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玥
【摘要】探索中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途徑,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學生信息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分別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良好學習氛圍和利用問題自主學習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中學? 信息技術? 課堂? 有效教學? 初探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43-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中學生的能力培養更為重要,其關鍵途徑還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并加上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學也是一樣,信息技術教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學科對學生信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同時還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合理、科學的學習,促進有效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信息技術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有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效,從而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到了中學時代學習壓力就一步增加,讓學生對復雜的信息技術課產生學習興趣,是有一定條件的。同時要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生對該科的學習感興趣,這是一個基本條件。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投入,那就是多進行肯定,而少批評。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中無精打采而紀律不好,其關鍵還是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不喜歡老師講理論,喜歡操作,但是操作幾次后,又覺得枯燥。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中難點的問題,讓學生去嘗試,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激起,還有就是游戲化的教學,讓學生興趣提升。當學生有進步時,我們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促使他們把精力都集中信息技術學習中去,那么學生就能得到優異的成績,最后的學習效果就是靠日常的學習積累。因此,作為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并利用有趣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最終提升學習的實效。
二、創造良好學習氛圍
信息技術教師在給學生講課之前,就要對相關內容了解和掌握,并通過課前預習布置,然學生在預習引導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這樣就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通過知識內容的設計,還有相關問題提出,就能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理解,從而做到對學習內容的強化。比如,在 Excel表格學習中,我們給學生只講表格內容是不夠,我們還可為他們創設稍微有一定難度的內容,就是為學生設計相關的結合求和、求平均數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通過難易適中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進而保障學生對整個內容了解和掌握。為了確保學生本節的理解和深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給學生進行講解,鼓勵學生動手操作等,最終實現學生對操作的內容達到熟練的程度。當遇到難度較大問題和內容時,教師可以輔助學生學習,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和指導,讓他們逐步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的信息素養的提升。
三、利用問題自主學習
我們利用問題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生,其關鍵在于問題設計和提問時機。對問題目設計的時候,就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層次去設計問題,其中還要關系到他們的學習態度等,為此在問題的設計上,我們按照難易程度設計了不同難點的問題,把基層知識和重難點放在不同的題目中,讓學生通過對不同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實現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和消化。例如,在學習 Word 教學過程中,老師先讓學生明確教學中的基礎部分和重難點等,讓學生心中有數,再通過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解決。Word中最常用的內容等給能力一般的學生解決,學生能力強可以設計難度大的問題,其中包含了包括Word 與Excel功能的轉化應用。在對這些問題提問實際也是有妖氣,那就是先簡單后復雜,還有對問題進行深入的追問,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促進問題解決。解決同一個問題的方法是多樣,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渠道去解決問題,不是方法唯一化。而信息技術教學本身就為學生邏輯思維人,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發生思維,從而形成思維的創新,促進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發展。
總之,信息技術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由于教學中沒有重視起來,進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學效果也不佳。為此,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再通過問題的合理引導,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波.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化策略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01):240-242.
[2]侯婷.中學信息技術課堂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3.
[3]蔣德軍.任務驅動下的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J].內蒙古教育,2018(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