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摘 要: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首先分析出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課堂氛圍;開展小組合作,培養自主閱讀;采用游戲化教學,維持閱讀興趣三種策略途徑。最后分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語文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因素,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閱讀文章的愿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語文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文章的情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對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完善與創新,制定出豐富多樣的閱讀教學策略,調動學生想要去閱讀文章、探索文章內容的欲望,提高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質量,確保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一、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興趣愛好,在開展教學時,激起學生的閱讀欲望。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受到文章內容的感染,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主動閱讀文章。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文章的閱讀中,領悟文章的主旨,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美麗的武夷山》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的詞句,感受武夷山的美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感。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借助音像資料,用鮮明的畫面配上清晰的講解,引領學生身臨其境,仿佛置身在武夷山游覽之中,感受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能激發起想要探索武夷山美景的愿望,積極進行課文的閱讀,在閱讀中啟發學生的想象,體味武夷山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象,有效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
二、開展小組合作,培養自主閱讀
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開展小組合作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共同探索課文內容。小組合作可以促進學生互相交流閱讀體會,產生出思維的火花,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效率。另外,語文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展開合作閱讀,如此不僅調動了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確保了閱讀教學的時效性。
例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語文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們都知道海底世界有什么嗎?”在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回答時,語文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文的閱讀,探索海底世界的奧秘。同時在合作學習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海底世界中的物種進行分類,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夠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和解決問題的快樂,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促使學生逐漸喜愛閱讀,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
三、采用游戲化教學,維持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天性愛玩好動,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來提高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熱情。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實現寓教于樂,維持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在北師大版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從中受到思想教育。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深入地閱讀課文,對自己想扮演的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在演繹課文片段的過程中,強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提高閱讀水平。同時語文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閱讀教學的任務,輕松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語文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因素,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語文教師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想要主動閱讀文章,調動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樂趣,積累豐富的優美詞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就完成了閱讀教學的任務,確保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彬,白云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
[2]張建梅.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8(9):95.