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凡
【摘 要】“雨課堂”是由學堂在線和清華大學在線教育部共同研發推出的智慧教學工具,它基于最常見的Power Point和微信,教師和學生均可直接使用。自2016 年4月正式版上線以來,雨課堂得到大量師生群體的贊譽,現已在多所高校真實課堂使用。鑒于英語教學的需要,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也已被應用到諸多公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但如何實施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英語教學于民辦高校,有待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雨課堂;民辦大學;大學英語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推出的將信息技術和實體課堂相融合的一種智慧教學工具,它將大數據、云計算等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對教師了解課堂的進程,知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提供了數據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教師通過雨課堂這種智慧教具,可以將線上資源和實體課堂有效結合,課前可以用其推送課件、學習任務,課上課后運用其各種功能,讓師生、生生之間實時互動。同時,雨課堂對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學習動態進行數據分析并反饋到教師,教師可以依據數據進行有效地教學活動。另外,雨課堂讓集體學習、自主學習、社交交互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的實現成為可能。大學英語課程是武漢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的一門公共必修基礎課,該課程采用形成性評估方式(40%)+期末終結考核(60%)的考核方式。其中形成性評估的具體方式包括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和自主學習等方面。在課堂上的活動開展,課后的作業和自主學習很大程度上需要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鞏固。雨課堂打破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讓學生能預先學習,線上線下與教師實時互動并能讓教師有效監督。
一、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大學英語教學是我校的必修基礎課程,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設計方面,教師要精選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各種視頻、音頻等信息資源,讓學生意識到英語與所學專業的密切聯系和相互性,培養提高其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講授【全新版大學英語2】中第一單元主題為中外學習方式時,教師可以將相關視頻資源如BBC制作的紀錄片【Are Our Kids enough tough-Chinese School】推送給學生,還可以通過雨課堂把中西學習方式差異的話題推送給學生,為課上的討論做好準備。這種方式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資源的局限性,而且契合00后學生的學習接受習慣,能更好地激活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除了講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應拓展教學內容,課前增加思考、探索或預習項目,讓學生提前預習;課上增加課堂訓練項目,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課后增加拓展訓練項目,幫助學生提高訓練,將所學知識內化吸收。在雨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除了推送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學習、觀摩外,還可以根據需要在課前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提煉知識點和技能點,制定與課程內容符合的教學課件庫,整合相關的微課或MOO 資源,完成在線測試題、隨堂測試題庫的建設以及針對聽說讀寫技能訓練所采取的多樣化教學設計或活動庫的構建,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重難點的深化理解與掌握,實現自主學習、集體學習、社交交互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
二、微信+PPT玩轉課堂內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和PPT來實現雨課堂管理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包括學生的出勤狀況,預習和課堂重難點、課后復習鞏固等具體信息。比如在課前階段,教師將預習內容制成微課課件,同時插入相關音頻或視頻,最后添加客觀題作為考量學生預習情況的依據。教師將完成的課件推送到手機,并在手機微信端點開對每頁插入語音講解,最后發布到所創建的相關班級。學生在微信端收到課件后,可以不受時空地域限制進行靈活地學習,并完成客觀題進行自測,微信會即時地給出分數。如果學生有疑問可以點擊“報告老師”提出問題。教師通過點擊“查看課件”可以掌握已預習學生人數、預測題答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師生互動和課前準備,實現異步教學。在課堂環節,教師無需進行傳統方式的點名,學生通過掃碼或輸入邀請碼進入課堂,教師可以通過郵件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這種考勤方式提高了考勤的效率,也更能讓學生接受。關于課前預習情況,教師通過雨課堂將數據反饋給學生,讓其知道自己的薄弱點。學生端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還可以有選擇地自主查看“不懂”的內容,實現差異化和個性化學習。
三、數據分析助力行程式評估
在教學評估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總體評價既要包括學生課前的在線預習情況,還要包括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又要包括課后的作業完成情況,忽略任何一方面,都無法做出客觀、真實地教學評價。雨課堂采用的數據分析和云計算技術,對教師和學生的同步教學和異步教學全過程都進行了實時記錄和統計反饋。課前的預習數據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的考量依據,教師可以據此了解所創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學習態度,有的放矢地對課堂環節的設計進行調整,設置符合學生真實水平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設計;課上的即時學習數據分析反映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據此調整課堂節奏和講授深度和廣度,它也是教師對學生做出行程式評價的重要依據;課后的作業數據分析可以讓教師了解整節課的教學效果,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學習,同時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重要根據。雨課堂產生的大數據讓學生的學習情況直觀化、可視化,教師可以依據客觀、實時地學習數據進行課堂教學,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讓英語教學智慧化和高效化。
四、存在的問題
雨課堂作為新型的混合式智慧型教學工具有著諸多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優勢,值得推廣。但在我校的具體應用中,也面臨一些具體問題。比如,目前雨課堂軟件還只有我校部分老師使用,學校的電腦設備中還沒有統一安裝雨課堂軟件,因此使用的老師每次課前得花幾分鐘時間下載安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師積極性;其二,運用雨課堂教學,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準備相關課前推送和課后拓展、查看學生預習和測試數據分析等,這些看不見的付出容易被忽視,也會一定程度影響教學積極性。最后,民辦大學生生源廣泛,學生英語基礎不一,大部分自主學習能力不高。教師精心的課前預習推送和課后鞏固提高的學習情況都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一般學生都不會打開觀看,更別提參與完成了。課堂上微信互動的教學環節對部分學生來說甚至成為課堂上光明正大的娛樂工具,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雨課堂再好的教學工具也可能無法完全發揮其功效。
作為民辦大學的外語教師,我們不僅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大膽嘗試雨課堂作為輔助工具的各種功能,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體驗和教學實踐,讓教學活動做到行之高效,另外還要提高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做到對教學過程有效監督。在應用雨課堂的教學中會我們會遇到很多的新問題,新情況,我們要繼續實踐研究,積累實踐教學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并最終提高我們民辦大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曾瑞鑫. 學堂在線召開發布會宣布推出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J]. 亞太教育,2016(24):3
[2]臧晶晶,郭麗文. 滴水成雨——走進雨課堂[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35):192
[3]黃成龍. 雨課堂讓教學更輕松[J]. 科教文匯,2016(371):27-28
[4]孫曙輝, 劉邦奇.基于動態學習數據分析的智慧課堂模式.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5(22):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