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霖
摘 要:以當下初中體育教育教學現狀為依據,基于素質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新教學思想,發展學生體育意識;擴展體育運動項目,培養學生特長方面進行深入說明并探討,進一步強化初中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初中體育;素質教育;有效方式
近些年,我國教育體制已經落實到素質教育的培養上,也就是說素質教育成為新時期下教育的核心理念,給人才的培育提出全新的挑戰。初中階段開設的體育課程在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智力和思維的開發,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在體育課堂上實施素質教育不只是教育發展的需求,也是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的有效途徑,怎樣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每一位教師要關注的話題。
一、基于素質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素質教育的實施對象是所有的學生,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科學掌握學生的實際運動情況,結合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現有的體育技能為出發點,圍繞學生存在的個性化差異開展分層教學活動,適應學生不同的身心成長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1],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歡樂。
針對初中體育籃球課程的教授,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訂多種類型的教學方式,在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足夠強的情況下,采取情境教學法,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籃球動作的要領,解決實際問題。若學生較為安全,教師可以采取實踐演繹方式,借助籃球運動的一系列演示強化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針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枯燥內容,教師要盡量將枯燥的內容轉變為生動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籃球運動加以訓練,給學生創設籃球運動環境,加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掌握。
二、更新教學思想,發展學生體育意識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總是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抽象化的文字向學生展現學習的內容,由此學生缺少自主思考和理解的時間,機械式地吸收教師講述的內容,以至于學生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或者產生厭煩情緒,不僅會降低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感知,還會阻礙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設計能夠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教學環節,挖掘學生的內在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將體育課堂交給學生,保證體育教學質量。
此外只有體育教師的思想足夠先進,才可以將學生視作教學的中心,發揮教師自身的引導和輔助職能,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思維開發的導火線[2],組織學生深入學習籃球運動樂趣,籃球運動對學生身體體能提升有重要性,進一步培養學生喜愛體育的情感,樹立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和努力拼搏的信念,發展學生運動技能,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擴展體育運動項目,培養學生特長
初中階段體育課堂素質教育的實施,關鍵是發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個性,促使學生特長的有效展現。與此同時,擴展體育運動項目是學生獨立學習的教學有效方式,作為學生創造力開發的起點和關鍵點。全面性的體育教學涉及兩個角度,也就是室內理論課程以及室外活動課程,其中室內課程是文化基礎課程,教師借助教室組織學生了解體育的本質特征以及活動相關標準等;而室外活動課程在學期的教育中占據較大比例,主要是結合學生身體體能和素質以及興趣愛好等開展的一項綜合實踐課程,初中教師在課堂上重點體現的是示范以及引導的作用。
初中體育課程的戶外教學課程作為整個教學體系的核心,所以教師要系統規范室外活動的基本形式和標準機制,選取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學校的體育設施和學生特長開展體育項目,要求每一個小組中存有相同興趣和愛好以及特長的學生,之后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團隊訓練,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3],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會合作的力量,強化學生對合作的認知,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升華學生良好的體育體驗情感,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施效率。
素質教育作為新時期下教育教學的本質理念,作為每一個教育者要充分落實的教學思想。初中體育教師要加大素質教育的實施力度,采取科學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更新先進的教學思想,制訂較為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在培養學生體能的同時加強學生素質思想的建設效果,進而培養出優秀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袁軍.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考體育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7.
[2]付志乾.談教具在初中體育課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上旬),2018.
[3]李洋.淺論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J].情感讀本,2017(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