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英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全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定在本院接受甲狀腺全切術治療患者80例,研究時段自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按照護理方式差異進行分組,分對照組(40例,常規護理)、研究組(40例,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并發癥率和滿意度。結果:研究組并發癥率(2.50%)顯著較對照組(17.50%)低,研究組滿意度(95.00%)顯著較對照組(77.50%)高,P<0.05。結論:在甲狀腺全切除術治療中,臨床護理路徑利于提高護理工作規范性,降低并發癥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借鑒。
【關鍵詞】 甲狀腺全切除術;臨床護理路徑;并發癥;護理效果
甲狀腺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尤其對于甲狀腺癌等惡性疾病,存在生命危險,臨床治療以手術方式為主,其中甲狀腺全切術應用廣泛,可緩解患者病情,但是手術會對影響患者機體狀態,應激性刺激較為明顯,術后存在并發癥發生風險,需配合有效的護理服務[1]。針對甲狀腺全切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可提供科學指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為患者提供規范且舒適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選定甲狀腺全切除手術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不同護理方式應用價值,旨在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指導,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在本院接受甲狀腺全切術治療患者80例,研究時段自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按照護理方式差異進行分組,分對照組(40例)、研究組(4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25~66歲,平均(45.73±3.62)歲,疾病類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12例,單純性甲狀腺腫瘤1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13例,甲狀腺腫瘤5例;研究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24~66歲,平均(45.12±3.57)歲,疾病類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11例,單純性甲狀腺腫瘤11例,甲狀腺功能亢進12例,甲狀腺腫瘤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差異對結果影響較小,可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整體評估,了解其基本情況,結合患者狀況安排手術,做好術前藥物、器械準備工作,向患者介紹手術流程和預期效果,術中輔助進行麻醉,傳遞器械,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做好病情監護工作;研究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方式,具體措施如下:
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科室負責人組織成立,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組員均為具有甲狀腺疾病手術治療患者護理經驗人員,對組員進行系統培訓,考核成功后入組,護理前對患者資料進行系統分析,明確患者情況,制定具體方方案;制定詳細路徑表,具體內容如下:入院當天創建健康檔案,指導患者進行檢查,完善健康檔案內容,并開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事項,重點強調情緒波動的影響,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適當介紹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手術前1d護理人員進行訪視,說明麻醉方法、手術過程中、預期效果等,介紹醫師、麻醉師、手術室護理人員基本情況,解答患者疑問,同時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指導患者禁食禁飲,讓患者保持良好睡眠,必要時為患者播放舒緩音樂,安撫患者情緒;手術當天:手術當天做好準備工作,同時重點進行保溫工作,補液和藥品預加熱處理,合理控制手術室溫度,必要時使用保溫毯,手術結束后做好轉移工作,麻醉師陪同患者回病房,調節患者體位,監測其生命體征;手術后1d:做好切口檢查和消毒工作,配合開展口腔護理,若患者蘇醒后無明顯異常情況可盡早下床活動,給予患者流質食物,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出院前:以并發癥預防為重點,為患者拆線,指導患者進行頸部活動,完善飲食指導,確保營養均衡,但不得使用辛辣刺激食物,同時叮囑患者合理控制碘含量,注重休息,勞逸結合。
1.3 觀察指標
并發癥率統計比較,具體統計:咽痛、感染、頭疼;滿意度比較,使用滿意度調查問卷,患者出院前進行填寫,引導患者對服務態度、技術水平、環境、緊急事件處理效率等內容進行評價,以分值評估滿意度等級,共分為3個等級,不滿意:69分以下,滿意:70~89分,非常滿意:90分以上,滿意度為后兩個等級占比之和[2]。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使用SPSS 24.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表示形式為(n,%),通過分析χ2值進行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差異評估標準。
2 結果
2.1 并發癥率
研究組并發癥率(2.50%)顯著較對照組(17.50%)低,P<0.05。詳見表1。
2.2 滿意度
研究組滿意度(95.00%)顯著較對照組(77.50%)高,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全切除術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是會對患者造成應激性刺激,且位置較為特殊,患者日常生活存在諸多不便,為了促進疾病恢復,保證患者安全,需配合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服務,其中臨床護理路徑系統性和規范性明顯,應用價值較高。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具體原因分析如下: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規范化醫護計劃,結合不同病種進行針對性處理,為臨床護理管理的有效工具,指導護理人員規范化從業,降低護理人員盲目性,同時向患者及家屬提供路徑表,使得明確護理流程,更好地配合護理工作[34]。針對甲狀腺全切除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制定了護理路徑表,具體內容涵蓋術前準備、心理疏導、術中配合、術后轉送、術后活動指導和飲食指導等內容,采取表格形式予以呈現,讓護理人員、患者及家屬一目了然,便于工作開展,同時以并發癥預防為重點,切實保證了患者安全,利于其病情恢復。
綜上,在甲狀腺全切除術治療中,臨床護理路徑利于提高護理工作規范性,降低并發癥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胡婷婷,朱姝芹,李愛娟,等.舒適護理理念融入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5,41(23):29062907.
[2] 陳萍,王仲霞.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切除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價值[J].四川中醫,2016,45(03):202204.
[3] 曹水妮,馬亞潔.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手術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6(24):37553757.
[4] 柯丹純,葉小惠,黃素華,等.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患者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結合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7,28(09):1536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