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摘 要:器樂教學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而且豐富了音樂教學形式,所以如何加強器樂教學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的趣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從創新教育模式、改進教學器材、器樂教學與歌唱訓練相結合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增加器樂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關鍵詞:中小學;器樂教學;音樂
由于國家對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視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對中小學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尤其凸顯了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地位,而器樂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中之重,這也使得大多數中小學也更加注重器樂教學的趣味性。器樂教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主要討論了中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加強器樂教學的趣味性。
一、創新教學模式,增加課堂趣味性
以前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老師講授樂理、樂譜等理論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授課方式枯燥無味,使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上課沒有效率,教學效果極差。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使學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使器樂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就需要老師不斷創新教育方式。例如情境式教學,情境式教學中主角由老師變成了學生,老師只是合作者,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這樣的課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優化的學習環境與學生的心靈情感也產生了共鳴,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再比如體驗式教學模式,其增強了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大大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此外,合作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模式也能大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創新教學模式中也尤為重要。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水平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老師從實際出發、尊重差異,采取不同而有效的教學體系和考核體系,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必要的關心和發展空間。首先通過各項綜合能力的測評將不同能力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對不能層次的學生實行分層的教學目標內容以及考核方式。然而分層的考核方式、分層的考核內容以及過程性評價是密不可分的。分層評價體系能夠使老師對每個學生的水平進行精準評價而又不否定學生所做過的努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改進教學器材,營造良好氛圍
目前的中小學器樂教材比較單一,而教學內容和知識傳播的載體正是教材,因此中小學器樂教材的缺少對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即使現在一些學校開設了器樂課程,但由于教學過程基本都是老師臨時制定的一些樂曲和演奏技巧,所以課程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因此中小學器樂改革的關鍵還是教材的編寫和完善。除此之外,現在的教材普遍理論性比較強,不僅使中小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產生厭倦心理,不符合中小學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的性格心理特征,所以中小學生器樂教材的編寫還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編寫,從而使教材內容生動形象,易于中小學生接受。
器樂教學只有了教材那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引進足夠多的器樂教學樂器,建立足夠的器樂教室,培養一批專業水平較高的器樂教師,這樣才能保障器樂教學軟件硬件環境的全方位構建完成。通過軟硬兩方面的構建,可以為學生搭建出良好的器樂學習環境,營造出良好的器樂學習氛圍。
三、器樂教學與歌唱訓練相結合,以賽代練
單純的器樂教學只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而且單純的器樂事實上是不具有生命力的,如果使器樂教學和歌唱教學相互配合,使器樂教學融入歌唱教學中,使歌唱教學融入器樂教學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就能有效避免教學形式的單一化,這樣使課堂變得更加舞臺化,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及趣味性。此外,通過演奏與歌唱的配合,能夠使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賦予樂曲新的生命,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演奏能力得以提高。
由于中小學階段的器樂學習重點并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理論、懂得多少樂普知識,而是培養學生的器樂愛好和音樂興趣,所以如果單純只是授課,沒有留給學生過多自我展示的機會,音樂學習將會變得索然無味。所以,通過一些演奏比賽,讓學生在競賽中學習,在學習中競賽,通過這種以賽代教、以活動代教的器樂教學方式將會使中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此外,也可以通過給學生播放國內國外器樂比賽的視頻,來激發學生對器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最后,也可以請一些演奏家或專家與學生互動、做講座,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器樂學習氛圍。
隨著新時代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這使器樂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提高器樂教學在中小學生課堂中的趣味性,就要不斷創造新的教學模式,編寫更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教材,引進足夠的器樂器材;提高器樂教學在中小學生課堂中的趣味性,就要融合器樂教學與歌唱教學,以賽代教,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的主動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器樂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