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實踐性知識在教育教學和教師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為調查對象,對該縣18個鄉鎮小學英語特崗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實踐性知識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特崗教師;現狀;問題;解決策略
【作者簡介】錢曉虹(1981.11-),女,漢族,云南曲靖人,曲靖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師教育、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曲靖師范學院科研項目“云南省少數民族地區小學英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2016JY001)。
實踐性知識是教師教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地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是教學知識的落腳點。20世紀80年代,國外學者開始關注教師實踐知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研究者們也開始對教師實踐性知識進行了研究,但對于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主要對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部分小學英語特崗教師進行調查研究,了解這些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現狀并提出相應提升策略。
一、研究綜述
Elbaz(1983)指出教師以獨特的方式擁有一種特別的知識, 即實踐性知識, 并把它界定為教師以其個人的價值、信念統整他所有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且依照實際情境為導向的知識。在提出實踐性知識定義的基礎上, Elbaz認為教師實踐性知識應包括5個范疇:1)關于學科內容的知識;2)關于課程的知識;3)關于教學法的知識;4)關于自我的知識;5)關于環境的知識。這5類知識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具有整體性。康納利(Connelly, F.M.)和克蘭迪寧(Clandinin,D.J.)則把教師實踐性知識看作是教師的個人經驗知識。他們認為:“個人的實踐性知識存在于教師以往的經驗中,存在于教師現時的身心中,存在于教師未來的規劃和行動中。個人的實踐性知識貫穿于教師的實踐過程,也即,對任何一位教師來說,個人實踐性知識有助于教師重構過去與未來以至于把握現在。”
在國內,陳向明認為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或(和)表現出來的對教育教學的知識”。通過梳理和推演,她將教師實踐性知識分為六方面:教師的教育信念、教師的自我知識、教師的人際知識、教師的情境知識、教師的策略性知識、教師的批評反思知識。 曹正善(2004)提出教師實踐性知識具有道德性,指出教師實踐知識的道德性為其教育理論知識和教育經驗知識的正確運用方式和正確使用場所加以指導,使教師通曉所有知識的正確用途。
迄今為止,很少有研究者對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進行研究。根據知網檢索的結果,僅有三篇文章對特崗教師的實性知識進行了研究。一篇是羅利群和吳洪亮(2012)的期刊論文《西部農村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問題研究》。文章認為,“西部農村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程實踐性知識薄弱、教育心理學實踐性知識缺乏、學科實踐性知識不足。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教育泛城市化傾向明顯;應用性學科理論知識匱乏,學術理論知識學而不化;地方課程理論知識與地域性文化知識薄弱。進而提出的對策建議是:加強師范教育的前期準備、特崗教師的入職教育和在職培訓”( 羅利群,吳洪亮,2012)。另一篇文章是寧夏大學王娜的碩士論文《新手教師實踐性知識形成的策略研究—以寧夏特崗教師為例》。這篇文章將特崗教師與正式在編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將任教一、二、三年的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促進新手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有效策略。第三篇是錢曉虹的《英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調查研究—以滇東北地區為例》。這篇文章對滇東北地區英語特崗教師的實踐性知識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滇東北地區英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策略。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地點的選取。研究選取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為調查對象。廣南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在文山州東北部,地處滇、桂、黔三省交界處。這里居住這壯族、苗族、彝族、瑤族、回族、蒙古族等共11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1.8%。交通閉塞,少數民族眾多,教育落后。這里也成了歷年來招聘特崗教師最多的地區。僅2019年,云南省計劃招聘特崗教師6500名,其中,文山州擬招聘的特崗教師人數最多,共3005名,占據云南省擬招聘人數近50%,而廣南縣計劃招聘人數為680人。
2.問卷的設計。根據艾爾貝茲,陳向明等關于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要素的研究,以及小學生英語教學、教材特點,少數民族地區特定的地域特征,將教師實踐性知識分為:學科知識、學生知識、情境知識、教學法知識、自我知識、教師信念、反思性知識七個維度來設計問卷調查,自制問卷調查表“小學英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問卷調查”。在表一、表二的設計上參考了潘麗芳《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的調查研究—以上海市小學教師為例》一文。
3.調查過程。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下轄18個鄉鎮。根據初步調查顯示,每個鄉鎮共10名左右的小學英語教師,很多鄉鎮一個小學只有一名英語教師,幾乎所有的英語教師均為特崗招聘。本次調查研究共計發放電子問卷調查表200份,問卷發放和收回歷史4周,最終收到的有效問卷有174份。
三、問卷結果
四、分析與討論
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的7個維度看,學科知識方面的實踐性知識主要不足之處在于對本學科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對所任教學科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不熟悉。學生知識方面的實踐性知識還不錯,只有在關注學生的進步、發掘學生的潛力方面有所欠缺。情景性知識方面實踐性知識比較欠缺,大部分原因是很多小學只有一名英語教師,一個教師擔任多個班級英語教師,除此之外,他們還需教授其他科目,如道德與法制、地理、科學等。教學法知識方面,絕大部分教師能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的普及大大提升了小學英語特崗教師獲取資源的能力,在教學上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自我知識方面的實踐性知識尤為欠缺。大部分教師不能根據自己的風格設計教學,很多教師不能在學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主要是由于特崗教師通常都是新招聘的教師,聘期一般為3年。新的、陌生的環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教師信念方面,大部分教師能做到尊重愛護學生,但很多教師缺乏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們包括特崗教師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這導致了特崗教師隊伍流動性很大。在反思性知識方面,超過一半的特崗教師不反思,有21.8%的教師偶爾反思,經常反思的教師只占了12.6%。
五、解決策略
提高小英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有助于提升小學英語特崗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就目前的調查看,小學英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缺乏,特別是教師信念和自我反思知識方面。要提高小學英語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解決:
1.提高小學英語特崗教師反思意識。鼓勵小學英語特崗教師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或者學校要求教師進行反思,寫反思日記,反思博客或在教案、課件后面寫課后反思。對自己的教學實踐經常性地回顧、反思,回顧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哪些方面還有所欠缺,下次可以做出什么改進措施?
2. 積極參與各類培訓。 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學校應為特崗教師提高各種進修、培訓機會,讓特崗教師有機會提升自我。學校可以組織各種教研活動,讓教師們相互交流、相互提高,與此同時也有力與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3. 將地方性知識納入培訓內容。地方性知識包括一個地區的生產生活、歷史文化、傳統民俗、民間藝術、地理景觀和思想觀念等。將地方性知識納入小學英語特崗教師培訓內容,讓特崗教師了解當地民俗文化、風土人情,這有利于特崗教師融入當地生活。與此同時加深了特崗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有利于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鏈接。
參考文獻:
[1]鄭富興.當代學校組織的倫理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
[2]Elbaz F. Teacher Thinking :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M].London: Croom Helm,1983.
[3]F·邁克爾·康內利,D·瓊·柯蘭迪寧,何敏芳.專業知識場景中的教師個人實踐知識[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6(2):5-16.
[4]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
[6]曹正善.論教師的實踐性知識[J].江西教育科研,2004(9).
[7]羅利群,吳洪亮.西部農村特崗教師實踐性知識問題研究[J].河池學院學報,2012,(32).
[8]王娜.新手教師實踐性知識形成的策略研究—以寧夏特崗教師為例[D].寧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