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平
【摘要】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有關物理學的現象,而在高中的物理學習中,如果結合生活中的現象,那么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會更加生動,也會更加輕松;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會變得趣味橫生,也會越學越好。本文主要對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下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 核心概念? 生活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175-02
隨著教育改革,高中物理教學的難度越來越高,很多學生難以理解,但是將物理教學生活化,會簡單很多。力學在生活是最為常見的現象,人走路,潮漲潮落,斗轉星移,落葉歸根都隱藏著力學現象,這是最為常見的,但是不去學習物理學,將沒有疑問,也沒有答案。
一、生活化教學含義
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生活的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來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的生活,從而獲得活的知識,可以自由運用,并且能讓學生的情感得以陶冶。
二、借助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力學
一般來說,在物理課堂中,引入生活情境,學生們就會對力學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師可以例舉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來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理解課堂力學知識。比如,在學習重力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搜集一些有關重力現象的素材,然后在上課前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小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中的重力現象,思考并討論,然后帶著疑問上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能夠達到更好的上課效果,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和技能,而且還升華了感情。此外,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物理實驗,利用材料做一個斜塔模型,然后找一個小球,將小球放在斜塔頂端的邊沿,讓球自由落下,發現球是垂直落下,以此可以推斷,球是由于重力而下落,學生們自己動手做實驗,自由討論結論并發言,對于課程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當然,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本班級的實際情況,切合實際的舉例論證,并營造輕松的氛圍,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能夠快速的提高學習效率[1]。
三、運用生活實例
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物理現象,燈絲用鎢絲,飛機為什么會飛上天,都是物理現象,如果教師能夠多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來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思考,了解物理力學的核心概念,從而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幫助學生學習物理。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靜摩擦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實例理解靜摩擦力的核心概念,讓學生親身體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師叫了一個高壯的同學和一個瘦小的同學進行扳手腕,讓大家猜一下哪個學生會贏,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是高壯的同學,結果不出所料。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難道真的是誰的力氣大就能贏”,學生們帶著疑問,課程繼續進行著,接著老師讓高壯的學生站在滑板上再次扳手腕,結果讓人驚訝,瘦小的學生竟然贏了高壯的學生。通過兩次的扳手腕,學生對物體之間存在的靜摩擦力有了實際的感受,完全理解了靜摩擦力的核心概念。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們枯燥的物理課程有了趣味,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且學習物理更加容易。
四、通過生活問題讓學生理解物理概念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現象和問題,要引導學生們善于發現、善于思考,而掌握力學概念后,也是要運用到實際中,為生活創造便利。力學的應用和學習是一個相互促進的作用,在應用中,鞏固物理力學知識,在學習中,聯系生活。教師可以結合力學知識,選擇現實生活的問題,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重力后,老師舉出實際問題讓學生們回答,老師可以問:“雪為什么會飄到地面上,雨為什么會下到地面上”,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后回答:“是因為重力的原因”。教師再提出:“水往低處流,物體失去控制中心要下降,人提著重物,為什么會行走艱難”。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舉例,讓學生加深印象,也會發現重力無處不在,通過實際的提問,學生對重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師選擇現實生活中實際的問題,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物理概念,不僅能夠加深印象,還能夠積累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另外,還可以讓幾個學生在課堂中親身感受提重物感覺,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重物,讓幾個同學排隊,并一個一個的提著重物走一段距離,然后讓幾位學生分享提重物的感受,教師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讓學生們了解了在重力狀態下的物體狀態。這個時候,有同學提出:“如果沒有重力繪怎樣”,教師看到學生能夠使用逆向思維思考,表揚了這位學生,并且讓學生們自己討論答案,學生們經過激烈的討論以后得出失重的物體狀態。在課堂中教師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以此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通過這節課,學生們收獲甚多。
五、運用多變題鞏固力學知識
力學核心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力學知識構架,形成力學知識網,才能完整的理解力學核心概念,從而提高物理核心素養,并且教師要通過各式習題來鞏固學生的力學知識,讓學生掌握靈活的做題技巧,使學生物理力學核心素養得到更大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完摩擦力后,為了鞏固學生的力學概念,教師可以給學生出一些經典習題,答案設置多項選擇,考查學生的分辨能力和知識掌握能力。還可以出一些簡答題,讓學生簡述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和原因,這樣的習題有利于鞏固學生的力學知識。
六、力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塑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影響著物理教學質量,師生交往的前提是在平等、民主的條件之上,如果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學活動將無法進行,教學質量也會不盡人意。實施生活化教學,能夠塑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而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塑造,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質量也會自然而然的提高。
(二)有利于教學內容的拓展
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多之又多,物理內容比書本更加豐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拓展更多的物理知識講給學生,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物理知識,開拓思維,開拓眼界,更能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現象有效的結合,從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有利于教師創新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的創新依賴于新時代、舊理念之上,也離不開教師自身創新意識的提高。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展開有利于啟發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生活中實際的教學工具、教學內容各種各樣,都不相同,當然,教學方法也要隨之改變,如果一味地運用傳統的方法,不僅教師得不到發展,學生也會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物理力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方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環境,故物理教學生活化有利于教師創新教學方式[2]。
(四)有利于拓展物理教學的空間
傳統的物理教學,教師的教學地點基本只有教室,在教室里傳道授業解惑,指導學生做實驗,引發學生討論。但是隨著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的不斷改進,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現象,解釋物理現象,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鞏固物理知識。教師要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學習物理的空間,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要有效實施,必須從幾個方面入手,教師要順應時代,學生也要配合教師,教師更要注重教學方法,借助生活情境,使用生活實例,提出問題并使用習題加以鞏固物理力學知識,更重要是要實時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狀況,才能在高中物理力學中有效的實施生活化教學,進而,才能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韓軼.生活中的力學[J].科技風,2018(09):175+177.
[2]蘭娜.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5(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