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群 單慶新
摘 要:本案例以遼寧建筑職業學院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例,以“思想引領、溝通分享”作為凝心聚力突破口,明確“各有分工、整體推進”工作制度,制定“設計在先、螺旋改進”工作原則,確定“建用結合,以用為主”工作要求,強調理清“一個關系”、明確“兩個主體”。通過搭建校企共建課程平臺、開展混合課程設計培訓及經驗分享、研討課改評價指標等,開展以用為主、螺旋改進的精品在線課程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關鍵詞:精品在線開放課;典型案例;教學改革
1 案例背景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是2017年被遼寧省教育廳確定的省級雙高建設院校。《遼寧建筑職業學院雙高建設方案》中明確:到2020年,建設三門國家級、若干省級、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任務。此項任務由學校資源管理中心負責建設。經過近一年的探索,資源管理中心形成了《遼寧建筑職業學院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遴選了19門擬建課程,但建設工作未開展。2018年9月初,隨著學校機構調整和崗位變動,在遼寧省高職院校還沒有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也沒有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的建設標準前提下,本案例負責人——遼寧建筑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作為學校一級項目負責人,接手此項工作,開展長達一年多的建設與實踐,取得了很好成效。
2 案例內容
2.1 學習國家、學校文件,開展校內各級人員調研
為使項目開展有據可依,案例負責人重點研讀國家文件及《實施方案》,認真審閱《課程建設申報表》。為梳理進展緩慢原因,案例負責人分別與二級項目負責人溝通課程建設情況。為找到制約建設的關鍵點,案例負責人深入教學院,對各層面教學與管理人員代表開展調研。通過調研,了解了大家普遍反映的問題:建設目標與建設進度不清晰、沒有建設經驗、沒有錄課場所、缺少指導與培訓、資金使用與團隊待遇不明確等。
2.2 追加補充規定,確定工作目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為保證各項工作的連續性,案例負責人在分析問題原因基礎上,經與二級項目負責人反復論證,草擬了《遼寧建筑職業學院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補充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補充規定》)。《補充規定》確定了國家級、省級、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目標,明確了完成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細化了資金使用辦法,明確了課程建設團隊的待遇等。2018年11月,《補充規定》經學校黨委會討論通過,第二階段精品在線開放課建設與實踐工作正式實施。
2.3 聯系合作企業、建MINI錄播間,為課程建設搭建平臺
為更好地遵循《補充規定》中確定的課程建設時間表、路線圖,案例負責人會同二級項目負責人,分赴沈師軟件學院、東軟信息學院出版公司、大連通科技術有限公司、超星公司等企業,洽談合作,搭建校企共建課程平臺。為給企業及校內課程團隊提供方便條件,案例負責人向學校申請,建設MINI錄播間。聯系《愛課程》等大型課程平臺企業,為 2020年我校課程參評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創設條件。
2.4 開展混合課改培訓,選派代表參加課程建設研修班
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依據《補充規定》,案例負責人協調各級項目負責人及管理人員,分五期赴清華大學,參加混合課程設計培訓。為提高培訓效果,案例負責人組織前三期人員與第四、五期即將培訓人員的互動活動,由已培訓人員進行培訓經驗分享。同時,案例負責人組織學校各級項目代表,赴長春等地參加“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研討會”。通過培訓與研修,令所有參建人員堅定信心、牢記使命、邊建邊學、動態改進。
2.5 時刻關注課程應用情況,及時反饋課程應用效果
自2019年3月起,我校37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均在“愛課程”“智慧職教”及“清華教育在線”平臺上線應用。自應用以來,案例負責人時刻關注課程應用情況,及時向課程團隊反饋效果。廣泛征集意見,制定《遼寧建筑職業學院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評價指標》(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評價指標》)。通過對《評價指標》研討,促進各課程團隊創新混合課程教學方法,回歸課程育人本質,促進課改提質增效。
3 創新之處
3.1 以“思想引領、溝通分享”作為凝心聚力突破口
案例負責人利用各種機會作動員,希望大家明確,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是一項關乎學校未來發展的任務,具有高度政治性。對于前后批建設的課程團隊、前后批參訓的教師,案例負責人抓住每周一下午教研活動時間,推出精品教研活動,動員各教學院以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主線,全領域、多視角開展研討,通過研討創新思路,解決課程建設中的難點、堵點問題,以凝心聚力,推進工作順利開展。
3.2 明確“各有分工、整體推進”工作制度
為充分發揮團隊效能,案例負責人在《補充規定》中,提出課程團隊成員盡量由三類人組成:學校教學設計高手+學校教學教法骨干+企業信息技術專才。目的是為了讓課程團隊樹立“整體推進”思想,即課程建設要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及“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結合,抓住課堂主陣地,通過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法改進、信息技術融入,整體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3.3 制定“設計在先、螺旋改進”工作原則
為提高工作效率,案例負責人制定“管理者管理設計、建設者建設設計先行”工作原則,不落入“急事急辦”誤區。在設計先行的同時,遵循“螺旋改進”原則,對在應用中發現問題的課程,要針對薄弱點做出調整,在循環檢驗中,緊緊圍繞關心學生成長這一主線,對課程不斷完善,以達到最佳育人效果。
3.4 確定“建用結合,以用為主”工作要求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要與課堂應用結合起來。建設中要理清“一個關系”,明確“兩個主體”。理清“一個關系”,就是理清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的關系: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都是資源建設,而課堂教學才是核心。一切不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專業和課程建設都是低效的建設。明確“兩個主體”:教師是課前教學設計主體,學生是課中自主學習主體。只有明確了這兩個主體,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才能方向明確且有的放矢。
4 取得的成效
(1)擬建6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有4門課程已經過評審,在《愛課程》平臺應用。
(2)擬建31門省級、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已上清華教育在線SPOC平臺,且均進行了混合課程改革。
(3)促進了國家級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建筑室內設計》專業成為2018年度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備選庫第二主持校。
(4)我校參與課改的學生上課積極性普遍提高,出勤率、上課抬頭率、與教師互動率等明顯高于其他課堂。
(5)參與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教師團隊參與科研、教研比例明顯提高,所撰寫論文獲獎率明顯提高。
(6)課程建設團隊成員在遼寧省教育廳組織的教師能力大賽中首次以課程團隊為單位獲得省賽二等獎。
(7)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推進了現代學徒制進程,今年九月,我校國家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通過驗收。
(8)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助推我校成為擁有三個項目的“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
5 體會與啟示
經過一年建設與實踐,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主體建設任務已完成,而對于一年多一直不停歇的精品在線開放課建設之路,總結啟示有五:一是,調研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法保;二是,思想引領和目標統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提前;三是,從問題出發開展工作,是提高工作質量的關鍵;四是人人具備整體大局觀,是提高工作質量的重點;五是發揮團隊成員各自優勢,是使事半功倍的利器,也是完成工作的難點。
參考文獻
[1]李真.基于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職業,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