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茹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分布在各個領域。在教學教育方式上的體現尤為突出。越來越多的學校選擇用信息技術與教學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擴大了學生認知領域,降低教師教學難度,還實現了資源共享及線上教學等。強化了學習者的主導地位,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將傳統課堂變成高效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教育?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66-02
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以互聯網為平臺的信息技術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在小學數學教學上信息教學開闊了學生的認知領域,實現資源的充分共享。讓學習者成為主導地位。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而且降低了老師的教學難度。多快好省的建設高效率課堂。
一、信息技術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認知水平上看,小學生活潑好動思維跳躍不能持久的集中注意力。思維較為抽象,學習新東西快,理解能力相對較差。而數學這一學科相對其他科目來說,學習起來較難需要較強的理解力和注意力,加上數學這一學科相對枯燥,如果按照傳統教學的方式,是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卻能輕易的改變這種格局。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結合,我們可以通過視頻教學、動畫教學、實踐教學等為學生創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可以利用聲音、視頻、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精神集中到課堂,讓教材在課堂靈動起來,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例如數學教學書第五單元分數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動畫并且設計動畫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也可以布置在移動端設備的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其記憶與理解。使教與學實現互動,不僅讓課堂的氣氛活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而且運用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從新式教學中得到新的體驗。
二、應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生因為知識面涵蓋少,生活實踐少,獨立思維能力也相對較弱。傳統教學講的知識難點對小學生來說晦澀難懂,因此我們不妨嘗試信息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示出來。為學生營造生活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比如在學習面積與幾何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PPT展示動畫、圖片等并且設置故事情境將學生充分帶入,讓其結合自身來思考與理解教學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將幾何圖形通過動畫的方式展示,將正方體營造成小房子的動畫,將學生設定成房子的擁有者,讓小朋友選擇房子的面積并代入公式計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感興趣的教學環境,從而讓學生更有代入感,進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充分理解的目的。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運用過程中還要緊緊圍繞上述原則要做到高效。在進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數學的教材內容,對學生原有認知水平進行很好的把握分析,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
例如信息技術與空間與圖形的數學教學融合,在此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可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來從事班級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結合傳統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內容加以圖片、動畫、視頻等,來輔助小學生理解專業知識。在學幾何的具體教學內容中,因為圖形結構復雜,且較為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圖文聲像來調動課堂學習氣氛,使教學變得簡單易懂。
三、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傳統式教學中時,有老師在前講解學生很容易精神不集中,老師不但要關注講解內容,還要關注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及學習情況,而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老師除注意組織好學生的直觀操作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比如在教學中有關于測量的方法,可以對學生進行發問,讓學生認識測量方法的條件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讓學生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從而達到實踐結合,鞏固知識技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學生的主觀性,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此課程由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為高效率的新型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其學科教學的進程,這二者的融合,雖然還有一定的難題,要去克服,而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我們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傳統教學中,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來掌握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張璐.電子教育游戲在銀川市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4.
[2]賀崢嶸.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陳威.“實踐取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趙花.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5]張祺.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