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書法藝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代表著傳統文化的精神。中國書法藝術將文字和藝術進行了完美結合,呈現了中國特色的藝術類型。在當前的時代發展背景下,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發展愈來愈重要。文章先就中國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的關系進行闡述,然后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文化精神進行詳細探究,希冀能從理論層面就中國書法藝術傳統文化精神的有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能對其有更深的認識了解。
關鍵詞:中國書法;傳統文化;文化精神
中國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張特色“名片”,傳承傳統文化就顯得格外重要。中國書法藝術是傳統文人淡泊名利以及安貧樂道的追求,是比較可貴的精神,作為傳統藝術,其中也蘊涵傳統文化精神。剖析中國書法以及和傳統文化精神的關系,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傳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 中國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的關系
中國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幾個層面。
1.1 傳統文化精神在書法藝術中
中國書法藝術中蘊含傳統文化精神。古代沒有當前的高新技術,這就需要特殊媒介來給文人墨客情感抒發提供渠道,書法就成為比較重要的途徑,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序》中就有魏晉風度的具體體現,一些傳統文化也被文人墨客訴于書法中。通過將自我的抱負理想以及個性風格等在書法藝術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精神蘊含其中,呈現出獨特的書法藝術[1]。
1.2 書法藝術促進了傳統文化傳播
書法藝術作為傳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書法藝術是比較古老的藝術形式,經過長期的發展而形成,甲骨文、大小篆、草書、楷書等都能呈現出比較獨特的藝術特色和魅力。我國歷史悠久,有比較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不同歷史發展時期形成的文化都有其特色。書法藝術的傳播,對傳統文化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書法藝術也成了傳統文化傳播比較重要的媒介。
1.3 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相輔相成
傳統文化中書法藝術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而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在書法藝術這一形式下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從兩者的關系層面來看,就是互補的關系[2]。古代人多愛書法,通過書法能體現出個人的氣質,在書法藝術的熏陶下,孕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傳統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傳播。
2 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文化精神體現
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文化精神體現在諸多層面,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2.1 書法藝術之“和諧”與“太和”
中國的書法藝術注重“和諧”境界達成,“天人合一”這一思想理念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該理念注重整體和諧,注重事物多樣性統一,兼容并包,最終實現“太和”境界?!秶Z·周語下》曰:“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聲以和樂,律以平聲……”其中所言的“樂”求“和”就是在宇宙自然“和”的啟示下所產生,“和”即為不與心、物相悖[3]。而儒家將“仁”作為核心思想,也是強調“和諧”,人之情感應順其自然,不違天道。在書法層面也是追求“和諧”之道,這即是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例如,書圣王羲之的書法就是增損古法,裁成今體,有中和之美,故此為后代所效仿者多矣。中國書法之所以追求“和諧”的境界,主要是受傳統的文化大背景的影響所致。從前人所論述而觀,注重書法藝術表現完整性,對和諧比較注重,而在篇章的結構上注重筆墨造型以及各局部因素的和諧構成。不僅如此,也注重線條的形象豐富,對藝術上的和諧統一的要求比較高,這些從書法家王鐸以及米芾等書法大家的書法作品中充分體現出來。其和諧的表現并非是簡單的均衡分割以及等量的排列,是運用救差補缺以及參差錯落等方式進行調配形成的和諧之美,從總體上達到平衡,這是書法家的學識以及智慧和修養的體現[4]?!昂椭C”的美在書法藝術層面并非是同質相加,是異質相諧,所以在書法藝術美的體現上注重變化中的統一、統一中的變化。
2.2 書法藝術之“書隨自然”和“道法自然”
所謂的“道法自然”就是依照自然規律,自然規律是大宇宙以及大領域中運行的規則,老子言一陰一陽謂之“道”。“道”是無形又有形的,是能變化也能聚集的,是宇宙混元之氣,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從老子觀點能發現,自然萬物是相輔相成、互為陰陽的,能夠進行轉化。這一互動宇宙法則在書法中加以運用,就能夠表現出“通自然,得天趣”,能夠將人的真性情表露出來。從王羲之《蘭亭集序》以及顏真卿《祭侄文稿》書法的表現能夠看到,其中所呈現的就是真性情。對于書法藝術審美,最主要的就是要呈現出“自然”,這是一種高境界,也是重要的標尺。書法藝術的創作從特征上來講屬于人類文化活動,而人類活動應當按照“自然”要求。所謂的“書隨自然”就和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觀念相符合,這也是傳統文化的精神體現。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曾說:“我寫字沒有什么緊急,執筆,展紙,坐法,一切都順乎自然……動筆的時候不因為遷就美而去違反自然,自然本身就是美。”[5]從此也能看出書法藝術的“書隨自然”和傳統文化精神中的“道法自然”之間的緊密聯系。
2.3 書法藝術之“筆墨精到”和“中庸之道”
書法藝術是美的藝術,書法藝術審美中的“筆墨精到”和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也有緊密的聯系?!爸杏怪馈笔侨寮宜枷?,注重不偏不倚,過猶不及。這一傳統文化的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成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內容。中庸是孔子哲學基礎以及最高道德準則,其核心思想就是對為人處世普遍原則的論述,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要能夠恰到好處,這樣才能符合中庸之道。而在書法藝術中的表現就是準確和完整,也注重不溫不火,恰到好處,這是書法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的要求[6]。高質量書法線條需要洗練有力,充滿內勁以及富有彈性,這樣才能呈現出準確的書法,這一準確性是在變化中的,不能夠呆板地呈現。書法的線條準確和審美是關鍵,這是唯一衡量標準。筆畫線條美感的呈現可通過這樣進行描述:“‘橫如千里之陣云,‘點似高山之墜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書法藝術在進行謀篇布局過程中所呈現的錯落有致變化,這是書法藝術家練達以及統一的體現,風格上呈現的是剛健,但沒有霸氣,柔美而沒有媚態,書法的形象充滿新意但不是嘩眾取寵,筆墨精到才能成為好的書法藝術作品,這也是從中庸之道中得來的。
2.4 書法藝術“苦修苦練”和“克己修身”
書法是融合了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要想有大成,必定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書法中“苦修苦練”的思想和“克己修身”傳統文化思想之間有緊密的聯系。書法藝術注重剛柔結合,這是受到儒家以及道家思想影響,書法藝術的剛柔表現并不是取其一的關系,是兼備的關系,而真正達到剛柔并濟的書法藝術效果并非易事?!翱思盒奚怼彼枷朐跁ㄋ囆g中的呈現有重要觀念體現,通過提高人品、提升書法藝術水平、苦練才能有收獲。古人將個人品德看得重于書品,書法上有成就首先要從個人的品德上修煉。由此能夠認識到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之間的緊密聯系。
3 結語
總而言之,中國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相互影響。通過上文就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之間的一些聯系的分析探究,能對兩者間的關系有更深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張立軍.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文化精神[J].傳播力研究,2018(14):184.
[2]張家琦.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文化精神[J].藝術科技,2017(11):215.
[3]黎婭.試論當下中國書法的民族化出路[J].美術教育研究,2015(17):44-45.
[4]張建春.淺析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文化精神[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05-108.
[5]常敬宇.維護書法藝術的優秀傳統 堅守中國書法的文化品位[J].漢字文化,2012(6):93-97.
[6]張盛德.保傳統 守經典——淺議書法的傳承創新[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09(8):26.
【作者簡介】郭志良(1964—),男,漢族,河北景縣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