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梅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055-01
摘 要 基層黨支部在煤礦企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勢下,黨支部建設的管理模式也需要進一步更新。基于此,本文強調了基層黨支部建設管理對煤礦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更新管理理念與方法、積極引入新媒體技術、落實黨建工作與管理的信息化、嚴抓隊伍教育管理與制度建設這些基層黨支部建設管理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 煤礦企業 基層黨支部建設 信息化
為了保證煤礦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且具備極高的發展活力,基層黨支部建設管理工作的落實極為必要。同時,為了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展開管理思路的創新、實現基層黨支部建設管理的與時俱進是必然選擇,需要企業黨務工作重點關注與落實。
一、基層黨支部建設管理對煤礦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分析
煤礦企業的實際生產活動具有較高的危險性,需要進行重點監管。同時,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煤礦企業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結合時代要求制定發展戰略,與市場發展趨勢相匹配。扎實做好基層黨支部工作,就能夠為實現上述目標奠定基礎,引導煤礦企業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基于此,落實黨支部建設的創新管理極為必要。
二、煤礦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管理的創新策略探究
(一)更新管理理念與方法
在當前的煤礦企業黨支部建設的管理工作中,要實現理念及方法的更新,切實參與進煤礦企業生產安全管理的環節中,以此推動煤礦企業現代化建設,保障企業生產的安全效果。在此過程中,基層黨支部的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煤礦企業實際情況,重點宣傳、引導安全生產,推動生產過程的規范化。
與此同時,應當落實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切實解決煤礦企業職工群眾的實際問題,建設更加良好的工作生產環境,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例如,可以針對青年職工提供租房補助、學習培訓機會等等,滿足其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需求。同時,可以引入多種文娛活動,豐富職工的精神生活。
(二)積極引入新媒體技術
現階段,傳統的基層黨建管理模式以及不再適用于當前的環境,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針對這一情況,相關人員應當積極展開新媒體黨建管理,提升煤礦企業職工群眾對黨組織建設管理的認同度與接受程度,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管理升級。此時,可以依托現有的新媒體平臺,申請煤礦企業基層黨組織的官方賬號,包括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官方賬號、B站官方賬號、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官方賬號,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黨建與思政教育需求、中央政策等內容,完成信息的多樣化發布。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吸引更多的職工群眾關注、配合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管理工作,提升黨組織的影響力。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煤礦企業青年職工對黨組織相關工作的關注度與興趣,有效穩定了青年職工的思想、情緒波動,使其積極參與企業生產活動。同時,黨組織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積極了解煤礦企業職工的思想、心理狀態、現有輿論形式等,及時完成輿論引導,避免造成更大的影響。
(三)落實黨建工作與管理的信息化
為了進一步實現黨建管理工作升級,必須要展開信息化建設。此時,可以結合煤礦企業生產及其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際情況,完成“智慧黨建”軟件管理系統的開發,并將系統引入實際的管理中。在“智慧黨建”軟件管理系統的支持下,相關人員能夠完成黨組織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實時查看,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該系統中,還包含著黨務咨詢、黨員學習等模塊,使得黨員干部能夠隨時完成獲取咨詢與學習任務,打破了相應環節受到時間與空間因素的限制。
(四)嚴抓隊伍教育管理與制度建設
1.教育管理
充分利用“三會一課”等黨支部基礎工作,鼓勵煤礦企業中的黨員干部主動展開素養提升、參與培訓學習。定期組織崗位練兵、業務比武活動,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還要定期舉行針對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黨課等,堅定其政治立場,增強其黨性觀念。
2.制度建設
結合上級要求以及煤礦企業實際完成黨支部工作制度的建設,并落實分工責任職、黨支部會議制度、黨務公開制等,以此推動煤礦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與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實現規范化運作。
3.黨風廉政
實施黨務公開制度,對黨費繳納情況、黨建工作計劃(年度)、黨支部機構設置等內容進行企業內公開,接受黨員及企業職工群眾的監督。同時,要定期展開工作匯報,促使各個成員之間形成相互監督、制約的狀態,避免出現管理死角,進一步推動權利運行規范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黨支部在煤礦企業的穩定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落實黨支部建設管理創新是必然選擇。通過更新管理理念與方法、積極引入新媒體技術、落實黨建工作與管理的信息化、嚴抓隊伍教育管理與制度建設,推動了基層黨支部建設的管理創新發展,提升了黨支部建設管理水平,保證了煤礦企業發展方向的正確。
參考文獻:
[1]杜玉亮.國有煤礦企業基層黨支部書記應當好“三建”工程師——對國有煤礦企業基層黨支部工作的調查及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