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霞

[摘要] 目的 分析PDCA循環法在小兒眼科門診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8年度在該院小兒眼科門診工作的見習護士共11名作為新型教學組,并在見習教學過程中引入PDCA循環法。另選取2017年度在該院小兒眼科門診工作的見習護士共9名作為傳統教學組,并在見習教學過程中采用常規教學方法。分析兩種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以及對教學質量的影響。結果 新型教學組見習護士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成績以及教學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DCA循環法在小兒眼科門診教學管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眼科門診教學;PDCA循環法;應用價值;見習護士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c)-0032-02
小兒眼科兼具眼科學以及兒科學的特點,同時所涉及的疾病種類較多,且護理內容的專業性較強,因而增加了臨床教學工作的難度。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幼兒從小便開始接觸電腦、電視以及手機等電子產品,同時由于幼兒及兒童尚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因而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極易引發一系列眼科疾病。眼科疾病的治療以及護理工作與其他疾病相比更為細致且復雜,特別是在對小兒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家長對于護理工作的要求更高。這就要求小兒眼科門診帶教老師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見習護士的專業水平,進而為小兒眼科門診服務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1]。該院選取2018年度在該院小兒眼科門診工作的見習護士共11名作為新型教學組,將PDCA循環法引入到小兒眼科門診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度在該院小兒眼科門診工作的見習護士共11名作為新型教學組,年齡20~27歲,平均年齡(23.03±1.35)歲。另選取2017年度在該院小兒眼科門診工作的見習護士共9名作為傳統教學組,年齡21~27歲,平均年齡(23.42±1.29)歲。兩組見習護士均為女性,同時兩組護士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
1.2 ?方法
傳統教學組通過常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新型教學組將PDCA循環法引入到教學工作中,具體內容如下。
①計劃階段:首先應在科室內選拔專業水平高、責任心強的護理工作者擔任帶教老師。之后帶教老師應主動了解見習護士的基本情況,并依據小兒眼科門診的護理工作特點設置帶教手冊,在手冊中應寫明詳細的帶教計劃以及帶教要求[2]。同時科室護士長應組織帶教老師每月召開1次教學管理工作討論會,會議中應明確各位帶教老師以及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同時分析上一階段帶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促進臨床教學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②實施階段:首先科室護士長應組織見習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告知見習護士應著裝得體、工作熱情、認真學習,并加強護理操作規范性教育,同時強化其法律意識[3]。帶教老師應根據各項操作的難易度實施教學計劃,在教學工作開展的早期,主要要求見習護士掌握視力檢查、眼部包扎、眼壓測量等基礎工作,在后期應要求見習護士掌握結膜結石剔除術、倒睫拔除、淺層角膜異物剔除等高難度專科技術。在教學的過程中,帶教老師應注意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范進行操作示范,并強調嚴格核對的重要性。見習護士在進行護理操作之前,應先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預習,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影響護理操作的相關因素。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帶教老師應鼓勵見習護士自行查閱相關資料解決問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4]。考核階段:在每階段教學工作完成之后,應通過現場提問、檢查操作情況、理論知識筆試等方式檢驗見習護士的學習成果,考核通過之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5]。同時帶教老師也應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在下一階段中進行改進,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③總結階段:帶教老師應將見習護士的學習情況上報給科室護士長以及醫院護理部,并將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書面形式進行提交。護士長也應積極組織相關討論會,對于現階段存在教學問題進行溝通探討,并鼓勵帶教老師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進而為下一循環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6]。
1.3 ?觀察指標
教學結束后,分別統計兩組見習護士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以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并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評估兩組見習護士對于教學工作的滿意程度,計算教學工作滿意度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見習護士對于臨床帶教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數據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數據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新型教學組見習護士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成績以及教學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眼科疾病的種類相對較多,因而小兒眼科門診護士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記憶的內容也相對較多,一些復雜難懂的理論概念極易出現混淆的情況。同時眼科學是臨床上的一種復雜學科,但教學過程中課時安排相對較少,且見習時間相對較短,這就導致見習護士出現理論知識不扎實、臨床操作機會不足的問題,不僅對其見習成績造成了影響,也不利于其日后臨床工作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帶教老師存在教學重點不突出的問題,同時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培養見習護士的學習積極性,對教學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7]。同時在臨床實踐的過程中,大部分家長都希望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完成患兒的各項護理操作,因此部分帶教老師為避免護患糾紛,只能減少見習護士的臨床操作機會。但見習護士想要成長為合格的專科臨床護士離不開大量的臨床實踐,這也給臨床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阻礙。為進一步提升該院小兒眼科門診教學的效果及質量,該次研究將PDCA循環法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PDCA循環是一種包含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個階段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其中的計劃階段(plan)主要指的是根據管理需求以及質量目標制定的行動方案;執行階段(do)主要指的是根據實際需要實施行動計劃的過程;檢查階段(check)主要是檢驗計劃實施效果的階段;處理階段(action)主要指的是總結問題的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應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最后交由下一循環進行改善[8]。通過相關文獻報道可知,將PDCA循環應用于臨床教學工作中,不僅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能有效優化教學流程,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該次研究結果也表明,新型教學組見習護士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成績以及教學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PDCA循環法在小兒眼科門診教學管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有效調動見習護士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其綜合能力,同時有利于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可在小兒眼科門診教學中進行廣泛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涵,李莉,陳先祥,等.PDCA循環法在醫學實習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7,21(1):86-88.
[2] ?張志長,吳競,李寶權,等.信息技術結合PBL教學在眼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8):63-65.
[3] ?黃瓊.PDCA循環法在新到崗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0):141-144.
[4] ?陳珊珊,范桂紅,王秀清,等.新思維下多元化教學法在眼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2):136-137.
[5] ?張潔,蘇賀霞.PDCA循環法提高眼科護士對住院患者滴眼藥執行率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8,39(4):792-794.
[6] ?陳玲云,董良鵬,王明瑩,等.PDCA循環法在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7):832-833.
[7] ?蘇芳赟.循證護理融合CBL教學法在眼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15(3):90-91.
[8] ?張楚華,張莉莉,李貢輝,等.品管圈PDCA循環質量改進活動在預防眼科低視力住院患者跌倒風險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3):114-116.
(收稿日期: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