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育人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本質使然。高職院校在進行“文化育人”嘗試的時候,建議從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打造有文化底蘊的校園環境、探索具有創意的實踐活動進行。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文化育人”? 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055-02
一、引言
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院校,經過二十來年的努力與發展,逐漸形成了“高等性”統領“職業性”的建設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分析了我們的大學要辦成什么樣、如何才能辦好和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等問題。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訴求,文化育人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本質使然。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作為教育實施主體,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任務,也就是教育要培養有德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項任務的完成,學校的文化育人是其最為有效手段。
文化教育最為本質的特點是人性教育,能夠通過此種教育明辨是非與善惡,培養有道德與有責任感以及正義感的學生。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認為“假如要形成一個人,就必須由教育去形成?!惫耪Z云“性相近,習相遠”。人性需要通過教育,“化性起偽”通過教育抑惡揚善,以“止于至善”。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時代催人奮進與前行,意味著我們發展有了新的要求與目標任務。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如何進行人才培養,需要基于對高職院?,F實發展情況剖析的基礎上進行。目前來看,高職院校要在正視自身建設周期短、歷史積淀淺、可資借鑒少等現實情形的基礎上,崇尚“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始終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這個核心問題,從文化的高度和歷史的角度來規劃、實踐真正具有區域特點、自我特色的文化育人之路,形成極具特色的文化育人的發展格局。
二、高職院?!拔幕恕钡膬r值與意義
學校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重要載體,其教師肩負著教書與育人兩大職責,既要為學生“傳道”又要為學生“解惑”。高職院校階段的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時間相對的自由,可以進行自主的安排。隨著時代的多元化發展,各種思想相互碰撞交疊,使得學生會有焦慮與迷茫感。如何經營自己大學的學習與生活,梳理自己的意識觀念,豐富自身的內涵,這便是作為這一階段的教育主體需要思考的問題。
錢穆先生曾經說過,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精神世界中一切習俗行為的基本準備,標志著中國的特殊性。有道是“禮形于外,德誠于內”,禮是德的外在表現,德是禮的本質和源泉,兩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離開了禮,德將失去載體;離開了德,禮將不再具有深厚的底蘊和內涵。因而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學校的教育活動中去,兩者伴而行、攜手發展,不僅有助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而且對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和現實意義。
傳統的優秀文化融進高職院校教育活動將有助于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助于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形成?;诖?,高職院校有責任與義務及時有效地提供相關的平臺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規劃明確的人生發展目標。高職院校培育人才的標準有許多,但是最為基礎的是兩方面,也就是說扎實的專業知識本領與厚重的德行禮儀,這也正是大學生的人生的杠桿與方向?;厮葜腥A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包含有如道德觀念、倫理、治國、立業、為人、處事等思想與高職院校教學理念具有較高的融合度。高職院校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過文化育人的頂層設計以及實施路徑的規劃,加快推進傳統文化的教育的活起來,讓中華優秀的文化走進課堂,入腦入心,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
三、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建議
(一)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高職院校作為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應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功效。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入改革發展時期,外來文化不斷涌入,文化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此時應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以及相關活動的組織中,增強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功效。另一方面,在高職院校的學生日常生活中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宣揚核心價值觀。
(二)打造有文化底蘊的校園環境
文化育人的氛圍與校園環境息息相關,鮮活的文化育人功能與校園中的一景一物具有緊密的聯系。文化育人氛圍的打造,一是通過校園錯落有致的建筑物展現,蘊含的人文精神與建筑物的風格等體現。二是通過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實現。就目前來說,教室里基本安裝了多媒體,多功能室。三是打造具有特色的圖書館,館內成列的書籍以及圖書館的建筑設置,迎合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摒棄傳統的以借閱為主的書館模式。走進圖書館,各種形體、高低、大小、色彩不一的開放式書架、書箱、書桌、書凳呈現期間,底矮結實,色調明快;各種書櫥可以不定期被組合成情景不一的閱覽群。四是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墻。通過特色文化墻,彰顯文化育人的情懷。
(三)探索具有創意的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為了能夠要更好地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就不僅單方面局限于課堂教學,還更應該重視以實踐活動方式進行文化育人。
高職院??梢砸孕@社團為載體組織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具有感染力與吸引力的學術氛圍的構建,以學校的社團為基本的單位進行學術活動的主辦,通過社團主辦的學術活動的形式,營造學生的整體學習氛圍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再比如以每一學院為基本單位組織學術論壇,與本身的專業習得知識息息相關,促進學生將課堂理論知識積極運用到科研創新實踐中去,形成積極創新的學術氛圍。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學校社團進社區的活動,使社團成員積極參加社區活動,用自己的熱心和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幫助社區內的人,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高職院??蓜撔律鐣嵺`的活動形式,提升學生社會適應力。豐富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熟練性,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檢驗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是否真正達標,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端正自己對社會責任的態度,落實自我奉獻的精神。比如以暑假社會實踐為契機,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完成提出高要求、高標準,增強對其專業指導的支持力度,引導學生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完成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強金國,胡蓉.高職院校從文化育人到工匠培養的實踐與思考——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23):32-36.
[2]黃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立意與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8(2):68-72.
作者簡介:
卞付萍(1989-),女,漢族,江蘇鹽城人,碩士,學生管理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