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彥
【摘 要】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新媒體作為新興的、能與傳統媒體抗衡的信息傳播渠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媒體的優勢不再明顯,新媒體具有信息發布的及時性、互動性,個性化特點尤為明顯;而傳統媒體內容的權威性、公信力和信息的原創性等方面的優勢,是新媒體難以復制和克隆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有所長,可見走整合與互動之路將是新老媒體謀求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新形勢下主持人發展空間也遭遇到瓶頸,如何在融合媒體的環境中走出自我發展之路,將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融媒體? ?主持人? ?發展策略
一、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發展現狀
多種新的媒體形態的相繼出現,是現代社會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的出現順應時代潮流,而且優勢明顯。首先它擁有海量信息能滿足用戶需求,網絡電視、互聯網、手機客戶端擁有云儲存條件,擁有大量的信息。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一鍵搜索所需內容,詞條內容多而豐富,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另外,新媒體的形式豐富,靈活多樣且互動性強。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發布信息圖文并茂,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豐富,吸引眼球。還有轉發、分享、收藏等功能,使得互動性強,信息便于留存。而傳統媒體擁有官方的可信度,其深度和廣度也是追求即時性的新媒體無法達到的。目前傳統媒體依然擁有著主導媒體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將會愈演愈烈,新媒體的高速發展也推動著傳統媒體不斷創新、優化,順應時代發展。
在傳統媒體形勢利好的很長一個時期中,主持人占據著重要且突出的位置。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節目主持人依托原有的電視節目、廣播已難以尋求突破。融媒體時代對主持人的專業要求和工作內容產生了變化,欄目分類細化加深,對主持人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電視節目多樣化加深,人才同質化加深,使得主持人熒屏壽命變短。新媒體中各具特色和個性的自媒體人出現,使得觀眾的選擇變多,分散了傳統媒體的受眾和用戶,因此專業主持人的發展前景變窄,面臨著巨大的職業困境。基于此,專業主持人應該自我完善、轉變思路、創新發展,才能保持競爭力。
二、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的專業技術轉型
廣播電視媒體的主流地位決定了主持人的公眾人物角色,其角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模范性。首先要永葆專業的高水平,體現專業主持人的職業技能。其次要迎合融媒體時代的要求,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的主持特色。把技術不斷延伸,把轉型變為升級。
1.保持主持人的專業水平。只有貼近生活實際的內容,才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作為傳統媒體主持人來說,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應該保持播音主持基礎的專業訓練,提升專業水平,不斷尋求更高的專業水平之突破。提升語言表達水平,改變語氣語調和語言風格,改變一成不變的傳統主持播報方式,不斷提高自我的審美要求和創新能力,順應新媒體對主持人的要求。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康輝,不斷嘗試改變語言風格,評論犀利趣味,更貼近群眾,引起受眾的觀看興趣。
2.打造獨特的個性和魅力。拋開主持人的職業身份,主持人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善于展現個性魅力。樹立一個良好的主持人的形象,成為極具特色的主持人,除了本身的主持風格以外,還要擁有獨立的人格魅力和個性特色。這是區別于大眾主持人的靈魂之所在,也對主持人本身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央視主持人朱廣權打破了新聞節目的嚴肅氣氛,用幽默風趣的段子講述新聞,被網友稱為“段子手主播”,獲得受眾的喜愛,也讓節目氣氛變得輕松有趣,使得節目內容更加豐富,也能反映新時代下普通觀眾對特色節目的需求。
3.堅持走創新、創意主持之路。在融媒體時代下,媒體形式越來越多且不斷衍生新的媒體形式。從起初的網絡電視到微信、微博、直播、小視頻,無論是官方媒體還是自媒體都用多種傳播方式相互融合傳播,主持人也要研究不同傳播載體的特點,對自己的主持能力不斷擴展,對自己的創作思路不斷挖掘,來適應不同傳播載體的豐富形式。比如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主播可以改變以往的播音腔,通過脫口秀的形式進行播報。大膽釋放自身的個性特點和表演才華,形成“表演型”主持人,構建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和受眾進行互動。例如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主持人謝娜,在某視頻網站上自創欄目《娜就這么說》,即是一檔表演型脫口秀欄目,一改在《快樂大本營》中群體主持的形式,深得網友關注和喜愛。
三、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的思路轉型
融媒體時代既然已經到來,主持人就要改變思想觀念,擺脫傳統媒體的束縛,迎合新媒體的特性,從思路上、手段上全方位轉變。拋棄傳統媒體主持人的優越感、距離感,走近受眾、貼近生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1.運用互聯網思維,重用戶體驗。互聯網給融媒體時代奠定了技術支持,互聯網的特點就是即時、共享、互動和個性化。傳統的媒體主持人以往的工作內容重復性和單一性強,缺乏個性的塑造和互動共享的環節。而融媒體時代下,每個主持人要轉變思想,拋棄原有的單一工作形式,運用好即時傳播、大數據等。運用互聯網思維去制作節目,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注重數據收集、研究用戶體驗度,不斷優化節目的可看性,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2.建立全媒體布局的思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網絡主播成為一個新的職業并迅速被網友認可喜愛。他們突破了傳統型主持人的限制,以自我講述、內容解說、表演脫口秀等形式給新媒體增加了不少的可看性,使得傳統媒體主持人的光彩黯然失色。因此,傳統主持人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掌握多媒體傳播所必需的技術手段,增強節目的即時性、可視性、沖擊力和感染力,增強節目和用戶的黏性。還要善于運用微博、微信、優酷、愛奇藝、秒拍、映客、斗魚等各大新媒體平臺,玩轉整合傳播。
3.堅持正確政治導向,傳播正能量。廣播電視媒體主持人一直發揮著輿論引導的作用,在受眾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其話語觀點和行為規范都有強大的影響力。主持人應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時代主流價值觀,牢記職責,傳播網絡正能量,使新媒體環境風清氣正。
新形勢下融媒體的發展是大勢所趨,面對萬象更新的媒體環境,主持人的發展也應與時俱進。只有不斷學習創新,跟緊時代步伐,堅定思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在融媒體的多樣環境下走出困境,打破發展瓶頸,實現主持人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武漢民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王麗,魯穎.融媒體時代主持人轉型策略[J].決策與信息,2018(09):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