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繁榮的市場經濟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帶來了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在猛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強化企業管理以增強企業優勢。在企業管理中融入精細化管理理念,通過明確管理目標、規范管理流程、細化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并將其落實至生產、運營與管理的各個環節,可促進企業管理的規范化與有序性,提高企業信息傳遞與分析效率,實現長遠穩定發展。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創新意識;業績考核;管理工具
引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需要強化管理來合理分配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費,以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而管理理念與模式的選擇對企業管理效果的影響深遠。源自西方的精細化管理理念逐漸步入我國企業管理者的視野,并發展成為備受青睞的先進企業管理理念,由其鍛造出的管理模式與企業文化具有超強的應用價值。為充分發揮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功能,很有必要深入研究精細化管理理念內涵及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途徑。
一、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內涵
與粗放式管理相比,精細化管理理念強調企業管理定位精準化,通過細化目標、細化考核、細化生產運營各個環節的工作內容等來實現精益求精的效果,通過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落實至企業管理的每個環節,形成對企業各項工作統一管理的格局。從本質上來看,精細化管理理念與精益戰略思想具有一致性,都是通過科學化管理來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浪費,實現企業生產與管理價值的最大化,在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的同時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二、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1.企業管理改革需要精細化管理
面對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必須通過改革與創新來增強企業管理的規劃性、有序性與細致性。不少企業管理者管理思想相較滯后,對企業人力、資金、物資等資源的配置與管理過于粗糙,不僅不能有效避免企業生產運營中不必要浪費的產生,還將影響企業各部門協作效率,嚴重制約企業生產效益的提升。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引入企業管理中,通過明確管理目標與管理責任,將企業管理工作落實至具體責任人,為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支撐,同時也便于在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及時解決企業管理遇到的問題,同時通過科學規范企業內部管理流程來確保企業管理工作做精、做細,進而全面提升管理運營效率。
2.精細化管理促進企業提高經營效益
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要不斷培育自身核心優勢以提升市場競爭力,核心優勢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提高經濟效益來實現,而提高經濟效益需要不斷強化企業管理實效。然而企業管理覆蓋面廣,涵蓋預算管理、原料采購、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倉儲物流等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且各環節環環相扣相互牽制,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將精細化管理融入企業管理,不斷優化管理部門工作業務流程,從制度與意識層面增強企業管理層及員工的崗位責任意識及成本節約意識,引導與促進企業管理人員、基層員工積極探尋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途徑,進而減少制度缺陷及管理漏洞為企業經營管理帶來的潛在風險,促進企業最大經營效益的實現。
3.精細化管理為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傳統企業管理模式下,企業管理層擁有決策的絕對權,容易出現因管理者經驗主義及主觀決斷的失誤,為企業帶來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失。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擴大,急需完善企業管理模式來滿足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發展需求,而在企業管理中融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可不斷完善與細化企業管理制度,規范企業管理行為,降低管理失誤出現的頻率,有效調解部門之間的管理沖突,進而在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的同時,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精細化管理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現狀
1.企業管理觀念落后 制約精細化管理的實施
總體而言,我國很多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管理存在認知偏差,習慣用慣性思維與傳統管理方法來開展企業管理,且在管理上經常出現重業績輕日常的現象,導致企業管理及資源分配不均衡,這種做法難以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對企業管理的要求,導致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果欠佳,影響企業的現代化轉型與長遠發展。然而,企業管理層常常意識不到自身管理理念的落后,沒有積極學習新型嚴謹科學管理理念的意識,不能充分發揮企業管理職能,亦不能帶動企業員工向精細化方向發展,影響企業與員工的進步與創新發展。
2.員工素養不高 精細化管理推行緩慢
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具有眾多益處,然而受制于企業管理人員及員工綜合素養的影響,精細化管理在企業中的運用現狀并不樂觀。很多企業不僅員工整體素質不高,其管理層綜合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對精細化管理內涵及重點的認知不充分,甚至出現錯誤認知的現象,影響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正確應用。沒有科學有效的示范與指導,企業精細化管理難以順利進行與落實,尤其是長期面對繁復工作的基層員工,其工作態度與思想更加懶散,對其開展精細化管理可謂是難上加難。
3.管理重心有失偏頗 管理效率較低
長期以來,很多企業的管理重心都在抓生產經濟上,甚至出現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現象,但在企業管理中融入精細化管理,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而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與管理成本有很大的關聯。然而,很多企業對管理成本的重視不足,過于追逐短期經濟效益忽視企業長遠發展,使得企業缺乏長遠發展推動力。長期受這種管理模式影響,企業整體管理效率并不高,內部管理秩序相較紊亂,貿然將精細化管理融入企業管理中,不僅會進一步加深企業管理混亂的情況,甚至帶來一些難以預測的問題,嚴重阻礙企業的穩定發展。
四、運用精細化管理理念提升企業管理的途徑
1.增強精細化管理意識與創新意識
在企業管理中要實施精細化管理,首先企業管理層應摒棄傳統落后的企業管理理念,正確認識與掌握精細化管理的內涵與精髓,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創新企業精細化管理意識,為精細化管理的有效運用創造條件。其次,企業管理者還應加強對各崗位管理層的精細化管理意識培訓力度,使其充分發揮模范示范帶頭作用,在企業內部營造精細化管理氛圍,逐步將精細化管理意識與理念貫徹至企業每一個員工,全面提升企業員工對企業管理的認識水平,通過將細化管理理念的應用價值與意義深深烙入企業員工的意識,來引導其在工作實踐中積極貫徹落實精細化管理理念,提升員工之間、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再次,企業應鼓勵員工在精細化管理中創新發展,完善創新發展與獎勵機制與管理系統,為跨越式提升創造條件。
2.應用精細化管理理念完善企業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開展管理的前提與保障,因此要有效開展精細化企業管理,應結合企業戰略發展需求與實際情況,制定精細化管理制度。企業應正確認識管理制度與精細化管理之間的關系,嚴格制定科學可依的管理制度來確保企業資源最高效率的運行,為企業管理有序進行及成本控制有效開展創造條件。當然,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并非一成不變,在推行過程中應結合實際開展情況不斷完善與優化精細化管理制度,確保經過一段適應期后精細化管理制度能有效落實至企業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其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精細化管理制度需要細化、嚴格,但一定要控制好尺度,切勿陷入傳統嚴格僵化的管理模式中。科學合理的精細化管理制度應兼具靈活性與公平性,也即在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放寬管理權限,賦予基層管理員工一定的靈活處理權限,提升企業權利保障與福利待遇,以最大程度降低企業不必要的運行成本。
3.規范員工業績考核 將薪酬與業績掛鉤
企業管理包括諸多內容,其中業績評估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構成。員工薪資是企業運行的重要支出,也是企業與員工直接建立關系的重要紐帶,將精細化管理理念運用于員工業績評估上,對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保障全面管理的有序開展,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企業應將企業員工進行類別與級別劃分,制定明確的企業管理內容,明晰各個崗位的考核評價標準,構建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對日常管理考核工作的抽查與評估,引導企業員工積極轉變工作態度與作風,提升工作積極性與工作效果。在業績考核評估上實行上級審核制度,使部門之間形成有效制衡,保障評估結果的公平公正。此外,企業還可適當將員工薪酬待遇與日常業績考核相結合,做好日常考核評估結果的記錄工作,設置不同層次的獎勵制度,以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與責任感,實現員工綜合素質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
4.加強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 優化精細化管理工具
信息技術為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便捷,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加速推進精細化管理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也可以說精細化管理理念是企業從傳統向信息化轉變的一個過渡,可促進企業積極創新管理方法,進而與時俱進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依托精細化管理理念積極引進先進的計算機管理設備,與企業各部門建立有效溝通渠道,加強部門聯動進而科學合理地確定企業多項管理工作。通過內部網絡平臺等多種精細化管理工具,可對企業管理的開展提供超強的輔助性作用,提升信息溝通與處理的及時性,有效促進企業生產運營各部門工作成效的提升,對企業帶來長遠性積極影響。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細化管理理念對企業長遠發展的意義日益凸顯,企業應積極運用精細化管理理念來強化企業管理,充分發揮其精細化、規范化、廣泛性與實效性功能,制定科學可依的精細化管理制度,優化精細化管理工具,保障企業管理科學性與合理性,規范業績考核方式,并將薪酬與業績考核評估掛鉤,以全面保障企業綜合競爭力及最大經濟效益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楷云.精細化管理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4):158-159.
[2]盧曉茜.精細化管理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商貿,2017(09):29-30.
[3]張瑩.企業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應用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8).
作者簡介:麥潔儀(1987- ),女,本科學歷,民營企業高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