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博
摘要:隨著慕課概念的引入與興起,越來越多的慕課平臺開始在國內各大高校涌現。這也對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專業課程信息化成為當前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重點發展方向。針對動畫專業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特點,結合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基于慕課平臺的應用,研究探討適合民辦高校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慕課 動畫專業 教學改革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1—0067—02
2013年被視為中國慕課發展的元年,國內的一部分重點高校、政府部門和企業紛紛投入到慕課平臺的建設中。然而,縱觀全國各大高校的慕課資源,能夠有效建設優質慕課平臺的大學還不足10%。中國的慕課學習者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教育發達城市。對于很多地方高校而言,目前仍缺乏促進課程內容建設與混合式教學改革方法實施與推進的方法。特別是像動畫等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知識、實踐技能和社會人才發展的需求,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革新勢在必行。
現如今,國內很多高校都已經開始利用慕課平臺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加強課堂建設。然而更多的是將其作為新媒體技術開展輔助性教學,利用自媒體終端充實教學內容。單純利用慕課平臺進行網絡教學,無法規避傳統課堂教學中單項信息傳播的弊端。加之仍有很多同學將網絡授課學習視為一種負擔,當前運用慕課開展教學的應用價值不明顯。
一、傳統動畫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等學校在新媒體人才培養方面存著理念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專業教育更多局限于紙上談兵。很多動畫專業教師都是從專業院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任教,雖然理論研究細致深入,但實戰經驗不足。加之不能很好地將新媒體等信息化設備和技術融入教學,動畫專業的課堂教學勢必缺乏實踐性。
與此同時,國內很多地方高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理論教材和實際案例未能及時更新,各大高校間不能充分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行業信息未能有效地滲透到課堂中,學生實踐教學的開展更多地被限制在形式化和表面化上,同時在教學中仍然無法擺脫應試化的教學評價考核方式,導致傳統教學方法缺乏實踐性指導,不能有針對性地滿足日益發展的動畫行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慕課平臺的動畫專業教學改革
在面向教育現代化轉型的關鍵節點,動畫行業對人才的基本素質和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民辦地方高校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與創新也將迎來更加嚴峻的挑戰。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教師在教學環節的角色也將發生變化,轉變成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和組織者。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動畫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灌輸式教學使學生脫離行業發展,閉目塞聽。因此,運用新媒體教學、互聯網教學、項目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應成為契合教育現代化發展戰略的主要教育方法之一。
(一)將慕課教學納入課程體系建設
基于動畫專業和行業的特殊性,優化人課程設置中傳統理論授課和慕課教學的比重。結合一些對于實踐性要求較高的科目,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學生利用慕課平臺實現課前預習、課上互動、課后答疑的方式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延遲性和單向性;并利用現有慕課平臺進行同領域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專業豐富的課程內容來輔助理論學習。
在課程設置上給予學生慕課選課更大的自由度,增強教學計劃的彈性,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充實和多樣。與此同時,積極有效地將工作室制度、競賽制度融入日常教學,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使慕課學習和課堂學習的內容實現有效的實踐成果轉化。
(二)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利用慕課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借助“學堂在線”“好大學在線”和“中國大學MOOCs”三大優質主流慕課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通過產學研合作教育,與各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形成直播視頻課程的資源補給,直接實現課堂與行業的無縫對接;鼓勵自有教師進行直播課程錄制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網絡投放,同時可將學時納入教師課時計算體系,在調動教師積極性的同時增加專業內教師的精品課程資源,增強教學影響力。重新規劃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比重,強化慕課教學在現有課程設置中的作用。
(三)轉變教學模式與方法,滿足行業多方位人才需求
動畫專業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類學科,融合了電影、繪畫、數字媒體、音樂等多門類的藝術表現形式,這對本專業學生的實際應用與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動畫專業開設的影視后期、動畫短片、虛擬現實等必修課程,學生需要在具備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改革在動畫專業的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借助現有慕課平臺實現與國內外各大高校優質教學資源共享,補充課程教學外,動畫專業依據教師團隊、硬件設備等條件自主構建、錄制慕課課程才是豐富教學形式的關鍵。通過慕課界面和課程內容設計兩個環節,搭建基本的動畫專業慕課實訓平臺,轉變傳統理論授課模式,讓師生在探索、實操、互動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并能及時答疑解惑進行有效的教學反饋。
1.實踐類課程的慕課界面設計
結合影視后期、動畫短片等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巧妙設計慕課課程界面,將課程信息、內容、大綱、教師簡介、互動專區、軟件嵌入等板塊融于一體;將教學視頻展播放置于界面的視覺中心位置,學生可以根據實時學習情況進行視頻縮放;在互動專區嵌入微信、在線交流、QQ等社交軟件,搭建師生及時互動交流平臺;在課程信息模塊中學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課程內容安排,有效地進行課程預習及復習,及時掌握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教師簡介模塊可以讓學生了解授課教師基本情況,特別是有多名老師授課的課程,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任課教師進行補充學習。
2.實踐類課程的慕課內容設計
實踐類課程在內容設計上遵循理論教學—實踐創作—教學總結的基本思路。在理論教學中除了有基本理論知識的講授外,還應補充文化鑒賞、美育教育的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在實踐創作過程中,通過嵌入軟件讓學生分階段性完成作品制作。例如動畫短片課程,從前期的劇本創作、角色設定到中期的動作設計,以及后期的視頻特效、聲畫合成等內容,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實際參與項目,保證了教學實施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最終在教師教學評價環節,通過后臺監測、學生交流反饋,有針對性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為教學輔導和評價提供有效的依據。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師實踐能力
慕課平臺引入傳統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引導他們掌握慕課平臺的使用及慕課視頻錄制的方法,并有針對性地轉變教學計劃和內容。從學校角度出發,通過階段性地輸送動畫專業教師到行業內優秀的企業、部門進行實地考查和進修,提升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并聘請實戰經驗豐富的行業從業人員擔任實踐類慕課課程的專業導師,增進高校專業教師與行業的聯動和交流,強化復合型師資隊伍建設。
三、結語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育教學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無限可能。基于信息技術革新下的慕課課程建設勢必會對傳統高校“院墻”式教育帶來巨大沖擊。但這對動畫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慕課實訓平臺的開發應用為動畫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徑,對滿足社會及行業需求的動畫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雨萱,顧媛.高校動畫專業慕課、微課建設與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0).
[2]邵照坡.界面與內容:慕課視域下動畫短片創作課程教學探索[J].裝飾,2019(3).
[3]孫馨.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慕課”教育模式發展現狀探究[J].智庫時代,2018(24).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