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不斷發展,資本市場逐漸完善,很多大型企業為謀求更好的地位,開始了并購之路。但并購交易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其本身的復雜性,存在許多風險。企業并購的失敗不僅會影響企業現在的生產經營,而且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道路。本文以此作為切入點,將研究目標定為并購審計風險,通過現代風險導向模型深入研究并購交易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并且提出相關的應對措施,期望將總體審計風險降低至可以把控的水平。
關鍵詞:企業并購;審計風險;風險導向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1-0086-03
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和前行的大潮下,企業不論是為了穩固現有的地位,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謀得更好的生存空間,無一例外地都會選擇并購這條路。回首19世紀中后期,以重工業的快速發展為支撐,在社會生產力大幅增長的基礎上,西方發達國家積極投身并購的浪潮中,很好地完成了對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組成了世界級的跨國企業,在各自的行業中占據著壟斷的地位。自此,世界范圍內開始了五次全球性的并購浪潮。雖然并購這項產權交易活動深受企業和市場的喜愛,但并購中的一系列交易并不總是一帆風順。它存在的諸多未知性影響著并購活動的正常進行,進而決定并購活動的成功與否。專業、有效的審計服務能在很大程度上把控這一風險,并使其降至可接受范圍內。
一、 企業并購審計風險相關概念
(一)企業并購概念
企業之間在貨幣交易前提下,通過一定的經濟手段將兩個甚至多個企業的資源合并重組,形成一個新的企業稱為企業并購。一般來說,企業并購通常有兩種表現形式,一個是收購,一個是兼并,國際上將這兩者合在一起稱為并購??偟膩碚f,企業并購的本質和手段是產權交易,而并購的目的則是為了企業的資本擴張和規模擴大。
(二)并購審計風險的概念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并購審計與一般的審計不同,它有多元化、多樣性、復雜性、廣泛性等很多特殊性質,這就代表了它一定會有更大的審計風險。其次,參照審計風險的一般含義,可以類比的將并購審計風險表述為:在并購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因為各種原因,忽視了可能會影響并購進程的因素,從而讓并購審計出現了巨大的問題,導致企業并購交易的失敗,所有參與并購交易的機構都會受到影響的可能性。
二、 企業并購審計風險的影響因素
根據圖1中的列示,可以將導致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因素簡要概括為:重大錯報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這也是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而重大錯報風險可以看成是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乘積。
本文將以此模型作為切入點,分別探討這3個風險對并購審計的影響。
(一)并購審計中的固有風險
企業并購審計固有風險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本文重點分析兩種原因。
1. 賬務處理的不同
企業并購并不簡單是企業內部的日常交易活動,它涉及多個企業不同部門資源的整合,需要專門的會計處理方式。并購的過程并非簡單的賬務數據疊加,對從事企業并購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專門審計人員也有很高的要求。舉一個例子就是在企業并購活動中是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進行核算,這兩種方法在處理賬務時,即使是同一個賬務,也會因為想要突出的重點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果。再者,企業之間有可能存在大量的關聯方,這種復雜交錯的關系也會導致固有風險的增加。關聯方交易的存在讓并購活動不僅僅局限于并購雙方企業,并購活動會變得更加復雜,風險程度也就會越高。
2. 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的頻繁變更
審計不同于其他行業,它有明文規定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這些政策和估計都是以當前的經濟形勢為基礎制定的,但每隔幾年經濟形勢就會發生改變,舊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就不再適用,財政部就會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或增加,企業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這種正常的調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有些企業為了改變企業的財務報告頻繁的變更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即使國家政策明文規定不允許,也會因為利益,冒著觸犯法律的危險,在經營中不停地改變企業處理賬務時的會計政策或估計,不深思變更后的信息是否可以一一對應,這樣就會造成固有風險。
(二)并購審計中的控制風險
并購審計控制風險是指在企業并購活動中,被審計單位存在尚未完善的與并購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或者被審計單位雖然制定了相對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卻沒有嚴格按照此制度執行帶來的風險,令并購活動造成重大不良影響。本文概括了以下幾個原因導致并購審計控制風險的形成:
1. 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嚴重問題
內部控制環境的好壞決定著企業經營活動的好壞,它是內部控制得以正常實施的基礎。一個優秀的內部控制環境本身就能提高內部控制的實施效率,也會讓企業工作人員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一旦內部控制存在異常,也能及時地提出應對措施完善內部控制。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大型并購交易項目的失敗都是源于一個糟糕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完全沒有意識去建立內控制度,將內控制度當作擺設,內控制度存在嚴重紕漏。
2. 會計師事務所對并購審計單位控制評估過程的缺陷
內部控制評估是用來識別和判斷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風險。企業并購交易活動不同于一般的年報審計活動,它服務的對象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而是兩家或者更多的企業,所以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時將會面臨更加復雜的內部控制環境以及控制風險,事務所承擔的壓力也會更大。如果事務所開始就沒有建立針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評估制度,在審計時就會沒有明確的對象,影響整個審計進程,最終導致審計目的不能實現,這在無形中會增加并購審計的控制風險。
(三)并購審計中的檢查風險
就并購中的檢查風險而言,最重要的形成原因就是會計師事務所專業勝任能力不足。由于企業并購交易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一般的企業都會要求兩家及兩家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并購審計,由一家主審,其他家陪審。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并購審計項目有很多不同層次的審計人員,他們因為專業水平、實踐水平和實際經驗等方面的不同將會產生大量的檢查風險。并購業務本來就是一個具有高度復雜性的風險性的業務,它要求審計人員有很高的素質能力。
三、 并購審計風險的應對措施
(一)并購審計風險中固有風險的應對措施
1. 對并購雙方內外部環境進行檢查
所謂的內外部環境既指行業環境,也可以是宏觀政策環境。對于行業環境,首先要關注被審計單位所處的行業環境,特別要留心該審計單位所屬行業在市場上的分類,還有它在市場中的地位,以及針對當前形勢審計單位準備采取什么辦法去應對。審計人員是需要去向被審計單位咨詢相關情況的,但是不可盲目相信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要有自己的判斷,需要獨立對被審位單位有一個完整的了解。
關注宏觀政策環境則是指時刻關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改變。很多時候,國家會依據經濟形勢和國際發展趨勢,為了推動某一行業的發展出臺相應的政策,在剛出臺的時候,有些企業會因為這些政策獲得政府紅利,減輕部分稅收,擴大生產規模,得到很明顯的經濟效益。一旦政府發現當前經濟形勢有了新的變化準備改變政策,或國家準備調整發展的方向,本因為政策扶持獲益的企業經濟收益將會變差,甚至出現虧損的狀態。所以,審計人員要及時了解最新的政策形勢,關注政策變動會對被審計單位產生的影響。
2. 重點審查會出現財政舞弊的會計科目
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并購雙方在并購的前后為了爭取更好的利益,都會對財務報表的一些重點科目進行粉飾。在并購之前,被并購方為了想要體現出本企業具有更好的被并購價值,以此在并購談判中提出一個更高的并購價格,會通過修改財務報表的手段粉飾自己;并購完成之后,并購方考慮到新企業的形象問題,也為了讓廣大群眾認可并購后企業的實力也會修改報表。所以,審計人員在對并購全過程進行審計時,應重點關注并購雙方的財務報表和財務報表中極有可能發生篡改問題的科目,降低審計風險。
(二)并購審計風險中控制風險的應對措施
一個合格并且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幫助企業避免很多問題。在并購交易中也是一樣,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購的風險,所以審計人員有必要在審計時關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審計人員要先確保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這主要取決于企業的股權結構是否合理。合理的股權架構應該是企業主體與主體之間相互聯系,相互監督的,如董事會、監事會和企業高管之間,除了有自己獨立監督部分,三者之間還應該存在相互監督的部分,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不讓內部控制制度流于表面,才能發揮內部控制應有的作用。因此注冊會計師應該著重檢查股權結構的合理性。在確保了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后,審計人員還要觀察并購雙方的企業是否確實按照內控制度去執行程序,這時審計人員就可以實施一些風險評估程序。在對并購雙方內控制度有了詳細的了解后,審計人員在面對并購中出現的控制風險就能很好地把控。
(三)并購審計風險中檢查風險的應對措施
1. 提高事務所的綜合能力和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并購審計不同于一般的審計,它涉及多個企業和資源的整合,這也使它變得更為復雜,擁有更高的風險,以上這些對于參與審計的審計人員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同時也要求他們要有更加專業的素質和能力。在我國,由于經濟和政策等原因,國內事務所發展普遍緩慢,沒有像“四大”“四大” 是指世界上著名的四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德勤(DTT)、畢馬威(KPMG)、安永(EY)。那樣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分部,形成事務所集團,有一套獨立的系統可以去處理不同類別的審計。因此,國內的事務所大都處理較為單一普通的審計項目,審計人員的精力、經驗也主要集中在一般的財務報表審計活動,并購審計業務幾乎很少接觸到。而并購審計業務又要求審計人員具有很高的專業素質、實踐水平和實際經驗,所以為了降低并購審計中可能出現的檢查風險,就需要增強并購審計人員的素養。
2. 從行業挑選人員組成專業的并購審計機構
中國國內事務所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并且國內的事務所能力水平層次也不齊,為了能夠不依賴于國外事務所,獨立承接并購審計業務,推動并購審計的發展,審計行業或者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高薪聘請經驗豐富的并購審計專家和頂尖的從事并購審計的人員成立專門的并購審計機構,一方面依據中國國情對并購審計在中國的發展進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開設一些有針對性的課程,讓國內審計人員有一個可以學習并購審計的地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很多有實力的企業為了穩固現有的地位,也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謀得更好的生存空間,紛紛開始實行并購戰略,努力將自己的企業打造成一個多元化的集團,并購市場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這樣就推動了并購審計的發展。所以,為了更好地處理并購審計業務,中國的事務所更要建立專業的并購審計機構,提高自己處理并購審計業務的水平,降低可能出現的檢查風險,提高并購審計完成度。
參考文獻:
[1]張萍,郎方方.審計風險模型在金融業中的應用研究:基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J].財會研究,2018(8):58-64.
[2]李莎.企業并購審計風險綜合評價[J].財會通訊,2017(31):76-79.
[3]段珺. P2P審計風險的識別與應對[J].財會通訊,2018(19):90-93.
[4]李晚金,江賢瑩,龔光明.并購過程中審計師聘用的價值: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2(12):108-113.
[5]白東蕊.電商企業審計風險分析與防范:以京東為例[J].財會月刊,2018(5):137-141.
[6]谷月英.構建基于風險導向的在線審計體系提升企業風險應對能力[J].財務與會計,2016(3):28-29.
[7]趙先,段慧敏.由萬達集團收購Dick Clark Productions集團失敗案例引發的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2018(10):74-77.
[8]唐陳.企業并購審計風險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7.
[9]陳金.企業并購審計風險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8.
[10]胡怡芳.TY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審計改進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8.
[11]Alice Bonaimea, Huseyin Gulenb, Mihai Ion. Does policy uncertainty affec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8(129):531-558.
作者簡介:
李怡,女,江蘇鎮江人,立信中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江蘇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