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川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體會;比賽;德育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45—01
在體育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們在玩中學、玩中練,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以達到體育鍛煉的目標。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這不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育思想,而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自由、歡悅,并能提高體育教學效果。下面,筆者主要談一談自己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點滴經驗與反思。
一、利用游戲比賽形式培養學生健康心態
游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占有相當的分量,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協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體育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如,在游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其他學生發生沖突,甚至“動武”,也有失敗后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游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學生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情緒的學生認識游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成敗、結果,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現象。此外,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選擇時,要堅持“適合所有學生發展”的原則。還要有效利用各式各樣的體育器材,幫助學生練習多種動作,使學生盡快地學習和掌握跑步、跳躍、鉆爬、攀爬和踢打等技能,以此來鍛煉或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培養學生善于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在一次年級拔河比賽中,因我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呵斥,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比賽的失敗。這種由于外界因素干擾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于接受,情緒不好。對于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筆者主動向學生說明真相,講清道理,充分肯定他們的實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賽的機會,還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例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調節情緒的能力。
三、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群體意識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于學生學習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人的性格與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性格形成期,教師應當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于交往,興趣廣泛,與同學和諧相處、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教學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愿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當問他們為什么這樣時,學生會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為學生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造成的。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并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強信心,融入群體。
四、采用“運動處方”教學方式
教學中,為了鍛煉學生的自我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為了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學,也為了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有時筆者會把教學內容科學、嚴謹地設計成多種“運動處方”,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運動,然后根據選擇情況自由組合成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由小組長帶領學生們完成教學內容。各小組在完成“運動處方”內容時,根據本組情況選擇自己的組合方法。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發揮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課堂教學一片生機。
五、在教學中滲透德育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小學教育的特殊性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自然地對教師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因此教師必須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教育,以身作則,為學生們樹立學習榜樣,培養學生百折不撓的毅力,培養學生不畏困難的競爭意識。如,教師在籃球技能教學過程中,通過教授籃球技能,向學生講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式合作精神。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優化體育訓練,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體育鍛煉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運動潛力。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