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紅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對于教學來說,互聯網的出現解決了很多教育中存在的難題,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發展。當前我們正處于網絡時代,在“互聯網+”背景下,學校逐漸認識到“互聯網+教育”為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并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開始推行這一教育理念,希望能夠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優化,促進教育的開展。
關鍵詞:互聯網+;漢語言文學專業;優化策略
互聯網對促進教育改革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同樣的對漢語言教學的開展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此,本文從“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角度對教育形式進行了分析,另外從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針對現狀提出了對應的改革策略,希望能夠為教學的優化提供一些幫助,促進該專業的發展與進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漢語言人才。
一、“互聯網+”對于教育的影響
(一)“互聯網+”對課程的影響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知識單純的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到達固定的場所,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開展教學。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地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中便包括教育行業,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改變了學校課程的呈現形式。它使得學校增加了網絡課程,學生與教師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進行教學和學習,不僅使教學環境變得靈活,還使學生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另外,在此背景下學生與教師不僅能夠在網絡課程中學習教材中的知識,還能夠通過網絡搜集大量的與漢語言相關的其它知識,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教育的開展,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生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促使學生能力的提高。
(二)“互聯網+”對教學的影響
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學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教師不僅能夠通過網絡進行教學,在普通的教學過程中還能夠利用互聯網收集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另外,各種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教學軟件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漢語言教學的開展。由于此種教學變化對教育的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改變了傳統地教學理念,認識到互聯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盎ヂ摼W+”背景下教師也逐漸改變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從而出現了翻轉課堂、微課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勢,這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能夠更加游刃有余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實現對教學的優化。
二、“互聯網+”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目標發生變化
教學目標是影響教學開展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教師認為高職學校開展教學是為了培養專業型人才。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讓學生充分掌握教材內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就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的教學目標過于簡單,在教學開展中教師會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目標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并對該專業的開展有了新的認識,在開展教學時會更加注重信息技術的利用,希望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資源費發生變化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學的開展總是圍繞專業教材進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只能夠通過教材了解與專業相關的知識。此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有限,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教育的正常開展。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料,可以豐富教學資源,不僅如此學生也可以自主的通過網絡查找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料。這使得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對課堂教學抱有較積極的學習心態,所以當教師布置了讓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時,學生會利用網絡學習其它與學習無關的內容,影響教學的開展。
(三)教學方式發生變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主要依靠口頭講述,或者黑板板書,學生在學習時需要跟隨教師的思路,并對其中的重點知識進行筆跡。在此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效率較慢,學生在學習時也只能學習一些較為基礎的知識,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在教師結束課堂教學后,學生無法重復的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觀看,很容易出現知識遺漏的地方。所以會導致教學質量較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達到預期等。隨著教育的發展,互聯網逐漸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在此背景下教育的開展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開展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以微課或者多媒體的形式開展教學,改變課堂教學問題。學生還能夠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對課堂內容進行重復觀看,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教育的發展。但是,由于很多教師對新型教學模式不夠了解,所以導致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對此進行探究不斷改正。
三、“互聯網+”背景下漢語文學專業教學優化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只有指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時才會有動力,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教學。為此,教師應該將此重視起來,認識到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當前教育現狀以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制定明確的目標。充分將互聯網與教育結合起來,以此促進教育的開展。
例如:隨著行業的發展,教師會發現網絡語言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此教師可以適當的將網絡語言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適當的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另外,教師還可以從教學信息化的角度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改變過去的教學形勢,促進教育的開展,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與時俱進,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二)豐富學習資源
互聯網的出現為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且豐富了教學的資源。但是在利用網絡中的資源時教師也應該對其進行篩選和提煉,引導學生了解并認識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網絡能夠為學生以及教師提供的資源是豐富多樣地,同時也是復雜的,需要教師對資源進行選擇。在最開始階段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分辨資源的價值,可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判斷找到對本專業有用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專門利用一堂課教授學生正確查找教學資源的方法,讓學生在查找資源時盡可能的在學校的網絡資源平臺進行查詢,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更加直接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另外,教師還可以為班級內的學生建立一個資源共享群,讓學生自己將查到的有用的資源放到群眾共享,增加學生之間交流的同時更好的實現對網絡資源的利用。
(三)創新教學方式
教育的開展涉及到多個方面,教學方式便是其中一項。教師想要在此背景下對該專業的教學進行優化,那么就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讓教師認識到新型教學方式能夠為教育的開展帶來的積極影響。正確的教學方式的應用不僅會促進教育的開展,還會為學生能力的發展帶來較為積極的影響。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可以將圖像、視頻、聲音等運用到教學當中,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教師在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進行輔助,將教學內容以較為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另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與行業相關的新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一定的行業理念,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想要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進行優化,教師首先要對“互聯網+”進行了解,之后了解該專業當前的教育現狀,根據現狀尋找合適的策略對教學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劉富文.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產生的影響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9(06):109-110.
[2]盧春紅.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究[J].智庫時代,2019(29):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