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本文簡要概述了傳統紙媒對提高青年閱讀品位的作用,在分析新媒體時代紙媒的危機以及紙媒對高品位閱讀的不可替代性的基礎上,提出紙媒引導青年高品位閱讀的具體措施,期望能為出版機構的發展提供參考,引領青年閱讀風尚。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紙媒? ?高品位閱讀
當下,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發展迅速,知識經濟也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已經進入到知識經濟時代。技術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傳統出版帶來了壓力。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碎片化的手機閱讀占據了人們大量的時間,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人文類綜藝節目的爆紅,也逐漸將受眾的關注焦點引向了“精神文化層面”,大眾逐漸意識到“閱讀”在精神層面的重要性。
怎樣把具有強大購買力和相對充裕時間的青年吸引到紙質圖書閱讀中,讓青年讀者從書中尋求到情感的共鳴、在精神層面獲得情感慰藉,這是紙質出版商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今,圖書出版產業正在積極尋求轉型,原本以紙質出版為主的業務形態需要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開辟出新路徑。出版業亟須抓住媒體融合的時代機遇,準確定位,利用新媒體特性和傳統的內容優勢主導地位,不斷提升自身價值。
一、新媒體時代對紙媒的沖擊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從傳統的紙質閱讀轉移到互聯網閱讀,微信閱讀、微博熱點、頭條文章等眾多閱讀平臺的出現使得人們能更加及時地了解到世界的變化,人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更多的拓寬,也更加傾向于讀屏閱讀。但是電子設備閱讀的弊端就是不像紙質書籍一樣有良好的閱讀體驗,紙質圖書也由于其真實性的優勢得以生存。一些企業結合紙質書籍的優勢和電子書的便捷性開發出了新的電子閱讀設備kindle電子書,使電子設備的頁面更像真實書籍,一經出現就極大地改變了青年的閱讀習慣,青年的閱讀習慣逐漸向碎片化閱讀轉變。新媒體時代對紙媒造成的巨大沖擊,擠占了紙媒的市場,但這并不代表紙媒因此而消失,兩者之間獲取信息的不同點使得青年在閱讀方面選擇性更多,無論時代怎么變革,紙媒的系統化閱讀對青年閱讀品位的提升依然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性。
二、高品位閱讀中紙媒的重要性
1.系統化閱讀。新媒體的特點就是更新快、時效短,再加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就注定了廣大閱讀平臺為了吸引大量用戶不得不將信息碎片化,使人們能在短短的幾秒內閱讀到具體信息,例如一條新聞、一個笑話等,信息繁多且不連貫,只能是生活中的雜談,讀者不可能從這些零散的信息中加大思維的深度。而紙媒就彌補了新媒體在系統化閱讀上的空白,出版的書籍大多內容完整,邏輯清晰,知識體系較為全面,青年長期閱讀能從書中獲得更加系統化的邏輯結構,有利于青年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2.深閱讀。新媒體為了增加自身平臺的流量獲取經濟利益,往往擬一些奪人眼球的新奇標題來獲取點擊率,實際內容卻毫無內涵,這種閱讀只是在消磨時間,青年無法從中獲得精神方面的深度滿足。久而久之就導致了青年只想看有趣的信息,不愿去獨立思考,消磨了青年的意志。有志青年要想獲得深閱讀豐富精神思想,還是需要依靠紙媒,從書中提高閱讀品位。
3.真實性。紙媒特有的紙張觸感、排版設計、紙張選用等方面都體現著專業性,可以滿足人們真實的閱讀體驗,這是新媒體閱讀難以做到的。即使出現了仿書電子設備,一旦斷電、損壞等,都會影響閱讀體驗,造成傳承功能的消失。
三、新媒體時代紙媒引導青年高品位閱讀的措施
1.學校重視閱讀。對于身處校園的大多數青年來說,學校的閱讀教育對提高青年閱讀品位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要重視圖書館的作用,引進更多優質書籍,根據各專業推薦不同的閱讀書目,甚至可以將閱讀作為期末考核的標準之一,以此來培養青年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培養高品位閱讀打下深厚的基礎。
2.出版定位明確。當前大多數出版機構為了擴大競爭力,不惜改變自己的出版定位、降低出版水準來迎合市場,這樣一來,不僅得不到更好的發展,甚至還會喪失自己的固定讀者群體。因此,出版機構要定位明確,專注出版高質量的書籍,以此來穩定消費群體,提高市場占有率。
3.緊跟時代潮流。紙媒與新媒體閱讀相比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缺乏及時性,一個社會熱點的出現,新媒體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將消息公布出來讓人們廣為知曉,而報紙印刷要隔天才能發出,雜志出版最快也要一周的時間,更不用說圖書的出版,經過選題、策劃、寫作、編輯、發行等環節,周期更長。社會熱點具有較強的時效性,甚至紙媒還沒有來得及刊發,新的社會熱點就出現了,舊的社會熱點熱度消失,傳播速度上毫無優勢。但是紙媒知識的完整性使得讀者能夠了解相關領域更深層次的信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讀者勢必要回歸書籍。如果紙媒能緊跟潮流,縮短出版周期,將有助于青年跟隨時代熱點展開更深層次的閱讀。
4.改變經營模式。紙媒要想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就需要改變自己的經營模式,用自己的高品位吸引青年主動閱讀。例如可以將傳統的單純售賣圖書的經營模式轉變為定期召開圖書交流會,為青年讀者提供讀書交流的平臺,可以聘請優秀作家,讓作家與粉絲面對面交流,提高青年的閱讀積極性。行業鏈條上的其他機構,也要學會轉變經營思路,比如面對習慣熬夜的青年,書店可以適當延長晚間的經營時間,為讀者提供安靜的讀書氛圍,有利于青年進行高質量的閱讀。
5.政府引導青年閱讀。在一些發達國家,閱讀已被政府當成一項“系統工程”,例如日本與美國等國家,倡導開展全民閱讀。我國政府也在大力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為配合“書香天津”的建設,天津市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社會風尚,提升天津城市文化軟實力。《天津日報》讀書版增加“書香天津”板塊,還開展了線上讀書會等閱讀推廣活動。由政府或當地文化部門牽頭的閱讀活動主要對象為青年讀者,目的就是讓青年讀者從低俗內容充斥的網媒回歸到紙媒閱讀,促進青年對優質刊物的大量接觸。
6.縮短紙媒出版周期。傳統紙媒有出版周期時間較長的特點。一本書因出版流程的需要,從最初選題的策劃到最終呈現于市場,一般情況下至少耗時半年,特殊情況下最快也要一個月。相比來說,一些雜志可能耗時較短,最快一個星期即可面世。而人們天天可見的日報,其出版也需要一個工作日的周期。但新媒體環境下的微搏、微信等網絡平臺卻可以實現瞬間傳播的速度,因此獲得了熱衷于新鮮事物的青年讀者的青睞。
面對出版周期耗時長的問題,紙媒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如果能夠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克服周期過長的缺點,實現電子書與紙媒刊物同時出版發行的效果,再憑借紙媒無可取代的閱讀體驗,必能讓紙媒重回巔峰,獲得青年讀者的大力追捧。
7.適應時代發展,融合新媒體。現代紙媒除了要將自身品質不斷提升外,還應迎合新時代青年讀者的消費需求,促進紙媒全方位的拓展。實施策略包括:整合人才資源,尋求全新的發展模式,有效融合新媒體與傳統紙媒優勢。如通過計算機技術構建紙媒新平臺,在平臺中加入信息介紹、新聞閱讀、互動評論等功能,促進紙媒產品的多元化呈現。通過及時對圖書進行數字化的深度加工,力求設計多樣化和多層次,精準定位目標人群,利用互聯網實現產品的按需出版和立體宣傳。同時,在紙媒網上平臺融入本土特色文化元素,讓青年讀者在閱讀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還能更全面地了解到當地的區域文化內涵。紙媒行業應著重加強對技術人才的培養,保證紙媒編輯質量的穩中求升,奠定紙媒堅實的品牌基礎。通過人才引進,給予人才優厚的待遇水平,加強對技術人才的吸引,以新鮮血液促進紙媒行業的新發展。
8.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公益事業需要全社會的關注,紙媒行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傳播功能,對公益事業提供大力支持,以此來提升青年對紙媒的好感度。紙媒可以組織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動,在紙媒信息中有機融入公益內容,或者新聞報道中宣傳公益理念,將公益理念普及給大眾,促進公益理念的有效轉化。在搭建公益品牌的過程中,樹立起紙媒良好的口碑,擴大紙媒的社會影響力,贏得更多青年讀者的支持,實現社會公益與紙媒行業的融合發展。
四、結語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雖然對紙媒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紙媒的不可替代性使得青年依舊能從書籍的閱讀中啟迪思想、強化思維、開闊視野。出版機構要想走出困境,就要重視改革,進而滿足青年高品位閱讀的需求。
(作者單位:天津日報)
【參考文獻】
[1]趙霞. 新媒體對青少年閱讀的影響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 2014(2);[2]楊文英. 新媒體時代下青少年閱讀的冷思考[J]. 出版廣角, 2014(14):31-33;[3]黃穎君. 新媒體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 智富時代,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