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理
【關鍵詞】 自主學習;學困生;興趣;自信心;溫暖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52—01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強調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課堂上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特別是班級中的學困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差,效果不佳。如何在課堂上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必須關注的問題。
一、注重激發學困生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與學困生交朋友,親近學生,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有很大的幫助。實踐證明,小學生也往往因為喜歡哪位教師,也就喜歡他教的那門學科。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的情況,像父母一樣關愛理解他們,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親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克服膽怯主動親近老師,和老師做知心朋友。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主動投入到主動學習的活動中來。
筆者班上有位同學,她的學習成績比較差,學習習慣也不好,常常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通過家訪和她談心,我知道她內心還是想把學習搞好。于是,我在上課時格外關注她,常常用鼓勵的語言評價她的發言,那怕是一次小小的發言,都給予鼓勵,讓她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幫她樹立起主動參與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習好的學生與她結對子,在學習上幫助他,讓她感受點滴的成功與進步,懂得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就會有進步。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強化的結果,成功的獎賞會使學困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成功的喜悅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老師、同學長期的幫助和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課堂上也能大膽發言,能與同學們友好相處,人也變得開朗快樂起來了。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為學困生創設能充分展示學習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到成功之樂,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積極參與到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來。
二、關注學困生要使他們享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把學困生融合于各個學習小組,使他們的學習得到幫助和提高。此外,我們還要注意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樹立他們學習的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體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全面提高學習質量。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協作精神,團結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和提高。因此,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時,就要有意識地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里,每個學習小組只安排一個學困生。對小組里成績較好的學生,老師要給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和任務,要求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要主動幫助學困生,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督促、幫助學困生主動積極思考問題,對學困生的幫助要有耐心,教師也要給學困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每次小組討論、交流時必須發言。防止小組討論時優生發言,學困生無言的局面。
通過優秀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和行為,學會交流,增強合作意識,來啟發感染學困生,讓他們能主動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及時改正缺點趕上優等生。這樣,學困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中既感到有同學的幫助,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鍛煉他們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
三、關注學困生,教師的教學重心要下移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除了面向全體以外,還要特別關注學困生,教學的重心必須向下移。首先,課堂小組合作討論時,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去,特別關注學困生的思考、發言,引導、幫助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傾聽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組合作討論結束后,在小組的匯報時,把教學的目標直接指向學困生,讓他們代表小組來匯報合作學習的結果。然后給學生提出問題,有的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想回答又怕回答時,這時,老師要給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勵。會使學生的思維發生質的飛躍。這既可檢查小組討論的情況,又可檢查學困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為教師及時調控課堂有很大的幫助。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