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昭
摘 要:新時期我國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提升學生職業能力也成為職業教育的重點。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要善于運用“一三五”教學模式促進教學實踐的有效開展。下面就對“一三五”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職業能力 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相對的,體現在教學實踐中,就是要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社會競爭不斷提升,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善于運用“一三五”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確??沙掷m發展。所以下面就對“一三五”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探索應用展開分析。
一、職業能力與“一三五”教學模式概述
(一)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員工在企業工作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是員工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職業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勝任力、職業素質與職業生涯管理能力三部分組成,這三個部分對員工在任職前后都有著深刻影響,因此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合理培養員工的職業能力。
(二)“一三五”教學模式
“一”指的是一個核心理念,即以發展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動起來;“三”指的是三個教學關鍵,即課前導學、課中研學和課后促學;“五”指的是五種教學策略或者五個教學環節,即問題導學、交流助學、合作研學、評測促學和總結拓學。在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時,利用“一三五”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滿足發展學生的需求。
二、“一三五”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探索應用策略
(一)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改革的重點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中能更好地適應工作。運用“一三五”教學模式,首先就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所以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對教學方法與內容進行創新與優化,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的PPT授課期間,為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為出發點,提升教學的探索性與實踐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共同完成一個PPT。教師要對PPT制作期間的要點及注意事項提前進行說明,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動手實踐,達到在項目完成期間,深入了解信息技術,并能增加興趣的目的。最后,需要學生對完成期間應用到的知識點及具體的方法等進行闡述,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真誠的評價,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習的實效。
(二)把握三個教學關鍵
在計算機課程教學期間,為確保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把握好三個教學關鍵,即課前導學、課中研學、課后促學。通過把握三個教學關鍵,讓學生能掌握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鞏固所學知識。不但如此,在教學期間,教師還要發現并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這樣才能在教學實踐期間,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如此才能培養出培養一批批高質量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全能型人才。
比如在“C語言”一維數組的授課期間,教師要合理備課,合理導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起來比較難,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生活中對C語言接觸較少,因此在教學期間可多列舉生活中的案例,比如利用數組模仿超市儲物柜存放物品,處理歌詠比賽中參賽選手的得分并進行排名等,用生活化的語言講述主要枯燥的代碼。為了檢驗學習效果,課后可以通過游戲闖關、挑戰自我等形式,檢驗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能。
(三)注重“五種教學策略”中評價激勵機制的構建
教師在授課中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構建互動教學課堂評價與激勵機制,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中了解學生的需求,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效果,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讓學生明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日后需要查漏補缺的地方,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
“一三五”教學模式是服務于學生職業能力的,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在互動教學中,通過游戲教學、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滲透崗位具備的職業素養。這樣既能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又能讓學生能在課堂中了解基本的職業能力,為日后的工作打個基礎。
三、結語
中職學生厭學已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現象,各類職業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它嚴重影響到學校、班級的管理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本文試圖通過“一三五”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中的運用,提升計算機課堂的質量與效率,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確保學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