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峰
【摘要】物理實驗操作環節無論是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是物理思維方式上都有顯著作用,但是目前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學生在實驗參與理念和操作能力上都有不足,因此需要我們強化教育策略研究,達成高效學習目標。本研究嘗試分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思路,旨在實現構建有效課堂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207-02
引言
物理實驗可以有效體現物理規律和知識原理,是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科學精神和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基于實驗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教師應該立足新課改需求,以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引導,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結合目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求教學工作者突破傳統教學思維,以創新教學模式開拓現代教育發展路徑。
1.利用探究性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實驗教學的典型特點就是探究性,利用實驗教學的這一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實驗操作興趣,是構建生本課堂的重要方式之一[1]。因此在指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善于創設生動的探究情景,全面激發學生好奇心,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究學習活動中來。如,在《聲現象》的課時教學實踐中,我在指導教學實踐活動的時候,就將處于響鈴狀態的鬧鈴置于密封的玻璃罩內,然后抽走里面的空氣,學生會發現鬧鈴的聲音逐漸減弱之后接近靜音,而反過來我們在沒有空氣的玻璃罩內逐漸注入空氣的過程中,鬧鈴聲音又逐漸增強了。以這一簡單的實驗作為教學活動的導入部分,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后續的探究實驗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虛擬實驗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和教學應用為物理實驗教學提供了助力,以往不能演示和操作的實驗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重現出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學習水平[2]。如很多物理概念具有抽象性特點,比如電壓、電流學生是無法用肉眼直接感知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突破這一難點,使學生獲得具體感知。我在指導《電壓、電流》的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制作課件把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過程以及電流強度大小用情景模擬的方式體現出來,可以用類比方式,將電流和水流、電壓和水壓聯系起來,化解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再如,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前,我先將實驗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之間的關系)、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金屬塊、量筒、水)、實驗步驟等通過 PPT展示給學生,為學生后續的實驗操作提供指導,利于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3.利用物理實驗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的手段與方法,初中生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只要教師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做好教學引導,則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一定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動手操作能力作為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要求教師重視起學生的這部分能力培養,主動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契機[3]。如,在《杠桿》的課時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杠桿原理,我就設計了“蹺蹺板”制作的家庭作業,指導操作步驟:準備一根質地均勻的圓木,于中間位置鑿槽,之后將與圓木垂直的模板嵌入凹槽,使木板固定在底板上,完成一個簡易版的蹺蹺板,讓其處于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狀態。提問學生:如果我們在蹺蹺板的兩端掛上質量不等的鉤碼,你覺得會出現怎樣的現象呢?并嘗試說明其中的原理。學生在制作蹺蹺板的基礎上,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反思探究,考驗了他們的自主動手能力,之后的問題思考旨在引導學生自主動腦,形成物理思維,加深對杠桿原理的理解。初中物理教學中其實可供學生自主操作的實驗有很多,學生可以小組單位進行操作,相互交流經驗,實現優勢互補,提升物理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探究是提升學生物理素養的關鍵一步,構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課堂要求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培養作為主導,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實驗操作意識,實現理論教育和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上文主要集中分析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思路,希望總結的幾點教學意見可以為同行提供正面引導。
參考文獻:
[1]郭天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探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1).
[2]李長華,張成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學周刊,2018(15).
[3]周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