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各界對教育問題探究的不斷深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成為現如今教育教學最為突出強調的重要板塊。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斷應用于當今教育教學工作,其先進性和科學性被一次次驗證。新課程改革強調的“非指導性教學”理念被各高校所實行。所謂“非指導性教學”,即為摒棄傳統灌輸式教育教學方式,通過組織多元化活動,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非指導性教學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讓學生通過不同實踐活動,形成自由學習、思考、實踐的學習模式。當然,沒有通用的模板可以適用于所有教學工作,教師在采取非指導性教學方式的同時,也要以每個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緊跟時代步伐,確保每位小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本文將對非指導性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優化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非指導性教學? 小學語文? 優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032-02
語文綜合水平能力的奠定和提升主要來自于小學期間,在此期間,小學生思維活躍、知識獲取能力強,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孩子終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十分關鍵。當代小學生普遍難以約束,因此,傳統語文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現今教學需求,亟需新的指導思想來改善固有模式。非指導性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優化的重要理論基礎,要求教師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轉換原有的角色定位,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習慣,鼓勵學生真實自由的表達;借助積極的師生交往,力求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平等互信、和諧共進;為學生創造好學、樂學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形成自我助長的內在動力。
一、非指導教學的基本理念
“非指導性教學”是受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教學理論,其代表人物是人本主義心理學者卡爾·羅杰斯?!胺侵笇越虒W”強調:人人都有學習的動力,都能夠確定自己的學習需要;教師是幫助學生去探索生活、實現學業進步的促進者;教學應該尊重學生的態度與情感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1]?!胺侵笇越虒W”把學生的“自我”視為教學的出發點,認為所有的教學活動不僅要服從學生的“自我”需要,而且要圍繞“自我”進行,這是其在教學中尊重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基礎[2]。因此,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的優化將以此為出發點進行改革,在引領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下,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是對傳統教育的極大突破,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非指導性教學理念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優化
(一)以學生為本
非指導性教學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選擇權,讓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給學生以尊重,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的問題為出發點,尊重每位學生的學習目的,給予他們充分的討論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最終讓學生逐漸脫離對老師、對教材的過分依賴,形成良好的學習循環[3]。同時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個人特點,并結合現代化教學技巧,真正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非指導性教學理念強調快樂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氣氛。相比較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講臺上不停地輸出課本教學內容,學生非理解性記錄,如此被動的學習方式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并學會運用。比起將知識點倒背如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們從自身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培養未來對國家真正有用人才的關鍵。基于所面對的群體是年齡尚小的小學生,傳統的教學形式和授課方法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在非指導性教學思路下,加入新媒體教學模式,用更加生動、形象的實踐課程,帶領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表達、并將所掌握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增加成就感,讓小學生更愿意學習語文,形成良性循環。
(三)正確轉化教師角色
隨著現代教育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教師的教學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外因,而如果學生本身不具備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內因,只憑教學,是無法有效完成知識的受教。因此,非指導性教學要求各位教師要正確轉變自身角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陪伴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導者。小學語文教師所有工作都應始終堅持圍繞著學生的實際需要來開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為學生們營造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小學語文教師作為教學環節中重要的鮮活個體,在非指導性教學理念下,也應擺脫“教學機器”的固有形象,貼近學生,親身參與到學生日常學習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反饋不斷提升、改進自身教學方法,使教育更有效,從而能提升自身的成就感。
(四)引導學生自我評價
注重體驗與感悟是語文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重要不同之一。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也是基于“非指導教學”方法的有效延伸。任何人都有自我發展以及肯定的內在需要,自我評價即是該需求的驅動力,自我評價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和激勵。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來自我觀察、反省自身有利于讓學生更加客觀全面的看待自我,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生正確的自我認知和世界觀。自我評價方式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傳統教師評價帶給學生的壓迫感和自我否定,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以及自我反思,讓學生可以更成熟的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當然,這期間同樣需要老師加以把控,在學生自我評價出現偏差之時,要及時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切莫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結語
小學作為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形成思維模式、學習方法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語言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育至關重要,將影響一個人終生發展。所以,當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小學生的需求,那么改變即是時代發展所必須。非指導性教學的科學理念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而應運產生的,但新方法的踐行可能無法立竿見影、一蹴而就,需要一朝一夕的不斷實踐及深化。且絕沒有任何一種模式可以適用于所有,因此,教師們應當根據學生特點,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非指導性教學,讓學生們了解到非指導性教學方法的精髓。且非指導性教學絕不是全盤否定教師的重要作用,當學生依靠個人力量實在無法解決問題時,那么就需要老師提供必要的輔導和幫助,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掌控感和滿足感,通過自主探究知識、主動進行思考達到知識的獲取的同時,也尊重教師的重要意義,據此,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此同時也講求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將非指導教學方式應用于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是大勢所趨,這路還很長,需要各位教師們的不斷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董鑫倩,田甜.“非指導性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優化[J].科普童話,2018(41):21.
[2]呂蓓蕾.小學語文教學中四種關系的處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113.
[3]孫娟.利用合作學習,優化小學語文教學課堂[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12):98.
作者簡介:
馬慧(1976.10-),女,漢族,甘肅民勤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