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新 許蕓 丑武江 馮貴喜 衛星遠



摘要? 為研究不同季節對北方地區荷斯坦奶牛發情效果的影響,對新疆天潤第九牧場存欄1 486頭次荷斯坦奶牛進行為期2年不同季節、不同月份隨機連續發情觀察和鑒定,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季節、月份奶牛發情比例和效果差異顯著;奶牛子宮變化、卵泡發育、爬跨、吊線等行為比例均不同。該研究結果可為北方地區奶牛生產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 季節;荷斯坦奶牛;發情效果;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S8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24-011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4.036
Effects of Different Seasons on the Estrus of Holstein Cows in Northern China
JIANG Xiao-xin,XU Yun,CHOU Wu-jiang et al?? (Xinjiang Agricultur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ji,Xinjiang 8312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easons on the estrus of Holstein cows in northern China, 1 486 Holstein cows in the ninth pasture of Tianrun of Xinjiang were randomly observed and identified for continuous estrus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months for two years,and the correlation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estrus proportion and effect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 and months.The proportions of uterine changes,follicular development,straddling and suspension lines of cows were different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dairy cattle prod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Key words? Season;Holstein cow;Estrus effect;Correlation
基金項目? 2014年度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資助項目(XJNZYKJ2014005)。
作者簡介? 蔣曉新(1978—),男,安徽懷遠人,高級畜牧師,碩士,從事奶牛養殖和動物繁殖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4-25
在北方地區因四季氣候差異大,春秋短促,但溫度適宜;冬冷夏熱,但夏季早晚涼爽、且晝夜溫差大;另外,飼草料供應受季節、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因素都對荷斯坦奶牛養殖產業發展造成不利因素[1]。尤其是惡劣環境對奶牛繁殖水平的影響較大,最重要的是影響牛奶牛發情比率和發情效果;處于泌乳前期奶牛的發情表現不明顯,影響規模化奶牛場全年均衡繁殖調控及生產管理[2]。筆者對新疆天潤第九牧場存欄1 486頭次荷斯坦奶牛不同季節、不同月份進行隨機連續發情觀察和鑒定,并進行相關性分析,旨在研究季節和氣溫對奶牛發情效果的影響;探討新疆地區季節變化對奶牛發情率及發情表現的影響,旨在對全群奶牛實施有效調控,以達到奶牛場全年均衡生產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與地點? 試驗于2015年5月至2017月4月30日在新疆天潤第九標準化奶牛場進行。
1.2? 儀器與設備
牧場使用尤利農奶牛計步器與Afaifarm(阿菲牧)3.04軟件管理系統,進行發情實時監控。奶牛按照泌乳量和體重分群管理、TMR飼喂和飼喂監控系統、自動補料、利拉伐自動奶量統計分析系統等牛群管理設備和軟件[3],保證日糧營養供應;獸用B超儀,用于發情診斷。
1.3? 試驗動物選擇和處理
選擇3~6歲、體重550~660 kg,且生理周期正常的荷斯坦成年母牛,根據泌乳期、體況等因素合理分群,共隨機連續測定2 972 頭次。
1.4? 奶牛飼養管理
按照泌乳期統一配制飼養標準和飼料配方,并采用TMR飼喂監控系統、自動補料系統、利拉伐擠奶自動計量統計分析系統等現代牛場牛群管理設備和軟件。
1.5? 圈舍條件和飼養方式
牧場現有標準化奶牛圈舍12棟,每棟圈舍長150 m,寬40 m;運動場長150 m,寬30 m,舍外飼養密度15.0 m2/頭;舍內飼養密度9 m2/頭;牛群按照產犢日期、泌乳期和產奶量、體況評分進行高、中、低產分群飼養。飼養方式采用散欄式飼養(冬季舍內飼養),牛群自由采食,逍遙運動[4]。
1.6? 試驗數據測量與收集
使用電腦系統每24 h(依據牛擠奶次數不同分別記錄)自動收集統計發情牛生產數據2~3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季節奶牛自然發情數與比例分析? 對1 486頭奶牛各季節自然發情數、比例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年共檢測出自然發情成母牛2 972 頭次,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進行分類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各季節在應發情奶牛數比例一定的情況下(依據牧場當前存欄情況而定),在春季所占比例達到70.63%,秋季達到80.07%,夏季為60.25%,冬季為60.25%。從表1可以看出,全年奶牛應發情數和實際發情數顯著不均衡,冬季、夏季發情母牛不足,其結構不合理,對全年奶牛場均衡生產的影響較大,應提前按比例有計劃實施處理,增加發情奶牛數[5]。
2.2? 奶牛各月檢出自然發情數和比例分析
對1 486頭奶牛各月份自然發情數、比例進行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對該牛場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自然發情成年母牛按月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表明全年應發情奶牛數比例和實際檢測到發情母牛頭數呈現相同的變化規律。從全年發情數來看,全年在9-10月發情所占比例分別為83.00%和87.46%;各月奶牛應發情數和實際發情數呈現不均衡,2、3、7、8月實際發情母牛數不足,在生產中可以按月提前做好人工干預計劃,調整發情牛比例。
2.3? 奶牛發情表現癥狀與比例分析? 對全群奶牛發情牛運用計步器檢測、外部觀察檢測等手段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使用奶牛計步器對奶牛的發情檢出率較高,達到90.11%,表明發情奶牛步履數均有增加;爬跨檢出率為66.11%,說明發情牛不都表現發情癥狀;吊線檢出率為40.87%,說明不同發情奶牛雌激素分泌量不同;各種方法不能全部檢出發情牛,因此除了應采用綜合檢測方法外,針對不同奶牛生理周期,必要時進行直腸檢查法和B超檢查等綜合診斷方法。
從表3可以看出,計步器檢測、外部觀察爬跨檢測、觀察吊線檢測與實際發情母牛頭次均呈現規律分布,計步器檢測頭次最接近實際發情頭次,發情牛檢出率最高;發情奶牛在4、5月份、9—11月接受“爬跨”、吊線等發情癥狀明顯。
2.4? 奶牛發情牛癥狀子宮、卵巢變化對比分析? 發情奶牛子宮、卵巢變化對比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抽檢600頭發情母牛中,407頭奶牛子宮有明顯“勃起”現象,占67.83%。其中4、5、6、9、10、11月發情比較旺盛,1、2、7月發情奶牛子宮“勃起”現象較少,最低達到36.00%。部分發情母牛沒有明顯外部發情行為和現象,但子宮變化較為明顯;通過直腸、卵巢鑒定進一步確認發現,運用計步器監測檢出率和準確性較高,極大減少了漏檢、誤檢現象。從表4可以看出,其卵泡發育直徑集中在1.5 cm以下的有147頭,占24.50%;卵泡發育直徑集中在1.5~3.0 cm的有253頭,占42.17%;卵泡發育直徑大于3 cm的有200頭,占33.33%,卵泡發育明顯;一年中9、10、11月卵泡發育較好。
3? 結論
新疆地區季節變化顯著影響奶牛發情率,不同季節奶牛發情時間段差距大。在一年12個月份中發情比例亦相差較大。因此,為了提高發情率,應做到全年均衡生產;在生產中采取必要措施加強夏季防暑降溫,冬季圈舍保暖,均衡飼料配方,加強飼養管理等措施。根據奶牛生理周期,適時恰當采取外源激素進行誘導奶牛發情,提高奶牛發情比例和效果。對規模化奶牛場,尤其是對處于泌乳高峰期或泌乳盛期奶牛安裝奶牛計步器測量系統,并建立奶牛個體步履數檔案系統,采取實時監控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發情奶牛檢出率[6]。
4? 討論
4.1? 季節變化和奶牛發情的關系
奶牛在繁殖調控上雖然是常年均衡性發情動物,但其繁殖機理受溫度、氣候、飼草料供應等因素的影響,發情比例和效果在不同季節差異較大,總體上呈現春、秋季發情率高,夏、冬季發情率低的特點。在一年中整體上也呈現4、5、6、9、10、11月這幾個月較高的特點,其發情牛子宮“勃起”現象和卵巢變化,卵泡發育上呈現一致特點。夏季高溫環境下,奶牛容易引起熱應激,奶牛體內產生皮質類固醇激素分泌增多,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黃體激素的分泌。熱應激體內LH分泌脈沖振幅和頻率均下降,優勢卵泡分泌雌激素降低,導致母牛不發情或發情不明顯。可采用給奶牛注射外源GnRH 的方法,調節卵泡發育和雌激素水平,抵抗熱應激的影響[7]。
4.2? 奶牛發情與環境的關系
在北方地區夏季,應改善奶牛的生活環境,應配套奶牛防暑降溫溫控設施;冬季應圈舍保暖,或改善飼養管理,提高日糧能量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8]。合理安排奶牛飼養密度,一般舍外飼養密度以15.0 m2/頭為宜,舍內飼養密度以9.0 m2/頭為宜。夏季早晚舍外、中午舍內飼養,注意使用環控設備;冬季采取舍內飼養,使用保暖設備。
4.3? 奶牛泌乳盛期、體況與發情的關系
處于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的能量代謝易出現負平衡。奶產量和攝入量形成反差,奶牛膘情變差,體重開始急速降低,直接影響奶牛子宮的恢復。其下丘腦-垂體-性腺激素不足,尤其是GnRH和 LH的分泌不足,使體內LH分泌脈沖振幅和分泌頻率均下降,使生長在低 LH 水平的優勢卵泡能分泌雌激素量減少,導致母牛不發情或發情不明顯[9]。
4.4? 奶牛營養與發情的關系? 牧場追求高產,飼養管理中忽略營養平衡,致使泌乳奶牛早期能量負平衡,體重失重過快,子宮恢復延遲,容易產生卵巢機能障礙。尤其維生素A、E缺乏,礦物質、微量元素不足,導致奶牛發情周期紊亂或奶牛長期處于乏情或發情無規律、不排卵,影響奶牛生產[5]。
4.5? 技術檢測手段與發情的關系? 應對奶牛繁殖工作提高認識,在奶牛發情鑒定技術手段上適當增加投入;在牛繁殖管理制度和措施上不斷完善,尤其建立完整、準確、信息化數據記錄、分析系統,指導奶牛繁殖生產[10]。
參考文獻
[1]王景霖,董飛,馬志憤,等.不同季節及氣候區對奶牛繁殖效率的影響[J].中國奶牛,2018(12):18-22.
[2]武玥,王憲龍,李錫智,等.北京地區季節變化對荷斯坦奶牛發情和受胎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1(13):75-78.
[3]張名臣,張洪濤,李彥彬,等.DPC21 軟件和計步器在荷斯坦奶牛場中的應用[J].黑龍江動物繁殖,2008,16(3):45-46.
[4]熊本海,錢平,羅清堯,等.基于奶牛個體體況的精細飼養方案的設計與實現[J].農業工程學報,2005,21(10):118-123.
[5]蔣曉新,衛星遠,鄧雙義,等.北方季節對荷斯坦奶牛步履數與發情周期相關性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13): 84-86.
[6]AURORA VILLARROEL,BEN KRAHN,熊倩,等.影響奶牛休息時間的因素[J].廣東奶業,2011(1):33.
[7]武玥,王憲龍,李錫智,等.北京地區季節變化對奶牛發情和受胎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1,47(13):75-78.
[8]PENNINGTON J A,ALBRIGHT J L,DIEKMAN M A.Sexual activity of Holstein cows:Seasonal effects [J].J Dairy Sci,1985,68(11):3023-3030.
[9]CAVESTANY D,EL-WISHY A B,FOOTE R H.Effect of season and high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on fertility of Holstein cattle[J].J Dairy Sci,1985,68(6):1471-1478.
[10]顧靜秋,王志海,高榮華,等.基于融合圖像與運動量的奶牛行為識別方法[J].農業機械學報,2017,48(6):1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