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曉琴
【關鍵詞】 班主任;家校聯系;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45—01
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加強家校聯系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關系到班級管理和家校溝通交流的方方面面。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加強家校聯系,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校園和班級管理氛圍,促進良好校風、班風和學風的形成,能及時有效地做好班務管理工作;對于家長和學生來說,有利于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和在教學管理上的相互配合、因材施教。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好家校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呢?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家訪工作
1. 利用空閑時間出去家訪。例如,利用寒暑假或周末時間在一學期中至少到五六個學生家中家訪一次。與家長交流的話題可以很多,包括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與人相處、思想動向或者家里的一些事情等。家訪,不僅僅增加了老師與家長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家長能夠將自己的心聲或苦惱毫無保留地說給老師,這樣便于老師深入地了解學生。
2. 定期開展電話互訪。班主任與家長的電話聯系是家長掌握自己孩子的一個重要紐帶,為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和電子設備在手機上建立家校聯系通訊錄。我們可以將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分類,家長專職帶孩子的是一類,家長常年在外打工的為一類,家長做生意的是一類,家長是教師的為一類等,再規劃好哪一類是每周聯系一次的,哪一類是每月一次的,當然這還要根據學生在校的情況而定,有的學生一月內的情況特別不穩定,這就需要給家長打幾次電話,總之將學生在校的表現第一時間反饋給家長,從而與家長溝通確保及時教育好孩子。
二、充分利用家長會定期做好問題分析工作
一學期兩次的家長會必不可少,家長會上,班主任除了告知家長孩子的成績之外,還應當總結每位學生一學期的優秀地方和不足之處,當然不足之處一筆帶過,要點到為止,不可多說,只有這樣,家長才會堅持到會,并認真對待與班主任的溝通交流機會。作為教師,也能夠通過家長會及時了解大部分家長對教學方式、孩子的課堂表現、家庭作業安排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對后續的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
三、以班級家長委員會為平臺,建立家校交流的平臺管理機制
家長委員會,是家長和學校交流的橋梁和平臺,對于促進家校溝通合作,向家長宣傳教育方針政策,推動家長正確理解和認識教育工作,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向同步合力,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和諧與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應當首先與班級家委會建立一級交流機制,定期開展校務、班務公開,通報教學進展和各類活動安排,家委會及時收集反饋家長的意見和要求,與班主任及代課老師開展經常性的工作溝通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本著家長自愿與量力而行的原則,發動和組織廣大家長發揮自身特長優勢積極參與學校和班級的教育教學活動,積極配合完成好各類助教助學公益活動,組織開展家長教育經驗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當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積極參與涉及校園安全、學生利益的各類行為監督工作,協調學校與家庭的關系,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
家長委員會要把組織家庭教育作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要配合完善和創新家訪制度,要特別注意對特殊問題學生家庭的家訪,輔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二是要堅持以家長為主體,定期組織家長開展教育經驗的交流活動;三是協助老師做好學生教育案例分析分享工作;四是組織探討研究家長教育行為問題, 解決實際教育問題的有效途徑;五是在家委會的組織下,積極開展各類交流活動,解讀國家的教育政策和學校管理制度,強化家校互通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家校聯系卡、定期征求意見等有效方式,做好家長與班級、班主任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四、善于結合家長,共同教育孩子
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雖有望子成龍之心,卻無科學的教育子女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結合學生的實際,與學生家長共同探討學生教育的客觀規律和有效方法。我們在與家長交流時,主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基礎知識、愛好特長等方面進行討論,取得共識,然后找出孩子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再討論教育方法。有些學生家長比較忙,平時很少過問孩子在校的情況,等孩子一出問題,教育的方式不是打就是罵。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主動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家長一起給孩子定出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促使家長由原來的瞬間教育行為變成長期教育行為,由原來的以打罵為主的教育方式轉變為耐心等待說服教育。學生一時行為優秀不是真正的優秀,學生行為習慣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要注意方式方法,努力創造牢固的家庭教育體系,為學生打造健康向上、和諧友愛的環境。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