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宙艷
【摘要】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沒有辦法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因此小學老師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應該適當的展開課外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當中完成相應的教學,要求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來替代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英語? 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06-02
互動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濃厚的學習環境中,有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而可以真正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英語課堂中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一、師生互動的定義
新課標要求小學英語的教學模式明顯區別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也就是說現階段的英語教學模式應該以活動課程為主,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交流能力,同時老師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于師生互動教學來說,只有保證師生之間密切的配合才有可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目標,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學生在老師的誘導之下進行問題的思考,可以有效的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
以往的教學模式由于過分注重教學的速度,而忽視了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造成了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但是在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互動式課堂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生被動學習這一問題,加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也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互動有利于構建和諧的班級氛圍,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有效的溝通,也能夠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心中的所思所想,在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也能夠傾聽學生的心聲,可以很好的做到教學反饋。互動教學作為現階段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不僅能夠大大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轉換角色,讓教師認識到自己的任務就是在其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互動式教學主要反應的是,學生和教師在課堂活動之間的交互性和雙邊性,師生互動在教學行為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
二、現代小學英語課堂中互動模式存在的意義
在現代小學英語課堂中,雖然已經進行了部分改變和改善,但同時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就包括缺乏創新性和新穎性都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長期下來,學生也會逐漸失去興趣,不利于學生英語的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通過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進行師生的溝通交流,除了達成師生互動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引起生生互動,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是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體現。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互動的主要中介就是課堂,在課堂教學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師生互動,學生只有通過課堂參與和老師進行互動,才有可能保證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和老師進行交流,從而保證自己可以更加積極的去學習,消除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被動行為。
三、師生互動的原則
1.計劃性和預見性原則
老師在進行教學方案的制定過程當中應該以師生之間的互動模式作為前提,如果在備課時考慮不周全,那么有可能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不可以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同時備課不周還有可能導致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計劃之外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在備課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使師生互動按照正確的方向和目標發展。
2.平等交流的原則
一個成功的課堂,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新課標的改革背景之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社會發展需求,并且傳統的講授課模式已經不再是對學生進行教學的獨尊行為,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目前我國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課堂教學也應該基于該種活動之上,并且這種交流活動應該遵循平等的原則,只有保證師生之間有充足的互動,才有可能使學生收獲知識。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和諧平等的,只有教師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能夠真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多項性和交互性原則
保證有效互動的主要特征多種多樣,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多項性和交互性選擇,雖然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師生之間也存在互動現象,但是互動現象基本都是枯燥乏味的,都是以教師為授課的中心,而在新課程標準之下,師生交流的多項性和交互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這一特征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地位和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原則。
四、師生之間的互動模式
1.問題互動模式
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為學生創設問題的背景,并提出相應的問題,這種互動模式就是師生之間的問題互動模式。比如老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可以根據每節課所講的內容為學生創設出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對該問題進行思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提問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夠讓學生們產生學習的好奇心,從而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思考問題。
比如在學習“fruit”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分配給學生這樣幾項的任務:搜集大家都熟悉的水果種類;仔細研讀課文并進行課后的思考練習;自由思考各種水果都有什么樣的特點。這些任務都有不同的難度,教師將這些問題分配給英語學習有梯度的學生,讓班級中的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現自己的長處,不斷激發學習英語的熱情。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得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喜歡上英語,逐漸愛上英語課堂,并提高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教師對學生評價也應該避免單一性,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保證評價具有針對性的內容,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優點,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2.討論互動模式
討論互動模式指的是老師提出相應的問題,將課堂當中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思考,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找出問題的答案,討論互動模式可以體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作用,同時也可以體現小組同學之間的互動作用,比如說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提供一系列的討論話題,讓學生們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積極發言,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中西方生活方式對比、中西方老年人飲食對比等問題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講討論最后的結果進行匯總,得出最后的結論。最后小學英語教師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就是學會如何大膽的分配課堂的時間,因為只有做到大膽分配課堂時間,才有可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們表達自我的看法,并展開激烈的討論,不僅僅可以加強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是非觀,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在小學英語第四單元的學習中,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由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最終將這一動物的特點,即自己喜歡它的理由表達清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夠掌握pig,elephant, bird, squirrel , bear等等。再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總結
總而言之,當今教育學基本的教育模式就是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由于不同的互動模式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展開適當的互動模式,將學生帶入到課堂學習當中,促進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劉梅英.新課標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考試周刊,2015(55).
[2]嚴穎.談新課標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中外交流,2016(30).
[3]周翠蘭.新課標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J].情感讀本,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