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學習的特點之一是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良好英語學習氛圍的營造與創設,不僅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極大提高英語教學和學習效率,而且豐富了學校育人的文化內涵,關鍵還能減少啞巴英語學生的數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氛圍
【作者簡介】雍麗斌,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蘭州第二十四中學。
本人在一所西北農村初中教英語已經八年了,深刻認識到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的英語學習氛圍有很大的區別。由于農村學校缺乏一定的教學設備,加上很多農村學生家長長年在外打工,對子女教育不夠重視,導致許多學生學習環境不佳,他們看不到學習英語的用處和好處,嚴重缺乏英語學習環境。另外農村學生方言濃郁,學好英語這門外語確實有一定的難度。農村中學生接觸英語的環境很小,恐怕只有在英語課堂上學說一下而已。學習語言的本質是為了交際使用,而大部分農村中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有些學生筆試成績相當不錯,可一到英語口頭表達,卻吞吞吐吐,結結巴巴。我曾向好幾屆七年級學生發出問卷調查,讓他們道出不喜歡開口說英語的真實原因。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為對開口講英語有一種恐懼心理:學生怕出錯,怕老師責備,還怕同學恥笑。農村缺少英語實際使用的環境,因此英語教師和學校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為學生有效地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下面是本人和自己學校營造良好英語學習氛圍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1.鼓勵學生“多犯錯”,幫助克服開口說英語的恐懼心理。告訴學生犯錯誤是每一個語言學習者學習過程中必然的現象。語言學家Duly曾說:“不犯錯誤是學不會語言的!”在學生自由表達的時候教師如果一聽到他們在語句、語調、語法上有錯誤就立馬打斷對話并且糾正,不僅會打斷他們的思路,影響學生完整地表達,甚至讓基礎不好的學生有太多的焦慮和挫敗感。所以教師要把握正確的糾錯時間,給學生多鼓勵。
2.多進行情景對話練習,多Cosplay表演。Cosplay是利用服裝,道具,小配飾等模仿動漫二次元人物,一般出現在動漫展上。其實我們英語教學可以完全借鑒這一形式。由簡單的情節對話到小品表演。英語教材的每一個單元設置了一個功能話題,單元中的所有內容圍繞話題展開。所以如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英語教師可以從情景對話到情景表演上多下功夫,如果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沉浸于英語的情景教學模式中,一定會改善他們的口語交際和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模式。
3.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和家長大力宣傳學好英語的重要性。英語不但是中、高考必考的一門科目,而且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為將來日益激烈的就業考試打下良好基礎。
4.英語教師必須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同時要求學生課上課下多說英語。教師的口語就是對學生最好的示范和教育。一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聽不懂,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模型,配以手勢、動作、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
5.創設一些無意識記憶和學習環境。比如,學校或教室的標語牌、路牌可用英漢兩種語言書寫。可舉辦英語黑板報、英語手抄報、英語角、英語廣播、英語聚會等活動。讓學生們親自動手用和英語相關的東西裝扮自己的教室,而且根據課本所學內容的不同定期進行更換。
6.學會分層教學,舉行形式多樣的比賽。當前農村中學教學現狀是:費時多,效率低,兩極分化嚴重。教師在備課和講課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不同年級開展不同的英語比賽。比如:七年級可以是簡單的自我介紹和情景小對話,八年級可以是講英語小故事比賽,九年級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可以是英語辯論賽。一定要設立很多的參與獎,通過有趣的比賽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刺激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多開口說英語。
7.充分利用校園資源,從聽、說、看等方面打造學生感知英語的語言環境。如我們利用校園廣播每周兩次給學生放送英語故事、兒歌和英語校園歌曲;課間活動的背景音樂既有中文歌曲,也有活潑可愛的英文歌曲。教室英語角或學校圖書館征訂大量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英文書籍、繪本、報紙以及一些音像資源。精選學生喜愛的英美原版動畫片和兒童電影。不光讓學生看,學生觀看后還要寫觀后感,字數是不要求的。
總之,中學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是一門藝術,農村中學尤其欠缺這一方面的營造。“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還要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師、學生、學校、家長,這四者要統一和聯系起來,形成一個互相配合協作的整體,良好英語學習氛圍的營造不僅會對學生英語學習有幫助,而且會促進學校整個良好學風的營造。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探索、挖掘,來充實農村英語課堂,找出適合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