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平
摘? 要:我國高中生體質逐年下降,高中生普遍存在肺活量水平較低、體能素質較差、肥胖率逐年增高、學生視力水平下降等問題,這些惡性增長是我國當今發展需要反思的痛點,本文結合現今高中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多種原因,進一步討論如何提升高中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為提高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提供參考。因此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迫在眉睫,學校教育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建設。
關鍵詞:高中生? 提升? 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01-02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明顯的提升,但是與之背道而馳的是我國中學生的的體質健康水平卻一年不如一年,古語云“少年強則國強”,我國中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下滑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進而危及我們國家人才培養的水平,會對我國民族復興與科技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迫在眉睫,學校教育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建設,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健身活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將素質教育與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相結合,文化水平與身體素質齊頭并進,是當今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主要問題。
1? 關于我國高中生體質下降的原因
1.1 學生個人因素
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當今中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再加上我國傳統觀念“再窮不能窮孩子”等因素,就為孩子們的發育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學生的營養與健康得到保障之后其身體健康素質水平卻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究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的個人因素,現在的學生缺乏自主鍛煉意識,不能吃苦導致每天的鍛煉時間離最基本的鍛煉時間相去甚遠,久而久之就失卻了鍛煉的意識,造成身體素質的直線下滑。
1.2 環境因素
當然學生身體素質過差不僅僅是個人意識的錯,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要考慮到的是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生活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梯、汽車、智能化家電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活動量,使學生的生活方式更加趨于一個靜態的發展。另外由于家長的溺愛孩子存在挑食的習慣,長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學生出現營養不良、肥胖等癥狀;還有伴隨著網絡及智能手機的普及更多的學生沉溺在游戲中無法自拔,長時間的連續用眼導致視力下降,過分沉迷經常熬夜直接對身體健康造成沉重打擊。
1.3 家庭因素
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多數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加之我國傳統教育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國民思維深處的影響之高,就直接導致很多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健康觀、成才觀,這樣的價值觀往往會造成過分重視智力教育而輕視孩子身體素質健康建設的后果。進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造成我國國民身體素質呈現一個雪崩式的下滑。
1.4 學校因素
就學校方面來談,學校更多的是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味地建設高升學率學校。在當今社會追求高升學率一直是學校建設的主旋律。相對不重要的體育建設往往會被忽略,加之很多地方甚至連完善的體育設施都不具備這就造成了學生體質健康素質的嚴重缺失;另一方面,很多學校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學習第一,安全第一”的錯誤觀念來進行教學建設,為了避免因體育鍛煉而引發的健康問題就干脆直接取締的行為也是一大因素;由于高考科目中并沒有體育這一科目所以學校忽視體育教學,更有甚者將體育課改成文化課,直接掐斷學生校園鍛煉的機會;還有過多的學業負擔造成學生沒有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哪怕是有一顆鍛煉的心,現實也沒有鍛煉的時間,繁重的課業負擔將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體育教學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從而造成現今體育教學在高中教學的尷尬位置。
1.5 社會因素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考核與認定,存在著太多片面考量,僅僅只是用學生的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這樣認定標準缺乏科學依據,不夠全面,致使素質教育徒有其表,執行力過差,社會應試教育觀念強烈,學生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對人才衡量時偏重于他的學歷和文憑,而對學生的健康狀況考慮甚少。
2? 改善高中生體質健康的建議與對策
2.1 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我國廣大都處在高考升學的高壓之下,學生減負刻不容緩,只有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身心健康、身體素質。要真正做到為學生減負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到教育工作者們轉變固有的教育思想,不僅是傳授學生文化知識,也要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與身體素質的鍛煉。學校應將強學生減負的政策力度,真正做到全面建設素質教育,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把健康還給學生。
2.2 制定合理的教學安排
結束單一枯燥的文化課教學,應本著勞逸結合、素質教育的原則制定一套更加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更加多元的課程。學校的課程設計不應只是為教學而教學,要更好地適應于學生。體育課的重視是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體育課更加具有趣味性,會舒緩學生課業的疲勞,增強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拒絕填鴨式教學,主動制定更為有趣合理的教學計劃,尋找不同體育課程的最佳教學方式,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以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
2.3 完善學校體育設施建設
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剛好的開展學校體育教學,不單單是需要合理的教學安排還要有與之相匹配的運動設施。學校領導應重視體育設施及場地的建設,在加大體育教學投入的同時,也應重視更為科學地利用好現有體育設施力求達到設備利用的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鍛煉的需求,從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2.4 為學生的體質健康建檔
學校為更好地記錄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可以為每一個學生建立相應的體質健康檔案。檔案中可以將學生個人的體檢報告數據、家族病史、個人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狀況、個人疾病史及醫師處方等與健康相關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備案。以備學生一旦出現意外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合理的醫療救護,為學生健康保駕護航也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醫療保障。
2.5 將體育成績納入綜合評價體系
現有的中學學生評價體系并不完善,要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就必須要將體育鍛煉的成績納入學生評價體系,讓學生在骨子里重視體育鍛煉。建立科學完善的學生評價體系,就需要實現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標準的多元化。在學生評價體系中在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上,摒棄傳統只考查學生文化課成績的考查方式,要將體育考核納入評價體系,做到踐行素質教育,用多方面的評價來考核評價學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3? 結語
學校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擁有健康強健的體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好了教育教學也就不會落下,這對我國人才建設與培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為了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與心理素質,教師應盡心負責,不斷地提高理論知識水平與業務能力,創新教學方法,與優秀教師交流教學經驗。為做好中學生體育教學做出努力,為祖國下一代茁壯成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耿培新.增強青少年體質是全社會的責任[J].中國學校體育,2011(10):21-23.
[2] 楊驍.常熟理工學院2009年度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分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24(8):105-109.
[3] 張宗國.影響《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的主客觀因素分析[J].體育科學,2009,29(9):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