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要求突出語言教學的綜合性、和語用性。英語閱讀和寫作是英語教學中兩個不可分割的環節。閱讀重在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而寫是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得一種方式,也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英語的讀寫應是緊密聯系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讀寫結合;綜合能力
【作者簡介】陳曉嵐,義烏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黎明湖校區。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教學現象一】單詞朗讀較好,造句疙疙瘩瘩;
【教學現象二】跟讀惟妙惟肖,寫作表達斷斷續續;
【教學現象三】練習越做越好,主題練習錯誤百出;
……
由此,學困生越來越多,有些學生口語與寫作成績穩步提高,有些學生則逐漸失去學習的自信和興趣。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小學英語作為一門三年級起始的必修課,每周開設三節,每單元進行一小結,期末進行考核,教學質量不容輕視。如何培養和發展小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深化英語課程改革的重大之舉,針對上述現象,筆者做了一些嘗試,收效明顯。
二、緊扣核心,探索創新
傳統教學中往往是課上完了,練習做完了,就算是完成任務。這顯然是個錯誤,教學任務真的完成了嗎?學生能熟練讀出單詞和句子,就算很好地輸出語言了嗎?學生能寫上幾句語法頻頻出錯的句子就算是掌握了基本的寫作嗎?綜上所述現象,筆者做如下嘗試:
1.【探索一】Words, I can read—我能讀單詞。 小學英語課堂通常是從簡單的單詞、對話、歌謠或者游戲入手,意在讓學生以舊帶新,通常情況下,單詞朗讀從簡單開始,鼓勵每位學生參與,熱情越來越高,語言表達能力也逐漸提高,書寫句子的錯誤率也逐步降低。學生讀得自信,寫起來才得心應手。于是筆者在低段教學嘗試提出,每堂課的前三分鐘留給學生自由拼讀單詞或不限定形式,于是便有了學生們百花齊放的“秀”。
2.【探索二】Sentences,I can make—我能寫句子。小學英語課本每本書中都有六個主題,每一個主題分ABC三部分,其中,AB兩部分有必須掌握的句子,C部分是對主題的總結和拓展。往往班級中下的學生只能完成AB部分,少數部分學生能快速完成C部分的練習和故事。所以,差距越來越大,針對這種情況,我盡量讓每位學生參與課堂,自信地站起來讀自己能讀的。我們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要求是發展學生的語用能力,筆者利用學生好勝的心理,使用積分獎勵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說,自由說,把每堂課的最后三分鐘留給學生,圍繞課文主要句子進行造句或連詞成句。
三、總結經驗,用心讀寫
小學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并不僅靠單純的課堂教學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通過老師的經驗和總結日積月累形成的,同時也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是分不開的,作為教師需要用心地做到以下幾點:
1.師生和諧─為讀寫的開展奠定基礎。首先,教師要因人而異,積極鼓勵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大膽嘗試,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讀寫機會,避免枯燥機械的抄寫;其次,要善待學生的錯誤,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培養他們敢于模仿、喜于開口、積極參與,讓他們在教師的啟發下,發展合作精神。
【教學片段一】在教學PEP2 unit2 Lets chant時,學生跟讀了兩遍
The man is the uncle—tall,tall,tall.
The woman is the aunt—not so tall.
Thats the baby—small,small,small.
They are a family, one and all.
一個學生舉手站起來問:“老師,第三句能否改成這樣:The boy is the baby—small, small,small. 這樣讀起來更貼切一些。”老師和其他同學為他的聰明,自信鼓掌。另外一個學生也站起來說:“老師,我再加一句:The girl is the sister-beautiful, beautiful, beautiful!” “Wow!”同學們異口同聲贊到。在學生們的積極合作中,不僅學會了課本上的歌謠,還有自己創編的新歌謠。和諧的氛圍,老師的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為高效的課堂添光增彩。
2.活動多樣化─為讀寫的學習點亮航燈。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間是上課后的10分鐘之內,上課熱身就能通過故事,表演,歌曲等方式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那么,讀寫任務完成了一半,正所謂事半功倍。因此,教師要提高讀寫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導入的趣味性。
總之,欣賞一堂英語課,始于熱身,合于過程,久于朗讀,終于寫作。小學是教育的初級階段,學生的語言積累有限,寫的內容與形式應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真實的交際行為,教育方式應當不同于其他階段。英語寫作是語言積累的過程,也是思維形成的過程, 有助于培養良好的語感。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基礎,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思維認知能力,更要讓學生在讀中主動學習,在寫中盡顯精彩。
參考文獻:
[1]王建平.核心素養實踐叢書:小學英語教學關鍵問題實踐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鄭文.校本教研叢書(第三輯):“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案例解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