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楝樹又名苦楝,為楝科楝屬的落葉大喬木。因其樹體高大伸展,生長迅速,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及遮蔭效果,在現代城市園林及工礦區綠化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綠化反映了城市的發展理念和文化定位,也折射出了經濟實力、政府形象和公民基本素質等內容,在諸多要素中,行道樹又是城市綠化建設內容的核心之一。目前,天水市城區綠化中,尚未使用苦楝這一綠化樹種,本文主要根據天水市的區間環境條件,通過SWOT分析,論證在天水市的城市綠化中引進苦楝這一樹種的可行性與必要性,為擴大當地綠化資源,增加景觀多樣性提供應用思路。
關鍵詞:苦楝;城區綠化;可行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S763.7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1215062
1背景分析
城市綠化是種植植物以改善城市環境的活動,是在城市中植樹造林、種草種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間)覆蓋或者是裝點起來的行為。城市綠地系統是指在城市建成區內,以各種類型的綠地為組分而構成的系統,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滿足居民休閑娛樂要求、組織城市景觀、美化環境和防災避災等功能。
天水是著名的“羲皇故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古絲綢之路重鎮,具備獨特的氣候和旅游資源,素有“隴上小江南”之稱,2018年4月,入選“2018暢游中國100城”。在區域地理位置中,天水地處陜、甘、川3省交界,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干旱少雨,城市園林綠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天水地區的城市綠化中,所采用的綠地植物四季季相變化明顯,植物樹種主要為薔薇科、黃楊科、楊柳科、懸鈴木科、衛矛科、豆科、柏科、禾本科、苦木科等,古樹多為國槐、側柏,目前,尚未引進苦楝這一經濟實惠的速生樹種。現有的綠化資源種類和品種單一,在應用模式上略顯單調、枯燥。城市綠化建設有利于提高天水城市景觀,改變城市形象,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提升天水城市旅游業對外的競爭能力。
2苦楝在天水市城區綠化中的SWOT分析
2.1優勢分析
城市綠化反映了城市的發展理念和文化定位,也折射出了經濟實力、政府形象和公民基本素質等內容。概括來講,城市綠化是一個城市在管理水平、文明程度、開放意識、文化水準、社會公德等方面的外在表現,在諸多要素中,行道樹又是城市綠化建設內容的核心之一。
苦楝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0m;樹皮灰褐色,分枝廣展,葉為2~3回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對生,葉片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頂生略大。圓錐花序約與葉等長,花芳香;裂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急尖,花瓣淡紫色,倒卵狀匙形,兩面均被微柔毛,花藥著生于裂片內側,且互生,子房近球形,無毛,每室有胚珠,花柱細長,柱頭頭狀,核果球形至橢圓形,內果皮木質,種子橢圓形。4—5月開花,10—12月結果。苦楝能在濕潤的土壤中迅速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無論在酸性土、中性土或是石灰巖地區均能生長,這一優勢使其成為平原地區、低海拔丘陵區的良好造林樹種,該樹種也非常適宜在村邊路旁種植。苦楝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堿、耐瘠薄。適應性較強。苦楝樹形優美,葉形秀麗,遮陰面大,春夏之交開淡紫色花,頗為美麗,且有淡香,萌芽力強,生長快,易成材,抗風能力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及遮陰效果。加之耐煙塵、抗二氧化硫,而且比國槐、楊樹、梧桐、懸鈴木等樹種干凈衛生,病蟲害少,每年可大大減少防治病蟲的費用,管理簡單。另外,苦楝還有一些其他的經濟用途:根皮、葉、果實具有藥用價值,其種子還可榨油,供制油漆、潤滑油等。作為一種優良的城市及工礦區綠化樹種,苦楝宜作庭蔭樹及行道樹。
天水市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1℃。無霜期185d,年平均降水量491.7mL,年均日照2100h。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苦楝在該地區的生長提供了必要條件。
2.2劣勢分析
工業化的高度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劇,給人類帶來了生存環境的危機。在這一背景下,繼承和發展傳統園林經驗的生態園林理念深入人心。楝樹擁有適生區域廣泛、樹體形態高大、花色艷麗、耐瘠薄、抗病蟲害強等眾多優點,并因其生長快、適應粗放管理,與節約型社會理念十分吻合,與可持續發展經濟路線并肩而行。楝樹作為優良的鄉土樹種符合行道樹樹種選擇,但不容忽略的是,苦楝樹行高大,木質輕軟,枝干易折斷,抗風性較差。此外,楝樹果實繁盛,自我繁殖能力強,在園林運用中易對鄰近樹種造成侵略性。還應注意的是楝樹生長速度快,耐粗放管理是建立在根系粗壯、扎土深厚的基礎上。相對應淺根系少,大樹移栽成活率會打折扣,園林綠化移植頻率過高,不利于苦楝生長。為克服這一弱點,在城區綠化中,可將苦楝主要用做觀賞樹和造林工程。天水屬于半干旱地區,為了讓苦楝樹良好生長,保持綠化效果的穩定性,在高溫干旱季節要定期對苗木進行灌溉澆水。
2.3機會分析
天水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自2005年1月,天水市獲得甘肅園林城市稱號以來,城市綠地園林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快速發展。2008年,天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天水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實施方案》,并于2016年8月通過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初審。近年來,天水市城市園林綠化面積逐年增加,各類綠地及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均得到較快發展。2016年12月01日,國家標準《城市綠線劃定技術規范(GB/T 51163-2016)》正式實施。為響應國家政策,天水市正在積極建設園林城市和隴上最佳宜居城市。隨著城市建設大規模的展開,植物綠化造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城市道路綠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茶進行中,打造了諸多深受市民贊賞的園林景觀大道,譬如青年北路、濱河大道,藉河風情線、羲皇大道、渭河風情線,成紀大道等。
苦楝具有滯塵、抑殺菌作用,冠大蔭濃、高大挺拔,用途廣泛,生命力強,其花葉果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城市綠化的理想樹種。從當前來看,由于人們只注重苦楝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很少將苦楝應用于園林綠化中,使得苦楝難以有效地發揮出其在園林中的魅力。據統計,在天水城市綠化中,采用的植物類別以薔薇科、梧桐、國槐、大葉黃楊、黃楊、側柏、圓柏等居多,以上種類在天水園林植物總量中的占比超過80%。大葉女貞、欒樹、七葉樹、青桐等優良樹種也較多地用作行道樹,但苦楝卻并未引進。天水市建設園林城市的建設目標,為苦楝在該地區的運用于推廣提供了新機遇。
2.4威脅分析
天水市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游城市。作為隴上宜居城市,該城市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7~10.9℃,年降雨量473~606 mm,無霜期141~202d。在園林植物資源方面,天水地處秦嶺山脈北麓,受氣候影響,該區域南北植物兼有,園林植物資源豐富,這一特征為該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在城市綠地建設中,由于諸多原因,該城市的綠地系統不完善,綠地結構規劃不合理;例如,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樹種選擇單一,植物群落的結構同一化現象明顯;在城市綠化中,重草輕樹、過分強調綠化覆蓋率,不重視城市整體生態效益等,這些粗放式管理嚴重影響到天水市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健康。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大量建筑物的建成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嚴重制約著城市的整體發展。通過在甘肅重要的旅游城市—天水市引進一批優質、實用的落葉喬木—苦楝樹,用于城市綠化、美化、香化,有利于為天水城市形象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助力天水市多角度全方位綜合性可持續發展。
3小結
苦楝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在天水地區種植苦楝,能有效改善天水地區城市綠化、美化、香化的水平,服務于關天經濟開發區,對迎接開發、引進外資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城市綠化中使用苦楝,為進一步為美化城市提供豐富的綠化材料,對提高城市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發展旅游等優勢產業均具有深遠而現實的意義;苦楝的引進,有利于天水城區綠化景觀多樣化的形成,對發展當地生物多樣性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又能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為天水地區的城市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麗云. 苦楝栽培技術及應用價值[J]. 北方園藝, 2009(9):144-145.
[2]孫振偉, 孫惠民, 盧偉紅,等. 優良的城市綠化樹種——苦楝[J]. 中國花卉盆景, 2006(7):24-25.
[3]王榮國. 鄉土樹種苦楝的栽培與應用[J]. 安徽農學通報, 2011, 17(16):80-81.
[4]吳尤宏. 苦楝播種育苗技術[J]. 上海農業科技, 2011(1):72-73.
作者簡介:
雷平(1984-),男,講師。研究方向:植物造景、插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