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夢華 馬瓊



摘要? [目的]以農戶是否參與土地流轉為研究對象,抽取新疆386份農戶為樣本獲取調查數據,分析了影響新疆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的因素。[方法]從戶主基本特征、家庭基本特征、土地流轉基本特征和農戶自身特征4個方面選取了10個影響因素,運用Logistic模型,分析選取因素的顯著性。[結果]影響農戶土地轉入的顯著性因素有戶主年齡、對農業風險的感知、耕地面積、年流轉租金、流轉年限和對土地流轉政策的滿意程度;影響農戶土地轉出的顯著性影響因素有受教育程度、農業風險的感知、農業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年流轉租金和流轉年限。[結論]根據研究結果,在維護家庭經營穩定、維持農民耕種積極性的基礎上,提出充分尊重農民的土地流轉意愿、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以及拓寬農民非農就業渠道實現土地規模經營等方面的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新疆農戶;土地流轉;Logistic模型;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24-025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4.073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Land Circulation—Based on Survey Data of 386 Rural Households
QIN Meng-hua, MA Qi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rim University,Alar,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Objective]Taking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land transf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386 rural households in Xinjiang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to obtain survey data,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Xinjiang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land transfer were analyzed.[Method]Ten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selected from four aspec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 hea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transf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Logistic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selected factors.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fer of farmers land were the age of the head of household, the perception of agricultural risk,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the annual rent, the turnover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the land transfer policy; significant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e education level, perception of agricultural risk,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to total household income, annual circulation rent and turnover years.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family management and maintaining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such as fully respecting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transfer l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and broadening th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achieve land scale management.
Key words? Xinjiang farmers;Land circulation;Logistic model;Influencing factors
基金項目? 新疆南疆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項目。
作者簡介? 秦夢華(1995—),女,陜西咸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資源與環境經濟。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從事資源與環境經濟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6-23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被提出并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戶生產力,被大多數學者肯定,使得我國農村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但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一制度的激勵性逐漸削弱,未能更進一步激發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土地經營規模偏小、土地細碎化、加之農村地權調整頻繁,農地使用權不穩定,這些問題都制約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土地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土地的市場化流動[1]。通常人們認為流轉的是土地的某個時間內的占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對于土地流轉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大多數學者都是從實證層面利用調查數據分析影響土地流轉的客觀因素,發現農戶特征、家庭特征、土地經營特征、土地流轉政策特征等因素都對農戶土地流轉意愿有顯著影響。實證層面的研究區域十分廣泛,可以分為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如何國俊等[2]、許恒周等[3]、張忠明等[4]基于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等東部地區發現人均收入、社會保障水平、勞動力文化素質、農業生產結構、家
庭土地經營規模等因素均對農戶流轉意愿具有一定影響。而包宗順等[5]、劉衛柏[6]、陸繼霞等[7]基于江蘇、湖南、河南等中部地區,發現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水平、勞動力文化素質、非農收入、年齡、養老保障等因素與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的關系密切;馬艷艷等[8]、王杰等[9]基于寧夏、內蒙古等西部區域研究發現農戶受教育程度、單位土地面積租金、農戶對政府土地流轉政策的認知程度、農戶對土地經營風險的預期;家庭承包地總面積、土地肥沃度、非農業總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土地流轉管制、社會養老保險等因素會影響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的行為。
筆者選擇的區域是位于西部地區的新疆,這里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但卻因為沙漠地塊的特質影響了農業用地的集中連片,為了提高新疆綠洲農地的利用率,發展農業現代化,形成農業經營規?;?,要提高農戶對土地流轉參與的積極性。筆者通過分析新疆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的影響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合理規劃和制定土地流轉制度,促進新疆土地規?;洜I的發展。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建立模型
分別將農戶是否轉出土地與農牧戶是否轉入土地作為被解釋變量,因其為取值1和0的離散變量,因此該研究選擇Logistic模型做回歸分析。而Logistic模型是基于累積邏輯概率函數的,其表達式為
pi=F(Zi)=F(Xiβ)=11+e-Zi(1)
式中,e為自然對數。因為累積邏輯概率函數是非線性函數,現對Logistic模型進行線性變換得到:
lnPi1-Pi=Zi=Xiβ(2)
其中,Pi1-Pi表示兩種選擇的機會比。這里設 Pi(取值范圍為0~1)是Y=1 的概率,由式(2)對Pi1-Pi取對數,作Logistic轉換并且以Logistic P作為因變量,則i個自變量為X1,X2,…,Xi,對應的Logistic回歸模型為:
Logistic P=lnPi1-Pi=β0+β1X1+β2X2+…+βiXi
其中,β0為常數項;Xj( j = 1,2,…,i)表示影響農牧戶土地流轉的各項因素;βj表示如果其他的影響因素取值不變,則該影響因素取值增加1單位時會導致兩種選擇的機會比的自然對數的變化量,即Xj(j=1,2,…,i)的偏回歸系數。
1.2? 新疆農戶的問卷調查
1.2.1? 調查內容及樣本的設計。
調查問卷的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情況的調查;第二部分是土地流轉現狀調查。此次調研選取了新疆14個市縣,區域范圍包括南疆北疆,通過入戶走訪,深入訪談進行調研,并發放問卷400 份,有效問卷386份,有效率為96.5%。
1.2.2? 樣本特征描述性統計分析。
涉及總人口1 468人,農戶平均勞動人口為3.6人。在386戶農戶中,總勞動力為863人,涉及外出務工勞動力為422人,占比48%。圖1是調查樣本中對于家庭特征的描述性統計。
1.2.3? 樣本農戶土地流轉情況分析。
調查中農戶經營的土地總面積是20 728.2 hm2,戶均經營土地面積為53.7 hm2。從是否參與土地流轉角度分析,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是284戶,占比73.6%(其中純粹土地轉入的農戶是178戶,占流轉總數的77%;純粹土地轉出的農戶是73戶,占比23%),而沒有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為102戶,相比較而言,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具有積極性,并且可以看出,調查的農戶中以土地轉入為主。
1.3? 變量設定
從研究影響土地轉入行為因素的相關文獻來看,林善浪等[10]提出家庭的現實情況以及自身的人力資本狀況是農民土地轉入的決策因素;何京蓉等[11]認為非農收入所占比重、耕地面積是農戶是否轉入土地的主要影響因素。
從研究土地轉出行為影響因素的相關文獻來看,孔祥智等[12]認為提高土地流轉市場的長期流轉租金對引導轉出土地農戶選擇較長的流轉期限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張永強等[13]針對黑龍江省的調查數據,得出結論認為農戶對涉農政策的了解程度越高,其土地轉出的意愿越強烈。
由于在土地流轉時存在口頭協議、低地租甚至是零地租等流程不規范現象,導致反映出的土地價值不真實,因此在眾多學者原有研究的基礎上,該研究增加了是否簽訂書面合同這一影響因素。
因此,該研究從4個方面選取了10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①戶主特征。有戶主年齡X1、受教育程度X2、對農業風險的感知X3 3個變量。②家庭特征。有農業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X4、農業勞動力人口數X5、現有耕地面積X6 3個因素。③土地流轉特征。有年流轉租金X7和流轉年限X8個變量。④農戶自身特征。有對土地流轉政策的滿意程度X9和是否簽訂書面合同X102個變量。表1是涉及變量的賦值和預期方向。
分別以2017年農戶是否轉出土地(Y1)和2017年農牧戶是否轉入土地(Y2)作為模型1與模型2的因變量,對Y1 賦值為“0=土地轉出,1=土地轉入”;對Y2賦值為“0=土地轉入,1=土地轉出”。表2涉及變量類別、變量名稱、代碼、變量賦值和預期方向。
2?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根據構建的模型以及被解釋變量,應用軟件SPSS 17.0對數據進行 Logistic 回歸分析,該研究用模型Ⅰ表示農戶是否土地轉入的影響因素模型,模型Ⅱ表示農戶是否土地轉出的影響因素模型。
2.1? 土地轉入? 土地轉入的估計結果見表2。
2.1.1? 從戶主基本特征角度分析。
在模型Ⅰ中,“戶主受教育程度X2”通過了檢驗,與預期符號相符。農戶文化程度的提高,農戶對土地流轉的了解和接受度也隨之提高,降低了農戶對土地的依賴程度。“戶主對農業經營風險感知X3”這一影響因素對土地轉入呈現極顯著影響,說明當前農戶對農業經營風險非??粗?。
2.1.2? 從家庭基本特征角度分析。
在模型Ⅰ中,“農業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X4”通過了檢驗,并且與預期符號相吻合。說明從事農業生產對農戶來說是有益的?,F有土地面積對農戶流轉農地行為的影響可以表現為:①現有土地面積較小,機械設備齊全,農戶則希望繼續轉入耕地以進行規模化經營生產來提高收入;②現有土地面積較大,勞動力不充足,可能會愿意轉出部分土地減輕務農負擔。
2.1.3? 從土地流轉特征角度分析。
在模型Ⅰ中,“年流轉租金X7”和“流轉年限X8”對農戶參與土地轉入行為的影響和預期判斷保持一致,說明對于一般農戶而言,土地流轉租金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戶是否參與土地流轉。流轉年限和農戶參與土地轉入呈正相關關系,說明流轉期限越長,越有利于土地流轉的長期穩定性,農戶也更愿意增加對土地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并且二者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2.1.4? 從農戶自身角度分析。
在模型Ⅰ中,變量“對土地流轉政策的滿意程度X9”和“是否簽訂書面合同X10”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并且與預期符號相符。說明,農戶在考慮是否土地轉入的時候,對滿意程度并不是很重視。
2.2? 土地轉出? 土地轉出的估計結果見表3。
2.2.1? 從戶主基本特征角度分析。
在模型Ⅱ中,“戶主年齡X1”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由于人口老齡化嚴重以及青年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弱,因此轉出土地的可能性很大;“農業風險的感知X3”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對于參與土地轉出的農戶來說,他們十分看重對農業風險的預測,并與之呈正相關關系。
2.2.2? 從家庭基本特征角度分析。
在模型Ⅱ中,只有“耕地面積X6”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可能的解釋是由于受到家庭承包經營土地制度的影響,農民生產能力有限,因此轉出的可能性很大;再者,由于規模報酬遞減規律,一旦農戶耕地面積超過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反而會減少收入,得不償失。而“農業勞動力人口數X5”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目前大型農用機械的推廣和使用逐漸代替了原來的依靠人工勞作的農業生產方式。
2.2.3? 從土地流轉特征角度分析。
在模型Ⅱ中,“年流轉租金X7”和“流轉年限X8”同樣對農戶土地轉出產生了重要影響,并通過了模型的顯著性檢驗。這表明農業收入不穩定,很難滿足農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城鎮工作收入高于農業收入,一般情況下,農戶會把土地流轉出去賺取租金,同時再從事非農活動增加收入。“流轉年限X8”和土地轉出是負相關關系,與預期判斷一致,有可能是因為農民擔心土地流轉政策的變化會影響到實際的土地收益,所以農民可能更喜歡短期轉出土地。
2.2.4? 從農戶自身角度分析。
在模型Ⅱ中,“對土地流轉政策的滿意程度X9”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通過對國家土地流轉政策的認識和學習,農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了解土地流轉的內涵,意識到土地流轉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因此農戶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論
通過Logistic回歸模型對新疆調查數據的估計,根據10個影響因素對當前新疆農村農戶土地流轉行為的影響進行比較細致的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影響農戶土地轉入的顯著性因素有戶主受教育程度、對農業風險的感知、農業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年流轉租金和流轉年限;影響農戶土地轉出的顯著性影響因素有戶主年齡、對農業風險的感知、耕地面積、年流轉租金、流轉年限和對土地流轉政策的滿意程度。
3.2? 建議
從戶主基本特征和家庭特征來看,要加強對戶主的基礎教育,提高戶主的基礎文化水平,重點是加強戶主對土地的法律知識教育;推動新疆部分農村實現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在此基礎上,合理有序地推動土地流轉,為適度集中大規模發展經營創造良好的條件,鼓勵未參與者加入土地流轉的行列中來。現有耕地面積對土地轉出的影響顯著,建議合理規劃土地經營規模,必須要充分發揮每一寸土地的利用價值。
在土地流轉特征中,對農業風險的感知,作為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影響了轉入和轉出兩個決策行為,因此,必須增強農業保險范圍,盡可能降低農戶因自然災害或市場沖擊而承擔的壓力。流轉租金和流轉年限同時影響了土地的轉入和轉出行為,因此,要完善土地流轉的價格機制,避免造成農戶之間或與其他組織之間的交易成本不符合實際。政府根據土地市場供需情況制定基準地價,確保交易雙方流轉價格合理,及時簽訂書面轉讓合同;鼓勵發展中介服務組織,在保障農戶利益和保障耕地的同時,鼓勵農戶參與土地流轉。
參考文獻
[1]謝正磊,林振山,蔣萍莉.基于農戶行為的農用地流轉實證研究:以南京市棲霞區三鎮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05(5):39-42.
[2]何國俊,徐沖.城郊農戶土地流轉意愿分析:基于北京郊區6村的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2007(5):111-124.
[3]許恒周,郭玉燕,吳冠岑,等.代際差異視角下農民工土地流轉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天津613份調查問卷的實證研究[J].資源科學,2012,34(10):1864-1870.
[4]張忠明,錢文榮.不同兼業程度下的農戶土地流轉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的調查與實證[J].農業經濟問題,2014,35(3):19-24.
[5]包宗順,徐志明,高珊,等.農村土地流轉的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以江蘇省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09(4):23-30,47.
[6]劉衛柏.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部地區農村土地流轉意愿分析:來自湖南百村千戶調查的實證研究[J].求索,2011(9):81-83.
[7]陸繼霞,何倩.生計視角下農戶土地流轉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某縣龍村的實地調查[J].農村經濟,2016(2):39-43.
[8]馬艷艷,林樂芬.農戶土地流轉滿意度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寧夏南部山區288戶農戶的調查[J].寧夏社會科學,2015(3):71-77.
[9]王杰,句芳.內蒙古農村牧區農牧戶土地流轉影響因素研究:基于11個地區1332個農牧戶的調查[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29(6):74-79.
[10]林善浪,張麗華.農村土地轉入意愿和轉出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福建農村的調查[J].財貿研究,2009,20(4):35-41.
[11]何京蓉,李炯光,李慶.農戶轉入土地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三峽庫區427戶農戶的調查數據[J].經濟問題,2011(8):77-81.
[12]孔祥智,徐珍源.轉出土地農戶選擇流轉對象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綜合視角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12):17-25,67.
[13]張永強,高延雷,王剛毅,等.黑龍江省土地轉出行為分析:基于13個地市47個村的調研數據[J].農業技術經濟,2016(3):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