和引領意識,使教師自覺將科研創新、技能訓練與教育教學結合起來,提高科研創新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