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青
【摘要】小學對于每個人來說是進入學習的第一個階段,也是人生中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啟蒙階段,語文作為國語教育,對每一個低年級小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在新時代新教育的要求下,小學語文的教育也要緊跟改革的要求,完成改革的任務,努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的質量。低年級小學生對故事充滿好奇,在幼兒時代就已經養成了聽故事的習慣,所以故事教學法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質量十分有幫助。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 低年級語文?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035-01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中,課堂教學都是主要以教師為主,向學生灌輸書本上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低年級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但故事教學法能夠改變這種現狀,有利于在課堂的教學中激發低年級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能夠改變小學語文課堂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愿意聽故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故事教學法為小學低年級學生留下自己的想象空間,小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也會產生自己對故事的看法,這樣也有助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充分開發自己的想象力空間,甚至小學生可以通過聽故事來創造屬于自己的故事。由此可見,故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水平,最終有利于小學教師完成新課改的要求,有利于實現教師的教學目標。
一、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法
(一)通過故事教學法教低年級學生識字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漢字授課的同時,應該不僅僅局限于漢字的寫法而是讓低年級小學生理解每一個漢字的字形字義。只有這樣,在最初的啟蒙階段才能養成低年級小學生對漢字文化的興趣,她們才會愿意并且主動去理解漢字的含義,這對于發展弘揚我們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十分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漢字授課時應該將課堂樣式多樣化,將單一的漢字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通過對句子意思的理解來感受漢字的意義。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漢字字形的不同理解,將漢字圖片化,通過PPT等方式展示給學生,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圖片可以帶給他們更直觀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漢字的理解自己畫出認為合適的圖片。這樣一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畫出的圖片進行故事編講,這有利于學生開發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完成的畫進行講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對于漢字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我們的調查研究中可以發現,這樣的圖片講故事教學模式,可以提高低年級小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她們更愿意上的課變成了語文課,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的互動當中。低年級小學生本身十分喜歡聽故事,教師通過故事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對漢字更深刻的理解增強學生對漢字寫法的印象,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故事的情景之中,對教師進行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學習閱讀時故事教學法的優勢
教師在進行新課標教學時,應該將課本閱讀和現代新式閱讀相結合,充分利用好新式閱讀的優勢,尤其是在情感表達和價值觀的體現上。在符合新時代教育標準的條件下,故事教學法突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新時代教師選擇故事教學法是一個十分正確并且十分重要的決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寓言故事《烏鴉喝水》,烏鴉對于一年的小孩子來說并不是一種可愛的動物,但在烏鴉喝水這個故事中,烏鴉憑借自己的機智頭腦為自己取得了可以喝的水,小學生在聽課的同時會對烏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也會學習到這種舉一反三的做事方法。教師在對課文進行講解時,可以為學生介紹更多關于烏鴉的故事,比如烏鴉反哺可以告訴學生做人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朋友的幫助之情,這樣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會對學生正確的觀念進行好的引導。
教師在對課文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將一篇文章進行分解介紹。從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對文章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對課本內容進行延伸,讓學生從課本中的故事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如果遇到困難自己會怎么做。可以按照座位將學生進行分組,小組討論后可以在班級內進行討論。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很有幫助。
(三)故事教學法對學生口語的幫助
口語教育在語文這門學科的教育中十分的重要,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啟蒙階段,就仿佛一張白紙,教師對學生進行什么樣的教育就會對學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口語對于一個人的語文素質提升特別重要,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多設計合適的活動,讓學生多開口,來達到鍛煉學生口語水平的目的。故事教學法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到低年級小學生的口語訓練,這樣的口語訓練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語文的成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口語也十分重要。如果一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夠做到大方得體,自然流暢,對一個人今后的發展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故事教學法讓學生將僵硬的語言編成小故事,通過對故事的理解提高語言的表達,因為故事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這樣也會使低年級小學生產生更高的興趣,讓她們對口語表達并不排斥,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也會得到豐富,所以故事教學法對于學生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二、要用正確的方式來進行故事教學法
(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肯定
低年級小學生處于需要被鼓勵,被肯定的階段,因此在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時時刻刻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在自己講故事和同學講故事的同時和學生進行必要的互動。在一些地方對學生的想法給予肯定并及時進行鼓勵,這樣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會更愿意進行口語課堂表達。在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也會保證課堂的正確性。
(二)故事教學法可以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
文章和知識往往都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接近生活,善于從生活中感受語文,同時也要多多了解學生平時的日常活動。這樣一來,老師能夠增強語文的生活性,使語文對于學生來說變得不再陌生,這樣也有利于教師將自己的教學和生活結合起來,學生會對語文課有更多的興趣,也讓學生體會到智慧是來源于生活的。課本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的,低年級小學生十分重視課本中的內容,所以教師把生活和課本內容結合起來之后,通過課本將知識教給學生往往效果要好于單一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我們可以把課本內容和故事教學法結合起來,這也滿足了低年級小學生對課本的一定的依賴性。小學生語文教材中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故事,但生活故事是這些故事形式中最主要的,所以把生活和教學聯系起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小學生語文教育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乃至今后的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以完成新課改目標為前提下,對小學語文課堂方式進行多樣化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結合我們以上的所有觀點,故事教學法能夠很好地將語文學習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故事教學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更好的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樂趣,對于教師來說,將生活和教學聯系起來可以使教師的課堂質量得以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振海.試論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