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
摘 要:隨著校園與社會不斷滲透與影響,中學校園周邊環境呈現社會化、多元化,使得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日趨復雜。筆者主要闡述了當前中學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其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中學校園周邊治安環境的穩定與否,不僅對學校自身而言十分重要,對整個社會的安定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如何維護中學校園周邊治安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學校園;治安環境;治理
近年來,中學校園周邊治安問題牽動著大眾的神經,不僅擾亂了校園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也影響了學校的和諧穩定。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的快速發展,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校園內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問題,日益凸顯。
1 中學校園周邊存在的治安問題
1.1 進出校內外人員隨意性大
大部分中學并未對進出人員進行嚴格規范,且聘請一些不具有專業資質的安保隊伍,如聘用一些下崗待業40、50人員,負責校園內外的保衛工作,這些人員大多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并無內部保衛工作經驗,一旦發現問題,無法快速反應,發揮其作用。對進出校園人員并未進行登記檢查,人員進出隨意性大,包括在校學生,存在較大的治安隱患。
1.2 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欺凌事件既是對在校師生人身安全的威脅,也會阻礙在校生個體全方位發展,更有甚者會對校園文化創建、家庭幸福感乃至全社會和諧氛圍建設均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當前校園欺凌侵害情況令人堪憂。有些人長期將學校周邊作為他們的活動場所,經常無所事事、四處游蕩,既不上學又無正當工作,有時甚至攔截學生“要煙錢”、收“保護費”、“追求”女學生。校園欺凌不僅給學生造成身體上的損傷,更嚴重的是會造成他們的心理扭曲,致使一些學生走上了失足犯罪的道路。另外由于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欺凌事件頻頻發生,使校園危機更具多樣性、復雜性,學生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
1.3 盜竊問題
校園一直以來都是盜竊等案件高發地帶,加上現在學生自身擁有的財物越來越多,學生群體擁有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的學生在學生群體的比例不斷上升,學生已逐漸成為盜竊犯罪分子的首選目標。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也是教育發展的前提和保證。然而,校園盜竊案件的頻發,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狀態等方面受到了嚴重影響。日益猖獗的盜竊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活,而且給校園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1.4 周邊環境安全問題
由于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校園周邊的治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對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產生嚴重影響。其表現在以下方面:
1)食品安全問題。由于校園餐廳食物種類有限、較為擁擠、環境較差等因素,不少學生更傾向去校園周邊的小攤販處就餐或者網上訂餐。但眾所周知,其食品質量、食品安全堪憂。很多小攤販、外賣都無照經營,以所謂“物美價廉”吸引學生群體,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不在少數。2)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學校附近“黑的”經常出沒,不少是沒有許可證非法運營的,車輛安全性能差,司機身份復雜,缺乏交通規則和安全知識。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教師和學生的安全無法保障。加之校園內外電動車往來頻繁、車輛密集,行人公共安全意識較弱,這些都可能會對師生人身安全帶來傷害,道路交通安全問題不容小視。3)文娛場所混雜。中學校園附近,一般有許多網吧、酒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這些娛樂場并沒有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經營,如有些網吧沒有如實登記身份證,讓未成年人非法進入;存在一些消費欺詐、脅迫消費等諸多問題,甚至有些娛樂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過夜等等,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的有效解決,那么勢必會影響到中學校園周邊環境的安全,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 關于中學校園周邊治安治理的對策
2.1 加大校園安全宣傳教育
學校作為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的主體,將法制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日常教育工作中。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法律的認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強中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法律觀念,起到防微杜漸、預防為主的作用,降低危險發生的幾率。校園應該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體系,對校內學生開展安全防范意識教育與法制教育,如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安全教育講座、交流會等,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學生對法制的敬畏感,促使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并學會知法守法。同時,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確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人格素質,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預防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2 加強學校網絡安全管理
隨著網絡化的普及,校園虛擬空間的安全也關系到客觀現實的校園安全,特別是校園網絡安全的控制與預防措施,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建立優化校園網絡,凈化網絡環境,師生文明上網、加強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養成,利用互聯網構建良好的思政平臺等,最終達到網絡安全防范的目的。加強網絡監督工作,組建一支專業、精干的專職校園網絡監控隊伍,對校園輿論及信息進行監控,安裝安全保護過濾系統,清除垃圾信息,防止網絡暴力和不良信息對學生的侵害和影響。
2.3 合理規劃高校周邊區域
1)確保校園周邊商鋪的合法性。為了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行政管理部門應嚴格執行中學校園周邊營業場所建設的規定,特別是加強對一些娛樂場所的審批和持續監督。商家必須符合注冊標準,才能簽發營業執照,以防止無證經營和非法獲取許可證。對于違反相關規定者,應及時發出警告,從重處罰,責令限期整改。如果仍然不符合安全標準,應按法律法規吊銷營業執照,并責令暫停生產和暫停營業,加強對其的法治教育,提高他們的守法意識。為中學生提供一個健康、清新的外部環境。2)管控校園周邊的廠區單位。對校園周邊的廠區嚴格把關管控,禁止在校園周圍違規搭建廠棚,這些單位不僅會生產排放有害物質,污染環境,而且廠區的流動人口增加,人員結構復雜,容易引發治安安全問題。因此,應將工業區和校區進行合理區域劃分,降低公共安全的復雜性。3)完善校園周邊基本配套設施。要重視、完善校園周邊配套設施建設。如確保周邊交通信號燈的正常運行,增加市區、郊區公交線路的數量和班次、擴大監控覆蓋范圍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將對推動校園周邊環境建設起到積極作用,無疑都將降低周邊環境治理的難度。
2.4 建立校園治安管理多元化體系
校園周邊環境治安管理,校園周邊環境的管理不僅是高校一方的事情,同時也需要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涉及公安、工商、文化、稅務、城管和交通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政校聯手”有針對性地解決保護校園師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問題。如有針對性的開展對校園周邊店鋪、攤點的整治工作,堅決查處涉黃涉賭涉毒問題,凈化文化環境。與交通部門開展聯合行動,聯合執勤,重點整治學校門口車輛亂停亂放、超速行駛等問題,確保校園周邊道路交通秩序暢通與師生出行安全等。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促進校園周邊環境的監管和治理。
3 結語
中學校園周邊的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多,治安環境的治理刻不容緩。通過“內外兼修”的校園周邊治安管理,為中學校園治安應開辟了一條明路,有效地解決校園安全問題,營造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意義深遠重大。提升校園治安管理水平,不僅離不開來自社會、校園、家庭的多方力量,同時還應充分運用現代化技防設施,加大諸如監控、防盜、電子巡查等安防設備的使用力度,可在很大程度上杜絕校園傷害和盜竊案件的發生。相信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之下,我國中學校園周邊治安管理水平將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