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宇
摘 要:大學英語課程中詞匯的隱喻是詞匯抽象化到具體化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修辭手法之一。從隱喻角度入手掌握詞匯的本意和引申含義,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單詞學習的認知規律。
關鍵詞:大學英語;詞匯;隱喻
在英語中,隱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來,而是進行隱藏的比較的這樣一種修辭手段。隱喻又稱暗喻。表達方法:A是B。隱喻是一種比喻,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1 名詞的隱喻
第一單元《奔向更加光明的未來》一文中第7段, “Education is simply the soul of a society.” 此處,soul強調教育代代相傳,是社會的靈魂。每位學生是各自家庭辛勤勞動成果的傳承人,也是無數前輩辛勤勞動成果的傳承者。教育是國家和社會不斷發展前進的重要保障。在第三單元《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活》中,in an ever-flowing rive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該句中river比喻為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從不間斷。在21世紀的大學校園,無線互聯網絡覆蓋了校園的各個角落,學生們動動手指就能獲得無限的網絡信息。另一句non-stop Internet connectivity is the fuel of college life,該句中的fuel意為“動力”,“推動”。強調網絡在信息存儲和管理方面的重大功能。在網絡時代,學生可以在線完成作業、復習講座提綱、參與課堂討論以及與朋友們進行網絡社交。互聯網的強大作用被fuel一詞形象而生動的予以完美的詮釋。By turning their campuses into bubbles of Wi-Fi networks, 該句中的bubbles指的是無線網全覆蓋的智能校園。生動地介紹了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大學開始給學生寢室接入高速網絡的歷史,數字校園像bubble一樣大量地涌現。
2 動詞的隱喻
思維和語言表達對動詞需求的無限性和語言中動詞的有限性導致了大量動詞的隱喻用法。在第四單元《我們身邊的英雄》一文的第三段,he immediately fell on top of his wife to shield her from the hail of bullets,該句中的shield本意是“護盾”,此處描述了一位丈夫多利為了保護妻子梅維,撲在妻子身上為她擋住掃射過來的子彈。shield體現了在危急的情況下,一位丈夫勇敢而高尚的舉動。第五單元《克里夫·楊,令人意想不到的英雄》一文中,He led all the way to the finish line, smashing the record by finishing the 875-kilometer race in 5 days, 15 hours and 4 minutes. 該句中的smash強調了克里夫·楊通過自己的堅持,成功打破紀錄,成為受人愛戴的民族英雄。第六單元《打工還是不打工——這是個問題》一文中,students commitment to school is eroded bit by bit, 該句中的erode說明了學生對學習的投入被選擇容易的課程,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逃課或不做老師布置的作業等偷懶的做法給一點點的腐蝕和消減。第七單元《當誠實消失時》一文中,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applauded the new strategy, 該句中的applaud表明了學生們對消除考試作弊新舉措的拍手稱快。
3 結語
語言的本質就是隱喻,隱喻將理性與想象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人們理解不能理解的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多義現象是通過隱喻手段由一個詞的基本意義向其他意義延伸的過程。可以從認知的角度分析不同詞性的單詞和短語在特定語境下的隱喻性運用,幫助學生理清多義詞義項之間的隱喻性關系,進一步提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參考文獻
[1]范家材.英語修辭賞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
[2]史漢生.英語翻譯中比喻的形象轉換[J].惠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